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因爲「舒適」所以難改

懶惰——因為“舒適”所以難改

最近由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一份名為《世界最懶國家》的榜單,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與熱議,據這份榜單顯示:科威特位居世界最懶國家的榜首,該國有67%的居民,幾乎不參加體育活動。在這份榜單當中,還包括了美屬薩摩亞,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及巴西等國。而懶惰指數最低的國家則是烏干達,該國家只有5.5%的居民,不從事運動鍛鍊,而這份榜單的結果,是由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對不同國家人身體的活躍度的大小,而最終得出的。很多網友在看了這份榜單之後,都無不自我解嘲的調侃道:感覺自己又一次的拖了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後退”。還有網友說:自己其實知道運動的好處,也知道懶惰,對自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但是每當自己試圖要去努力改變的時候,卻總是有心無力,又或者實際總是與自我所想的相差甚遠,懶惰,一個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又幾乎每個人都想去改善的問題。有人說:懶惰是人貪圖安逸和舒適的體現,也有人說:懶惰是人逃避勞作的方式和藉口。而這條新聞的出爐,也讓濟世我對懶惰這個話題,由此產生了不小的興趣。同時我的內心當中也由此產生了一連串的疑問:究竟為什麼會產生懶惰?懶惰又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說的那樣,難以克服?而在懶惰的行為背後,又究竟隱藏著人內心當中,怎樣的隱秘呢?所以今天濟世就和大家一起來暢聊下,懶惰究竟緣何產生。

在濟世看來,人之所以會產生懶惰,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對動的恐懼:幾乎每個人的內心當中都渴望著舒適與安逸,因為這會讓人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滿足感,也會讓人產生相當程度的愜意感。而這些都讓人感到開心與快樂,人總是這樣,希望能夠讓自己感到舒適的感覺,能夠儘可能多的長久一些,又或者能夠儘量的持久一些。而任何的體力,又或者腦力方面的勞動,都會打破自我當下所正在享受的這種安逸與舒適,也因為如此,所以某些人對動這種行為本身,就產生了一種幾乎是本能性的恐懼,而當面對恐懼時,人通常都會採取這麼幾個行為,要麼想辦法躲避它,讓它儘可能地不在自我的生活當中出現,又或者儘可能少的出現,而懶惰似乎讓某些人看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可能,既然我本身對這種行為恐懼,那麼我就儘可能地想辦法,不去做這種行為,既然我對這種行為,從內心當中絕對的排斥,那我就想盡一切的方法,延緩這種行為,在自我生活當中出現的時間,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完全的屏蔽這種行為在自我生活當中出現的可能性。而節省下來的時間,自己可以利用它做讓自己感到更舒服的事,似乎在某些人的思維邏輯裡,懶惰還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有利行為”。但實際上,懶惰行為的本身,就已經讓人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到了裹足不前的境地當中,而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一個有利於自我的好現象,只可惜有的人還渾然不知。

懶惰——因為“舒適”所以難改

對不勞而獲的奢望:人的內心當中總是對成果,有一種本能性的渴望。這種渴望源自於成果本身,對自我所產生的有利點。自我可能因為獲得某些成果,從而因此而改變自我的發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我之後人生的整體走向。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也就形成了每個人對於成果本身的本能性追求。但是獲得成果的過程,往往也是一個自我長期努力的過程,因為很多成果的最終產生,是某些行為長期持續不斷的必然性結果。而行為本身,又或者堅持的過程往往也伴隨著人在自我時間與精力上的大量付出,甚至是對某些事物的捨棄。而這一切都會讓人感到某種程度上的勞累和辛苦。甚至是相當程度上的壓抑。某些人也因此,而產生了相當程度上的抗拒,他們不願接受在追求成果的過程當中,所有可能經歷的種種挫折,但他們又想得到最終成果所帶來的好處,於是乎某些人就因此產生了懶惰這種行為,某些人妄想著可以藉助這種行為,從而不費絲毫的力氣,又或者儘可能少的花費自我的精力,就可以獲得自我所想要的東西。他們更奢望著別人會將自己所努力的成果,拱手相讓,甚至是雙手奉上,但很快現實就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他們,他們所想的一切,其實都是絕無可能的自我幻想。

懶惰——因為“舒適”所以難改

通過上述所列舉出的原因,我們或許就可以知道,懶惰究竟緣何產生。對動的恐懼,讓很多人從內心當中對動這個行為本身,產生了相當程度上的排斥和牴觸。在他們的思維邏輯裡,無論是腦力,還是體力,只要會讓自己,費心費神,勞心勞力的言行,自己都對此避之唯恐不及。因為自己不想感受到究竟累是什麼感覺,也不想體驗到吃苦到底是個什麼滋味。而自己為了躲避這一切,則採取了能拖則拖,能避則避的態度。而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叫懶惰。以至於當下某些人只要一聽到需要自己有所出力,就會立刻退避三舍,生怕自己會因此遭受到哪怕一點點的勞累。而對不勞而獲的奢望,則是某些人出於內心當中嚴重的坐享其成心理,從而逐漸的形成了他只要其果,而不要其過的惰性心態。他們羨慕他人所得到和擁有的一切,他們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像他人一樣,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一切。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將自我的想法,化作為具體實施的行為,他們不願意承受有可能所面臨的困難與挫折。同樣他們也不願意承擔有可能帶來的壓力與波折,所以他們寧可選擇不切實際的空想,又或者沉醉於自我的妄想當中。以至於當下某些人常常是說就“天下無敵”,但是做就永遠都“癱倒在地”。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知道他只不過是個光會說,而不會做的懶鬼而已。其實懶惰行為的本身,所折射的是人內心當中對於某些事物與行為的強烈抗拒,因為知道,或者預想到接下來的行為,可能會讓自己遭受到一連串的曲折,甚至是相當程度上的痛苦,而自己出於對這些行為,以及之後一連串情況的畏縮,所以讓自己儘可能的迴避即將發生的一切。而懶惰也同樣讓某些人,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舒適”。因為不願做這,也不願做那,所以自己可以“享受”到別人所無法“享受”到的一份“特有”的“悠閒”。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讓某些人,明知懶惰是個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壞習慣,但卻始終都難以真正做到與之完全的脫離的根本性原因。真的很想對某些人說:與其想盡辦法偷懶,不如想想怎麼把事情做好,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可能讓自己的今後,真正的變好。也別老想著如何的可以讓自己不勞而獲,很多時候腳踏實地,才會讓自己得到最渴望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