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缺血是什麼原因?

日月星86403648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客觀證據, 但臨床上缺乏胸痛或與心肌缺血相關的主觀症狀, 又稱無痛性心肌缺血或隱匿性心肌缺血。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作與心絞痛發作相似, 都是由於心肌供血和需求平衡失常所誘發, 包括以下 3種情況:(1) 心肌耗氧量增加。 (2)心肌氧供應量 (血供) 減少。 (3) 以上兩者並存。

大部分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是在輕體力活動或腦力活動時發生。一般認為,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生與冠狀 動脈痙攣亦密切相關, 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因素包括:運動、 吸菸、 寒冷刺激、精神緊張等。另外, 血管內皮損傷 後內皮素釋放及內皮舒張因子的減少, 一些自體物質如血栓素 A2、某些肽類激素、血小板因子及某些神經遞質 (如 兒茶酚胺、 血清素和組織胺 )等亦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上述因子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完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無症狀型冠心病) ,對該類型患者應積極採取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措施, 對有高脂血症者, 可行他汀類藥物降脂治療, 以防止粥樣斑塊加重 和促進粥樣斑塊消退 , 控制或消除高血壓、 糖尿病和吸菸 等危險因素, 以防止其發展為嚴重的冠心病和降低心臟事件發生率。

慢性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在這類患者的治療中, 重視減輕全部心肌缺血負荷比僅僅控制心絞痛症狀更為重要。因此, 除積極採 用抗心肌缺血藥物控制心絞痛發作外, 可採用動態心電圖重複監測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作時段、發作次數、 持續時間和 ST段下降程度, 觀察對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治療 效果, 避免或消除導致心肌缺血發作的誘因, 並按照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的生理節律性, 合理調整抗心肌缺血用 藥, 從而控制心肌缺血並預防冠心病事件的發生。

心肌梗死後無症狀性心肌缺血,藥物治療可參照慢 性穩定型及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尤其是 β 受體阻滯劑可使心率減慢, 心肌收縮力下降, 心肌耗氧量降低, 並延長心臟舒張期, 增加冠狀動脈灌注量。可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 減輕運動時無症狀性左室功能異常和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減少梗死後心性猝死, 降低病死率, 對改善預後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