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坛经》中六祖是如何开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呢?

说到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佛教之代表,也同时是佛门各大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体系,然而名随謗高,它同时又是一个争议不断的法门。迷信者太过迷信,反对者又是一味抹杀、诋毁,始终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我们身处其间,善知识难遇,那是极难找到真正的正知见与正解说的。

听听《坛经》中六祖是如何开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呢?

但若说这个“念佛”是没有道理,那为何历朝历代那么多的高僧大德都去大力弘扬净土宗呢?若说真实无误,我们真的有把握往生吗?这简单的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真的有如许大的力量,可以带我们往生十万八千里外的西方净土吗?而所谓“花开见佛悟无生”,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路,又真有那么容易吗?这其中是否另有玄机在内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妨看看六祖在《坛经》中,是如何解答居士们的这些疑问呢?

听听《坛经》中六祖是如何开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呢?

却说六祖惠能大师,于猎人队中避难一十五年,才开始出山弘法,最先来到广州法兴寺中,寺中高僧印宗法师,被其折服,亲为剃度,并事为师,于是六祖方得以开山弘扬禅宗正法。一日当地刺史,也就是经文中的“韦使君”,专为六祖设斋,斋毕祈请升座说法。韦使君便问道:

“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由此可见,对于净土宗念佛法门的怀疑,古已有之,不独今日。下面就是六祖对于“西方净土”究竟存在与否的开示:

“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可见,“西方净土”是真实存在无误的,这个我们首先用不着怀疑了!至于我们平日念佛,最终能否到达呢?这就是疑问了,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理解,要知道“西方净土”离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有十万八千里,也就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程,那是很遥远了,我们到达的可能比较渺茫,而被路上的小妖怪吃掉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对于“上智”之人,又说是去此不远的,这就是说一切时间、空间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一切唯心所造的,我们只要做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那样念佛的确是能够成就的,那十万八千里路途,也只是孙行者的一个筋斗而已。

听听《坛经》中六祖是如何开示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呢?

因而,我们首要做的是去除那心中的那十恶八邪,若果能做到的话,也会如孙行者一般,去西天只在刹那之间了。若是我们光是念佛,每天念完之后该干嘛干嘛,心性行为没有丝毫转变,念完佛下座后仍旧造恶业的话,这个念佛也恐怕比打打麻将强不了多少。到此我们大致可以知晓,这个念佛法门,也与其它各宗派的修持法门一样,没有绝对的能成就,也没有绝对的不能成就,一切还在于修行人自身,如经中又云: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念佛法门也同禅宗的顿悟与渐修类似,还是全在于个人的根器,所谓的净土,也只是随心所转变化而来的,如《楞严经》中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而我们平常也常说“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世界平”,最后一句佛言,应当是六祖引自《维摩诘经》:“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而对于念佛法门,对于平常人所迷信的神秘地方,六祖又提出一个疑问: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这便是说,念佛的功德,并不能与自身所造的恶业相互抵消,所谓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假如在心行、起心动念上没有丝毫的转变,那同样要堕落恶道。而若是不在起心动念的心行上严格自修,一味的迷信,一味的妄求佛祖保佑、接引,那是无有是处的。接着六祖又告知我们,真正的净土: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所以没有修持到“一心不乱”,不能做到“净念相继”,是无论如何也见不到净土的,而净土本来就在我们的自身中,是本自具足,本来清净的,彻悟的人到哪都是净土,如六祖在猎人队中所吃的“肉边菜”,也并没有破戒一说。接着六祖又反复叮咛: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叮咛刺史韦使君之余,又告诫在场的所有出家、在家众位善知识,何谓真正的念佛?何谓真正的西方净土?最后又向韦使君,指出念佛法门中,直指人心的见性法门,也是禅宗的顿悟、见性。最后以偈作结论,我们念佛之余,不妨将背来: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要知整个佛法,是包含所有世、出世法的,原是不分在家、出家,只在于肯不肯发心修行,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离心,想要脱离苦海,不再堕落。因而六祖最后又告诫,在场的所有在家、还未出家者,在家肯修与出家等同,同时提出所谓“自性西方”,云: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而对于我们平常在家的人众,日常生活中关于“戒、定、慧”以及“禅”的修持,六祖又慈悲地另外给出一个《无相颂》,云: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