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嫌你貴,爲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秦絲導讀:顧客常說我們的商品太貴,而且不管我們怎麼解釋都沒有效果。到底什麼是貴?

貴不應該由顧客說,而應該由你來說!

為什麼同樣在一條街上,同樣都是實體店,而顧客卻沒有選擇你的門店進行消費?你認為那是偶然嗎?絕非如此!也許你的門店和店員在某一方面只比競爭對手差那麼一點點,但也就是這可怕“一點點”卻嚴重影響了顧客是否選擇你的店鋪進行消費。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吸引門店附近客流的6個定律吧!

1、方便定律

各位老闆有沒有遇到過進店避雨、借傘、問路的行人,現在很多商家嫌麻煩而拒絕他們,不願意給顧客和行人提供“方便”。而在日本就有一家商鋪專門在街道上宣傳,“花園式洗手間免費使用”,吸引了很多行人前來使用,行人進出洗手間使客源不斷,生意自然也就越來越好。這就是方便定律,與人方便,於己方便。


門店借鑑:其實門店可以將洗手間、Wifi、休閒設施等免費開放,另外門店內的純淨水也免費提供給顧客或者行人,盛夏時節允許路人進店乘涼,這些便民措施會給人一種很貼心的感覺,自然也會吸引很多顧客。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2、稀缺定律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人們往往對不易得到的東西倍加珍惜和珍視。就像一旦有新款的蘋果手機預售時,總是有一些蘋果鐵桿迷會事先排隊預定。


門店借鑑:現在很多連鎖服裝店都在實施差異化競爭,不斷削弱與同行產品的同質化,“某某市xx品牌唯一經銷商”、“某某市xx服裝唯一銷售門店”等等,這樣就會給顧客產生一種該門店具有稀缺產品的印象,自然也會覺得門店內產品種類應該會很齊全,以後在購買時自然會偏向選擇你的門店。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3、影響定律

門店的影響力直接決定顧客是否選擇進入門店消費。當你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逛街時,路過一家門店,是什麼影響你走進這家店?又是什麼影響你做出購買的決定?比如一張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圖片吸引你走進一家餐館,服裝店櫥窗裡模特身上個性的著裝搭配也吸引你進店逛逛,這就是影響定律。


門店借鑑:所以,我們的門店不管是平時還是有促銷活動時,都要充分利用音、像、圖、字、色等因素,影響行人,以吸引顧客進店消費。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4、口碑定律

對於門店而言,金盃銀盃不如顧客的口碑,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就是顧客自己,店員磨破嘴皮子給顧客推薦哪個藥有什麼特效,也不如顧客一句“這個藥療效真的特別棒!”這就是口碑定律,店長、店員維護好門店的口碑,你的客源、顧客的轉介紹率自然會直線上升。


門店借鑑:店長平時要多注重店員專業知識的提升以及向顧客推薦產品時切實從顧客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畢竟顧客進門就說明他們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恰當的聯合銷售,再加上良好的服務態度,門店的口碑自然就傳播出去了。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5、分類定律

其實每個門店的顧客都可以根據年齡、消費能力等進行分類,這樣,門店就可以針對不同的活動對不同的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維護,一方面提高活動的參與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適當減少店員的工作量。


門店借鑑:現在幾乎所有門店都有自己的會員維護,門店可以對已經消費過的顧客做好分類,進行有針對性的維護,從而提高回頭率、成交率,做到引流與引客同步進行。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6、利益定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誘之以利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吸引客流定律。此利並非僅指“價格讓利”!更多是由塑造顧客認知價值點來吸引客流,如店鋪價值、產品價值、品牌價值等。


門店借鑑: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把利益分為兩個概念來理解,一是利益,二是利益點。這樣就能很好利用利益定律了,利益是實時的,立刻馬上就能感受到,而利益點則是持久的,是以後才能享受的。

顧客嫌你貴,為什麼卻願意花1倍的錢去別家店?

顧客感覺“貴”與“不貴”,不完全在於產品的好與差,更多要通過不斷提升和展示產品的價值,不斷引導顧客思路,給顧客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