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罗 志 淮安地方志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淮安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地城市,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古运河三段,遗产点星罗棋布。由于淮安是明清“运河之都”,受京杭大运河福泽甚多,所以淮安的运河文化遗产点也多与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而淮安市西南的历史文化古县——盱眙,同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也结下不解之缘,汴河、泗州城、明祖陵、第一山、盱眙古城等文化遗产同样光辉璀璨。虽然它们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也成为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淮安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篇章。

隋唐大运河汴河段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虽然也连接南北,但是其中枢却是洛阳,汴河就是连接洛阳到淮河边的泗州城(今盱眙县城北淮河北岸),沟通黄淮的运河干线。

隋炀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便开始大修运河,《资治通鉴·隋纪四》记载:“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通济渠以东都洛阳城为起点,向东南绵延近两千余里,西起荥阳西北黄河边上的板渚,跨越隋代前后逐渐兴盛的汴州(今河南开封)折向东南,穿过今河南省东部的商丘、安徽省东北部的淮北、宿州、江苏西北部的宿迁等地,绵延而至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岸的古泗州城,穿城而过,注入淮河。

南宋以后,汴河大部分河段因黄河夺淮入海而淤塞,元朝政府新开会通河,将大运河自徐州至临清段取直,而徐州以南,废弃汴河,使用经泗水故道至淮安清口的河段,从而基本形成今天京杭大运河的格局。

被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隋唐大运河遗产点有4个(河南洛阳含嘉仓遗址、洛阳回洛仓遗址、浚县黎阳仓遗址,安徽淮北濉溪柳孜运河遗址),河道有5段(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永济渠滑县浚县段、通济渠泗县段),基本全跟汴河相关。盱眙泗州城遗址也挖掘出明代汴河入淮口河道和汴泗桥遗址,两岸房舍基址、青石残道依然清晰可见。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古汴河和泗州、盱眙示意图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古汴河安徽泗县段,因河道遗存完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因水兴衰 千年沧桑:泗州城

泗州自古为淮上名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淮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便不断发展。北周大象二年(580),泗州正式得名,初治宿预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徙治临淮县,即泗州城遗址。唐长安四年(704),汴河入淮口设置临淮县,此为泗州城遗址修筑的开始。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徙泗州于汴口临淮县,泗州城遗址便进入繁荣阶段。唐宋泗州城据汴河南端,淮水转运东南之枢纽,实为“东南咽喉地”,史载其:“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东达维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也。”然而,唐宋间繁荣数百年的汴河在南宋与金朝的对峙期间急速衰落,其根源乃在于黄河夺淮造成的汴水淤塞和南北交兵所导致的河运阻断。南宋初年,黄河夺淮河入海,其后宋金对峙,蒙元一统,黄河泛滥纵横于淮北平原的局面愈发不可收拾。明代,泗州因为朱元璋祖父埋葬于此而修祖陵稍有起色,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终遭灭顶之灾,被洪水淹没。此后,泗州地方官员于泗州城门楼上理政达十余年,寄治盱眙县衙达97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州治不得不最终前往虹县(今安徽泗县),“裁虹并泗”。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后,泗州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

2010-2014年,南京博物院主持泗州城考古发掘,主要发掘区域,包括泗州城香花门遗址、西城大圣寺、泗州城中心汴泗桥及周边汴河河道两岸,均根据泗州方志记载确定,取得丰硕的发掘成果。泗州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泗州城遗址发掘现场(盱眙县博物馆摄)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明代潘季驯《河防一览图》泗州、明祖陵部分

山水文韵:第一山题刻

“第一山”因其与淮河北岸的泗州隔淮相望而古称南山,左揽翠屏峰,右拥风坡岭,背依清风山,面临长淮水,自古层岩叠翠,清幽素雅,气势巍峨,峰峻岭秀。北宋著名文人、画家米芾游历第一山留下《第一山怀古》诗曰“莫论衡霍撞星斗,且看东南第一山”,并题“第一山”三个字,后人始称南山为第一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于盱眙第一山有着生动的描绘。

第一山的精华,在于题刻。北宋时代,第一山这里是淮口要冲,东南门户;南宋与金人划淮而治,这里又见证着宋金百年战与和。由于南来北往运河的文人墨客、官员使节往往要从这里渡过淮河,因此,从北宋时期开始,便有文人、官员在此唱和题诗,或镌刻在摩崖之上,或铭记于碑版之间。明清时期,由于视察运河河务、治理黄淮水患而登临第一山的历史名人更不胜枚举。

