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傳奇的誕生》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上週末,我去看了一部正能量爆棚的傳記電影——《傳奇的誕生》,故事內容根據球王貝利的真人真事改編,預告片說這是一部記錄貝利從貧民窟逆襲為足球之王的成長故事,看完後我卻覺得這更是一個孩子如何戰勝自卑、成為自己的故事。

這是一部很適合親子觀看的電影,不僅能喚醒孩子對運動的熱情,也可以讓孩子看到真正的強者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長的。更重要的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下,怎樣給孩無條件的愛,引導孩子成為自我。

與其說每個孩子都渴望成為貝利,成為生活的強者,不如說更渴望像貝利一樣,擁有父母無條件的愛做靠山,不論成功失敗,都是父母心中最珍愛的孩子。

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擁有體育界最大的“球迷”群體。

作為在世界盃上唯一一個拿到五次冠軍的國家,巴西國家男子足球隊,也被人們稱為“五星巴西”。

“球王”貝利,一生代表巴西隊參賽92場打進77球,奪得1958、1962、1970三屆世界盃冠軍,為巴西永久保留雷米特杯,是唯一一位三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的球員。他無疑是一位足球天才,他不僅個人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還讓巴西足球名揚天下。

一、

貝利,1940年10月23日出生於巴西特雷斯科拉索斯鎮,家境貧寒,清苦的童年裡,足球(將毛巾襪子包裹成團)就是他最好的玩具,街頭就是他最好的球場。

貝利和爸爸都是狂熱的足球迷:1950年的世界盃,巴西輸了,爸爸在房裡看哭了,當時還只有9歲的貝利在房頂看哭了。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隔日,貝利衝到爸爸面前,對爸爸說:“我會為巴西贏得世界盃的,我保證。”

爸爸卻無奈的笑笑,他勸兒子聽媽媽的話:“好好讀書,永遠不要走上足球這條路。”貝利的父親曾是職業球員,是一個“一場比賽裡能用頭頂進5個球”的天才球員,後來膝蓋受傷之後遺憾結束職業生涯,只能在醫院當清潔工維持生計。母親不願看到貝利步父親後塵,極力反對貝利踢球。

不過熱愛足球的貝利並沒就此放棄,當他得知當地要舉辦一場“包魯少年足球杯”,便把平時一塊踢球的幾個小夥伴組成了一隻隊伍。

在這場比賽中,貝利也迎來了他的第一個“自卑”——家境上的貧窮。

一同比賽的富二代們嘲笑他們用床單製成的拙劣球衣,嘲笑他們是沒有球鞋的“赤腳隊”,還嘲笑貝利沒文化:貝利原名迪科,因為他把當時著名球星“比萊”的名字念成了“貝利”,富二代們就指著他說:“我們就叫這個笨蛋貝利吧!”(這也是貝利名字的真正由來)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當時還叫迪科的貝利被氣得炸毛,和富二代們打了一架,還跑去偷了花生、買了球鞋。

當他滿臉傷痕的回到家後,謊稱是老師打的,媽媽很生氣,爸爸卻沒有拆穿他,而是語重心長的對他說:

“我像你這麼大時,也常和別人打架,特別是當那些大孩子給我取外號時。但隨著我一天天長大,我意識到,一個好的球員,必須清楚一點,只有不安全感才會給予你鬥志。如果你想成為職業球員,就必須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正式比賽的那天,大夥因為不合腳的球鞋屢屢摔倒,眼看比分節節敗退,貝利突然理解了父親教自己沒面對自卑的第一個方法:“接受真實的自己”,即接受自己貧窮的現實,平時怎麼玩的,賽場上就這麼玩!

於是,大夥一塊脫掉了球鞋,赤腳把比分迅速扳平!

二、

只是還沒享受多久成功的喜悅,偷花生的事卻東窗事發,在被貨主追趕的過程中,貝利的同伴遭遇意外離去。

貝利深感自責,痛苦不已。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與此同時,貝利父母收到了巴西一個著名俱樂部的邀請,但看著兒子因為好友的死對足球充滿陰影,他們便緘默沒提此事。他們知道,面對陰影,孩子需要的是時間,而父母要給的是等待、陪伴和耐心。

為了讓貝利轉移注意力,爸爸開始每天帶著他去醫院掃廁所。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空餘時間,爸爸時不時踢芒果逗貝利,和貝利講自己小時候踢球的趣事。

一開始,貝利沉溺悲傷,不為所動,但每天看著爸爸即使瘸著膝蓋,還能那麼準確的把芒果踢進不同的垃圾桶中,貝利對足球的好奇和熱情又重新被喚起。

在練習中受挫時,爸爸都耐心的陪伴貝利,告訴貝利:“不急於求成,享受這個過程,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

就這樣呀,沒有球鞋,沒有球場,甚至連足球都沒有,就在醫院後院雜草堆裡,赤著腳踢芒果的貝利逐漸長成了一個大男孩。

在爸爸的陪伴下,開始學會平和地與自己的自卑和陰影相處,找回了對足球最初的熱愛。

也正是這段“在泥沼中仰望星空”的時光,讓貝利把樂觀、平和麵對自卑與挫折的精神深深刻在靈魂深處,為未來積攢了厚積薄發的力量。

而原本一直反對兒子踢球的媽媽,看到父子倆開心練球的畫面,被貝利對夢想的執著深深打動。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於是,她主動聯繫了俱樂部教練,提前領薪水給貝利買了蛋糕、新褲子,送他走上人生新旅程。

