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學者,名叫顏斶,他口才極好,尤其善於諷喻。
這一天齊宣王召見他:“喂,你到我面前來吧。”
顏斶站著不動,回敬了齊宣王一句:“喂,你到我面前來吧。”
齊宣王大怒,臉色非常不好看。
左右兩旁的大臣批評顏斶說:“顏斶呀,你也太狂妄了,大王是一國之君,而你不過是他的一個臣子,怎麼可以吆喝君王到你的面前呢?”
顏斶鎮定自若,不卑不亢地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那就證明了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到我面前來,那是證明他禮賢下士,尊重有學問的人呢。”
齊宣王惱怒地說:“你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像你這樣的人尊貴?”
“自然是像我這樣有學問的人尊貴呀!”顏斶神態自若的說,“你們還記得嗎?從前秦國攻打齊國的時候,秦王曾經下過一道命令:凡是敢在柳下季墳墓周圍50步以內砍柴的,格殺勿論!與此同時還有一道命令: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做萬戶侯,重賞兩萬兩金子。這不是證明一個活著的君王的頭,竟不如一個死了的學士的墳墓嗎?”
齊王竟無語作答,大臣們忙來解圍:“顏斶呀,你不過是一個來自村野的匹夫,竟然這般神氣,也太不像話了吧。”
顏斶正顏厲色的反駁道:“難道從前的大禹不是出自村野嗎?他後來貴為天子,就是因為他尊重有才能的人,所以得了天下。凡是英明的聖主,沒有一個是自以為是而不求賢者輔佐朝廷的。”
齊宣王這時才覺得自己理虧,於是假裝高興的樣子說:“好啊,你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你今後就住在我這裡,我保證讓你天天有肉吃,有車子坐,老婆和孩子都能穿上漂亮的衣服的……”
顏斶卻一口回絕了齊宣王的邀請,他嚴肅地說:“玉,原是山裡的東西,一旦用它雕飾成了器物,它原有的美好就破壞了;有學問的人,是生在窮鄉僻壤的,一旦接受了官職,就會失去他原有的純真。所以我情願回到鄉下去,飢餓的時候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安穩穩地走路,也不比坐車子差;不犯罪過就可以受到尊重;清靜自在地過日子,人生自然就會感到很快樂……”
顏斶說完,便告辭回鄉了。
固然是回絕齊王的說辭,顏斶說的不是很有道理嗎?隱士和小民的心態原就這般如出一轍的,難道不值得身處浮華的現代人深思嗎?
閱讀更多 木子話文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