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的「獵鷹」巡邏隊:熬鷹到訓鷹,這個邊防巡邏隊不簡單


邊境線上的“獵鷹”巡邏隊:熬鷹到訓鷹,這個邊防巡邏隊不簡單!位於新疆西部天山南脈腹地的阿合奇縣地處高寒山區,北部是天山南脈,南部是喀拉鐵克山,中間夾著狹長的託什幹河谷。河谷山麓地帶,夏秋季節水草豐美,為獵鷹提供了足夠的兔子、老鼠甚至狐狸等美食。世居在此的柯爾克孜族牧民和他們的獵鷹都在這裡找到了樂土。

殊不知,在阿合奇縣遼闊、綿延的邊境線上,還有一群世代養鷹、馴鷹的護邊員。千百年來,由於這裡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原始的獵鷹馴養方式,因此他們居住的地方又被譽為中國的“獵鷹之鄉”,當地柯爾克孜族牧民也被譽為“鷹王”。

“自古至今,獵鷹都是柯爾克孜族牧民的家庭一員,在鷹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牧民們還為家裡的獵鷹登記了‘戶口’。”提及柯爾克孜牧民與鷹之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時,新疆克州邊防支隊哈拉奇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胡東亮笑著打開了話匣子。


當提及為什麼不使用高科技的無人機參與巡邏時,胡東亮稱,阿合奇縣海拔相對較高,一般都在2200米以上,巡邏隊常去的邊境地帶海拔高達3000到4000米,高海拔的氣流並不適宜無人機飛行。

他向記者講述了獵鷹的威力。在一次獵鷹狩獵活動中,上百名騎著駿馬的獵鷹人,沿著獵鷹場山谷一側陡峭的巖壁行至近百米的山頂,並一字排開,獵鷹們威風凜凜地站在各自主人的臂彎上。

為了消除鷹的野性,牧民們一般使用“熬鷹”的方法馴鷹。具體來說就是蒙上鷹眼,把它放在一根橫吊在空中的木棍上,來回晃動木棍,使鷹無法穩定地站立,就這樣連續數十天,鷹被弄得暈頭轉向,精疲力盡而摔倒在地。

“熬鷹”過後還要“養鷹”。養鷹也有一套方法,馴鷹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讓鷹前來啄食,飢餓許久的鷹見了肉便不顧一切地撲過來,馴鷹人則一次次地把距離拉遠,而且每次都不給它吃飽。

朱馬吐爾地·阿克朗是“獵鷹”巡邏隊的一員,朱馬吐爾地回憶起家裡的馴鷹歷史,還能記起兒時曾親眼看到爺爺右手臂上展翅停留的獵鷹。

如今,在克州邊防千里邊境線上,千名柯爾克孜族群眾護邊員帶著獵鷹配合邊防官兵開展巡邏,成了大山深處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