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預期鬆動:豬價、糧價、菜價或難繼續推動CPI上漲

目前儘管存在一些價格擾動因素,但通脹壓力仍可控,預計未來豬價、糧價、菜價全面轉向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通脹預期鬆動:豬價、糧價、菜價或難繼續推動CPI上漲

《財經》記者 降蘊彰/ 文 王延春/編輯

近期,受豬瘟、水災等事件的影響,中國國內的肉蛋菜價紛紛上漲,再加之,夏糧減產、油價處於高位,房租上漲,以及貨幣政策定向放鬆帶來的流動性充裕,通脹預期在升溫。

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認為,目前,在遼寧瀋陽、河南鄭州等地發現的非洲豬瘟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和清除,推動CPI上漲的豬價已經開始下滑,佔食品類統計權重很大的糧價現階段基本處於穩定,而菜價的整體回升主要是季節性,水災對菜價的衝擊尚屬暫時性的,未來菜價轉向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綜合看,未來幾個月通脹的壓力不大。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7月CPI同比為2.1%,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CPI環比為0.3%,主要是受到非食品價格環比上升0.3%的影響。就食品價格而言,環比上漲0.1%,其中,鮮菜價格的漲幅最大,上漲1.7%;而禽肉價格次之,上漲1.6%,兩類合計影響CPI上升約0.1個百分點。在商務部監測的12類食品品種中,在今年8月前三週的平均價較7月平均價,12類品種中有9類上漲,3類下跌。上漲品種中,其中豬肉價格的漲幅最大,達到6.9%;其次是蔬菜價格,漲幅達到6.0%;最後是蛋類價格,漲幅達到5.6%。下跌品種中,水果價格的跌幅最大,達到2.4%;

糧價穩中有降

下半年通脹預期升溫是從夏糧減產開始的。

8月初,國家糧食局公佈,截止到2018年7月31日,國內主產區的小麥累計收購量僅3696.7萬噸,同比去年減少1836.3萬噸,降幅高達33.2%。同時,3696.7萬噸的同期小麥收購量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國儲小麥收購的大幅下滑,引發市場對今年夏糧是否豐收的質疑。

按照國家統計局7月中旬對外公佈的數據,2018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比2017年減少306萬噸,同比略降2.2%。由於夏糧穀物中小麥佔比90%左右,實際上,也就意味著2018年小麥收成並不低。

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夏糧總產量之後,該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秉信表示,雖然夏糧總產量略有減產,但今年小麥是豐收年。對於小麥收儲降1/3和夏糧豐收之間是否存在矛盾?中儲糧公司下屬中華糧網的高級分析師焦善偉告訴《財經》記者,其背後主要原因是今年小麥品質下降和小麥收儲制度調整的交叉影響所致。

自2017年秋季的小麥播種期開始,河南、河北、安徽等小麥主產區的小麥在生長週期中就頻繁受到惡劣氣候衝擊,尤其是在小麥灌漿收穫時期,又遭遇大風、連續陰雨等災害天氣,導致多個地區的小麥在潮溼天氣的影響下出芽黴變,產出品質嚴重下降。

對於政策性小麥收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在5月中旬聯合下發的《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中明確,2018年小麥的收購有嚴格的要求,將最低收購價小麥的質量標準從過往的國標五等提高到國標三等,同時將小麥最低收購價也做了下調,新的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5元/斤,比2017年每斤少了0.03元。

焦善偉說,現在市場普遍看好後續高質量小麥價格上漲趨勢,而中儲糧政策性收購又將不達品質要求的小麥拒之門外,這就使得今年中儲糧收儲小麥較往年同期出現大幅下滑。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中儲糧在小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4185萬噸,同比減少2097.2萬噸。

對於小麥政策性收購出現大幅下滑,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儲糧內部人士表示,從2016年國家停止玉米的臨時收儲,同年下調水稻最低收購價,今年又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對小麥收購品質提高了門檻,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三大主糧的國庫存量較為充裕。2018年小麥徵收大減,並不意味著小麥總產量出現大幅減產,也不意味著中國出現了糧食安全問題。

