全域無垃圾進行時|西峯區環境衛生整治讓鄉村容顏「大變身」

走進西峰區鄉村,道路兩旁鮮花綻放,房屋整潔有序,垃圾收集點均勻分佈在村莊各處,垃圾場變成了綠化帶,陳年“三堆”不見蹤影……這些變化,是西峰區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帶來的成果。

全域無垃圾進行時|西峰區環境衛生整治讓鄉村容顏“大變身”

今年,西峰區堅持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跟進配套垃圾暫存點、 收集點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創新健全長效管理制度,全面動員群眾主動參與整治全過程,有效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面貌。

全域無垃圾進行時|西峰區環境衛生整治讓鄉村容顏“大變身”

在推進全域無垃圾工作中,西峰區下茬整治農村環境頑疾,按照“清垃圾、拆破牆、整三堆、種花草、塗外牆”的思路,將治理重點向村莊周圍、莊前屋後延伸,並結合“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在農戶門前建設小菜園、小花園,並進行圍欄美化,全面治理“髒亂差”頑疾。

各鄉鎮也突出亮點開展整治,什社鄉在慶賀路兩旁為農戶建標準化柴草屋70個,在全鄉30多處溝口栽植油松13000多株,利用綠植做擋牆,有效遏制群眾溝口垃圾傾倒現象;顯勝鄉冉李村、毛寺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牽引,把村級活動場所、小花園、舊農宅、土窯洞、老池塘打造成精緻小品和田園景觀;董志鎮對轄區鄉村道路修繕樹畦、栽植各類花木,對沿線公路環境淨化美化。

全域無垃圾進行時|西峰區環境衛生整治讓鄉村容顏“大變身”

為鞏固整治成果,各鄉鎮還積極創新健全機制體制,董志鎮建立嚴謹有序的村規民約,群眾自覺開展環境整治;什社鄉創新“八大”模式,全面落實“五長”制;彭原鎮積極對接轄區養殖企業,簽訂合同回收農戶玉米秸稈等農業廢料,肖金鎮左咀村利用基層黨建助推全域無垃圾工作有序開展……

各項有效措施,助推了全區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有序開展。截至8月份,全區共動用人力20000餘人次,機械400餘臺,徹底整治垃圾坑點41處,清理垃圾8萬餘噸,累計清理填埋各類生活、建築、醫療、餐廚等垃圾12.5萬餘頓,創建“美麗庭院”示範村5個、“美麗庭院”示範戶60戶。(翟娜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