得到父母理解與支持的貝利興奮地擁抱媽媽。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但我們卻能看到貝利媽媽臉上為孩子開心又為孩子深深擔憂的複雜表情。對於每個父母來說,支持孩子走一條自己曾經失敗的路,都是一個異常艱難、糾結、痛苦的抉擇。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從來不是一句輕輕鬆鬆的雞湯,每一個敢於無條件支持孩子的父母,背後都承擔著難以想象的壓力——既怕誤了孩子的路,又怕負了孩子的夢。

三、

進入足球俱樂部的貝利,並沒有像童話故事裡“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他開始面對人生的第二個自卑——專業上的自卑(踢球的方法和其他球員不一樣)。

教練不斷嘲諷貝利從爸爸那學來的巴西傳統踢法;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屢屢受挫的貝利決定放棄回家,等車時卻遇到了當年籤他進俱樂部的老先生。

老先生:哎呀呀,看看這是誰啊,怎麼就要放棄了?

貝利:我不行,我不懂像別人那樣踢球。

老先生:和別人不一樣就是不行嗎?

貝利:可是教練不喜歡我的踢法啊,說我的方法很原始。

老先生就給貝利講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原來,貝利擅長的巴西傳統踢法叫“任加”,是當年流放巴西的黑人奴隸,在躲避叢林的娛樂中自己創造的踢法。

巴西依靠“任加”在世界盃上贏過很多次,卻在1950年的世界盃上輸了,於是大家把原因歸結於這種巴西特有的街頭踢法,並決定將它從巴西足球中抹去,開始按照歐洲球隊一板一眼的踢法進行訓練。

正當貝利以為老先生是要勸他放棄“任加",老先生卻說:“任加已經深入你的靈魂了,所以你可以選擇鼓起勇氣接受真正的自己,讓所有人看看你的能耐,然後抱憾終生。”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面對專業上的自卑,老先生依然教貝利接受真實的自己 ,但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你的實力。

這也正是戰勝自卑的第二個方法——用實力說話。

貝利開始調整心態,慢慢地在賽場上找回了當年“玩”足球的快樂,並在一次重要比賽上,用“任加”踢法,“倒掛金鉤”踢進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球。從此以後,俱樂部裡再也沒有人質疑他的專業。

四、

貝利出色的表現,讓他在16歲就成功入選巴西世界盃國家隊的球員,也是史上最年輕的世界盃國家隊球員。

賽前,貝利回家探望父母,臨走前,爸爸特地送他一件繡有“貝利”二字的衣服(用的還是貝利小時候做球衣的那塊破床單)。

貝利難以理解,當時他還很痛恨“貝利”這個名字,因為那是當年富家子嘲笑他的綽號。

但父親卻說,“不,這將會成為以後大家為你歡呼吶喊的名字……”,爸爸再一次通過這樣的方式教貝利直面自卑。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爸爸給貝利說起自己當年膝蓋受傷的原因,“正是因為當時自己對任加踢法的自我懷疑,信仰動搖,在賽場上猶豫時,一腳摔傷。”

所以他叮囑貝利:面對非議,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正如貝利父親所預料的那樣,比賽還沒開始,貝利的“任加”踢法就遭到了教練、記者、隊友、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嘲弄。

更糟的是,貝利在練習中堅持“任加”踢法時摔傷了,傷的還是和父親當年一樣的部位——膝蓋。

他哭著打電話回家,說當初應該聽媽媽的話好好上學,找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媽媽卻一句責備的話都沒說,而是含淚道:“這是我們一起做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決定!不管發生什麼,我和你爸都永遠愛你。”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有許多這樣的瞬間,比如,去做一份父母不看好的工作,然後做不下去了;和一個父母不看好的人結婚生子,然後過不下去了……

這時,我們最怕聽到的話是:“誰叫你當初不聽我的?”而最渴望聽到的是:“沒事,有爸媽在。”貝利媽媽的回答,真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答案,她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不論發生什麼,都會在。

正如《無條件養育》裡所言:有條件的愛,是不能和孩子共患難的。

當孩子不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我們會用一些“愛的暫停”來撤回愛——“你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這樣被嚇大的孩子,終身都會揹負著一種不安,患得患失。

而無條件的愛是“不因為你可愛才愛你,而因為愛你才覺得你可愛”,它就像一份禮物,不求回報,也不會隨意收回。這樣被安全感包圍的孩子,才會時刻充滿力量和勇氣。

而幸運如同貝利,在無數次比賽中,每次在面對強大壓力極度恐懼時,他都能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也正是因為他擁有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作為支撐。

與其說每個孩子都渴望成為貝利,成為生活的強者;不如說更渴望像貝利一樣,擁有父母無條件的愛做靠山,不論成功失敗,都是父母心中最珍愛的孩子。

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部電影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最後,貝利贏了,整個巴西哭了,哭的是失而復得的世界盃獎盃,更是巴西人終於不用再模仿歐洲人的踢法。1958年世界盃過後,巴西隊的“任加”踢法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踢球風格。

人們常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而看到這裡,我想到的是:“最偉大的贏,莫過於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贏。”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那個有勇氣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也能成為讓孩子戰勝自卑、成為自己的父母。

本文作者丹媽,她是一名兒童教育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一名擁有10年工作經歷的資深童書編輯。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煩惱,不知道給孩子讀什麼書,歡迎關注她的個人原創公眾號是“丹媽讀童書”(ID:jingdiantuhuashu),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