對於7月以來,全國多地糧庫失火的傳言,據這位中儲糧內部人士介紹,在中儲糧直屬企業中,2018年發生火災的只有河南焦作的一家小型糧庫,火災發生於3月31日,與即將開展的全國糧食清倉查庫檢查並無聯繫。而7月29日吉林省洮南市的一家糧庫發生火災,經相關部門查明,該糧庫現為中國供銷糧油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管理 。

焦善偉對《財經》記者說,從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來看,庫存充裕。當前中國糧食的最主要問題不是糧食產量夠不夠,而是糧食生產結構不合理,比如,中國每年都要進口一定數量的優質小麥和優質水稻,彌補市場供應不足。

接受《財經》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從今年乃至明年,除了優質小麥、優質水稻的需求旺盛,價格會有明顯上漲外,國內三大主糧的價格預計都將比較穩定。

豬價菜價衝高動力不足

自5月以來,中國國內生豬價格呈現持續上漲態勢。進入8月之後,遼寧、河南、江蘇、浙江相繼發生了四起非洲豬瘟疫情,進一步推升下一階段的豬價預期。

海通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後續的豬價走勢需要密切跟蹤非洲豬瘟疫情的擴散情況。如果豬瘟進一步擴散,加速豬週期提前見底,將加速豬肉價格回升,大約半年之後,豬肉CPI同比將回升至10%,這樣推動CPI相比於現在最高上升約0.6個百分點,形成較強的通脹壓力。他解釋說,雖然這需要在豬肉供給大幅減少、需求回暖的情況下出現,不會立即發生,但卻造成了通脹預期升溫的擔憂。

姜超說,非洲豬瘟傳染性強、死亡率100%,但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非洲豬瘟是通過豬之間的接觸、豬的糞便,才能夠傳染這種病情,所以還是比較容易得到控制。據他介紹,從8月初至今,農業部已經在全國進行了緊急排查和重點監測,共排查生豬8.1億頭次,合計撲殺病豬接近2.5萬頭, 目前,非洲豬瘟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清除。

對於下一階段的豬價走勢,馮永輝認為,隨著天氣轉涼,生豬日增重加快,目前生豬供應偏緊局面將會得到緩解,從消費端來看,由於受疫情影響,半年之內,節日對豬肉消費提振將不明顯,豬價還是穩定為主,如果不再出現新疫情,在春節期間,豬價將有望迎來小幅上漲,但是漲幅並不大。

馮永輝還表示,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加徵25%關稅之後,將使得美國大豆進口成本每噸增加700到800元,比進口巴西大豆每噸高出300元左右,這將會推動生豬養殖成本上漲,但由於中國進口大豆的渠道比較多,預計也不會對飼料價格造成太大影響。

對於8月下旬以來菜價的大幅上漲,遠遠超過近年同期最高水平,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8月28日公開表示,“近期蔬菜價格上漲總體屬於正常的季節性波動。”山東壽光蔬菜受災對全國蔬菜市場供給影響有限,下一步不會大幅推高全國菜價,預計後期全國菜價將趨穩回落。自8月中旬以來,農業部28種重點監測蔬菜平均批發價和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已經分別上漲了12%和6%。

據悉,“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遭遇多年來未遇的洪澇災害,50萬人受災,菜棚倒塌,導致一部分市場擔憂菜價上漲。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山東壽光做過調查,他表示,當地蔬菜絕對產量相對全國的比重非常有限,還不到全國蔬菜總產量的1%,主要影響山東當地及北京、天津等地區;另一方面,歷史上水澇災害對蔬菜價格的衝擊並不具備持續性,未來菜價轉向全面高漲的可能性很低。

綜合多位專家學者的調查分析,預計未來豬價、糧價、菜價全面轉向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發生通脹的可能性也不大,通脹壓力預計穩中有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