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張愛玲散文,不可不讀,聽才女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

1我發現弄文學的人向來是注重人生飛揚的一面,而忽視人生安穩的一面。其實,後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們多是注重人生的鬥爭,而忽略和諧的一面。其實,人是為了要求和諧的一面才鬥爭的————《自己的文章》

薦讀張愛玲散文,不可不讀,聽才女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

2我發覺許多作品裡力的成份大於美的成份。力是快樂的,美卻是悲哀的,兩者不能獨立存在————《自己的文章》

3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乏人性————《自己的文章》

4 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自己的文章》

薦讀張愛玲散文,不可不讀,聽才女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

5我的小說裡,除了《金鎖記》裡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自己的文章》

薦讀張愛玲散文,不可不讀,聽才女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

6這時代,舊的東西在崩壞,新的在滋長中————《自己的文章》

薦讀張愛玲散文,不可不讀,聽才女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

7我喜歡素樸,可是我只能從描寫現代人的機智與裝飾中去襯出人生的素樸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做過於華靡。但我以為用《舊約》那樣單純的寫法是做不通的,托爾斯泰晚年就是被這個犧牲了。我也並不贊成唯美派。但我以為唯美派的缺點不在於它的美,而在於它的美沒有底子。溪澗之水的浪花是輕佻的,但倘是海水,則看來雖似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飽蓄著洪濤大浪的氣象的。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但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自己的文章》

薦讀張愛玲散文,不可不讀,聽才女談自己對文章的看法

8我用的是參差的對照的寫法,不喜歡採取善與惡,靈與肉的斬釘截鐵的衝突那種古典的寫法,所以我的作品有時候欠分明。但我以為,文學的主題論或者是可以改進一下。寫小說應當是個故事,讓故事自身去說明,比擬定了主題去編故事要好些————《自己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