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客家土樓的神形之美

「大家说」客家土楼的神形之美

《夜色土樓》陳軍 攝

客家土樓的神形之美

□胡大新

土樓客家人在“民族建築”的概念下,又開闢出“民系建築”的獨特領域。客家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建造了千姿百態、種類繁多的土樓,僅永定境內就有300多種造型各異的客家土樓。

永定客家土樓的單體氣勢恢弘,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土樓,軸線突出,前低後高,對稱均衡,既適宜樓主生存,又符合審美需要,形態各異的土樓由此也成為建築美學的獨特載體。

永定客家土樓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典範。它有一種鄉土美感,體現出獨特的和諧美、意境美、雄渾美。

土樓客家人以其高超的智慧和才能,不僅用世界上最普通、最簡樸的材料建造了數以萬計世界獨一無二的生土民居建築——客家土樓,而且創造了獨特的、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客家土樓藝術形象。

「大家说」客家土楼的神形之美

永定客家土樓以自然美、質樸美為土樓建築的最高準則。從外觀上看,深灰色的土牆與農田、村間小道表層的顏色極其相似,粗獷、古樸,極其貼切地顯示出它天然的粗獷美、質樸美。它的外形氣勢恢弘、粗糲天然,氣質樸素厚重,給人質樸蒼勁之感。

土樓除了外牆、瓦面的顏色與大自然和諧統一外,土樓外的所有附屬建築使用的材料均與主體建築相同,風格一致,暴露在外表的樓門、臺階、窗戶以及其他構件也是如此。樓門的門框、門楣、門檻、門扇,或用花崗石、青石,或用硬質雜木;窗框、窗欞、窗臺等全部用杉木;臺階一律用花崗石板或青石板。門坪鋪設鵝卵石,圍牆也用鵝卵石砌成。普通土樓所有木構件均不油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仍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它給人一種雄渾、粗獷、古樸之美的感覺。它取材於大自然,又與大自然完美結合,渾然天成,充分顯示了它的風骨。正因為它以高大、古樸的雄姿屹立於青山、綠水之間,也就充分地顯示出它那獨特的粗獷美、質樸美,給人以感官上震撼的感覺。

土樓的後側屋面略高於前向屋面,包括與之相連的兩邊橫樓屋面,前後屋面分2個甚至多個層次迭落。它的屋頂主要有兩坡面、四坡面、懸山頂、歇山頂4種形式。採用哪種形式的屋頂,根據樓的規格和實際需要而定,必須適應內部結構的性能和實際功能的需要,把實用與美觀統一起來,使外廓形象優美柔和。許多土樓的大屋頂飛簷翹角,位於中軸線上的廳堂、廂房等建築的屋頂更是如此,使屋頂顯得更為玲瓏秀麗。更多土樓則多種形式並用,使土樓的屋頂更富於變化。一般規模的土樓,都有兩個以上廳堂,大型土樓的廳堂最多的達l0多個。這些廳堂可以避免給人呆板、壓抑的感覺,並使整個樓內疏密得體、和諧美觀。樓內後院亦明顯高於中間和前向的院落,通廊兩側設多級臺階,過渡自然巧妙。凡此種種,使每一座土樓都避免了呆板,形成了樓內、樓外整齊規範、錯落有致、富於變化的格局。數以千計的土樓群也同樣恰到好處地與所在村莊錯落有致的群山、梯田、村道等融為一體,完美展現了土樓與周邊環境的精妙融合。

土樓的內部與外部的建築風格一致。樓內所有建築除了牆體外一律以木質結構為主,其風貌與樓外保持一致。大部分土樓內部只作一般裝飾,既無雕龍畫棟,也無油漆彩繪,一切保持本色,但仍不失古樸之美。

永定是典型的山區,富於開拓創新精神的土樓客家人善於因地制宜營造自己的家園。由於他們的經濟條件、居住需求、情趣、文化素養等方面各不相同,選擇的樓址地形、面積也不盡相同,所以建造的土樓大小、風格、種類等也就各不相同。經過多少代人的苦心經營,最終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千姿百態、屋宇參差、蔚為壯觀的土樓群奇觀。這些土樓群佈局規整、層次分明,給人以穩定、和諧的藝術效果。

永定客家土樓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大自然之中,體現了人文與大自然完美融合的生態美、園林美。土樓群置於峰迴路轉、流水潺潺、蒼松翠竹掩映的山間盆地、河谷盆地,生機盎然,構成有機的觀賞整體,既符合形式美的法則,又構成特定的意境,遠眺似精美壯觀的仙山樓閣,從而產生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令人遐想聯翩。

當你站在山村的高山之上,眺望那一群群依山就勢、沿溪落成、錯落有致、大氣磅礴、千姿百態的客家土樓,還有青山、綠水、小橋、青石板小路、田野、藍天、白雲,你一定會深深感受到,聰明的永定客家人巧奪天工,使千姿百態的土樓和諧地融入景色秀麗的山村自然環境之中,構成了一幅幅神奇、古樸、雄渾、美麗的景觀,構成了一幅幅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完美結合的最佳境界的具有濃郁客家山村特色的壯觀畫卷。

「大家说」客家土楼的神形之美「大家说」客家土楼的神形之美
「大家说」客家土楼的神形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