第一山历代题刻甚多,然而时代更迭,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屡有损毁。据光绪《盱眙县志稿·金石》记载,清代末年第一山题刻尚有268块,至今存168方题刻。其中,第一山题刻最早为北宋蒋之奇题名,蒋之奇时任江淮发运使,主持江淮运河漕运。宋代有苏轼的《行香子》词摩崖,还有米芾、蔡元长(蔡京)、刘焘、杨万里、贺铸等摩崖石刻,这些文化名人在运河文化史上举足轻重。清代河道总督张鹏翮、李弘,两江总督陶澍等河漕名臣也在第一山留下多方题刻。目前,第一山为国家森林公园,第一山题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清代郭起元翻刻北宋米芾书“第一山”碑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第一山河道总督李弘诗碑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两江总督陶澍在第一山留下的诗碑


大明肇兴 水下皇陵: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明祖陵镇明陵村境内,东临淮水入洪泽湖畔,距泗州城遗址及盱眙县城近10公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衣冠冢,也是其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便命泗州祭祀祖陵。洪武十八年(1385),在确定祖宗埋葬地后,朱元璋命懿文皇太子朱标率领百官、工匠前往泗州杨家墩营建陵园。直到朱元璋死后十余年,即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明祖陵的陵寝规制才大致完备,前后共历时28年。明祖陵地处淮河北岸地势低洼之处,明清两代黄淮水患频仍,对于泗州和祖陵均带来莫大的侵袭。明代因祖陵是“龙脉”所系,尚苦心经营防洪设施,清代建立后,明祖陵迅速面临没顶之灾,清康熙十九年(1680)淹没泗州城的滔天洪水同样吞没了明祖陵。1968年春旱,明祖陵神道石刻重新露出水面,被江苏省文物普查队发现。后因洪泽湖水位上升而时淹时现。1976年后,地方政府与国家文物局陆续筑防水堤,将祖陵从湖水中隔出,并对明祖陵时刻进行清理、扶正、复位和修补。明祖陵现存的遗物全部对称分布在长250米的神道中轴线上,其排列顺序自南向北依次为:石刻像生、金水桥遗址、棂星门遗址、享殿遗址和玄宫遗址。

明祖陵是开创明清皇陵文化的独特文化遗产,见证着运河治理与黄淮水患交织的历史岁月,同样是淮安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祖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明祖陵神道石刻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明祖陵俯瞰



锦绣古邑:盱眙城

盱眙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古称“善道”,为诸侯盟会、沟通江淮之地。“盱眙”之名得以见著史册,乃在秦代。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起兵江东的反秦将领项梁根据谋士范增的建议,拥立楚国灭亡后流落在民间牧羊的楚怀王之孙芈心为王,仍号楚怀王(后尊为义帝),定都盱眙,陈婴为上柱国,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史记·项羽本纪》对“怀王都盱台”有明确记载,这也是“盱眙”县名见诸史籍之始。

隋代以前的古盱眙城位于今盱眙城东北、淮河南岸圣人山项王城一带,上距泗水入淮口不远,近旁有古禹王河(直渎),交通便利。至于隋炀帝开凿汴河。泗州州治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迁至汴河入淮口的临淮县,与淮河南岸的盱眙县隔淮河相望,盱眙县城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商旅、官宦往来于此,诗文、题刻荟萃。

盱眙别称“都梁”,也源自隋炀帝开运河。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为便于运河南游江都,在盱眙城外都梁山兴都梁宫,据《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泗州·临淮县》载:“都梁宫周回二里,在县西南十六里。大业元年炀帝立名,宫在都梁,东据林麓,西枕长淮,南望岩峰,北瞰城郭。”

南宋建炎、绍兴年间,盱眙县、盱眙军多次更迭,其后盱眙县治所一直位于今盱眙县城,面临长淮,丘峦起伏。明、清时期的盱城,街道自山上到山下,沿山麓淮河,道路盘曲迂回,城市布局既沿河分布以利用运河、淮河水利,也盘踞山上,以避洪水。目前伴随着盱眙老北头等地方城建拆迁和考古勘探,依山傍水的盱眙古城址、文庙明伦堂、淮河古堰、部分古井、古桥、老街巷正逐步纳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新规划和开发。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据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复制的《盱眙县城街市图》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盱眙新发现的古城垣遗存(新华社周海军摄)



盱眙篇: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拾珍「五」


盱眙城北头考古勘探(新华社周海军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