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多久洗一次澡?體味是否很大?

Mrs_Ma


體味大,的確與不洗澡有關係,但古代對於洗澡這事還是比較講究的,有“三日一浴,五日一沐”的說法,什麼意思呢?“浴”洗頭者也,也就是說人們要三天一洗頭;“沐”洗澡者也,就是說人們五天一洗澡!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因此,古人並不像現代人說的那般不堪,不愛洗澡或者說衛生條件差等等,在講衛生方面,古人是認真的,也是有制度規定的,當然,要是洗澡都要官府規定,說不定還真是衛生條件差,畢竟這種衣食住行的東西,一般官方不愛介入,介入的話只能表明實際情況可能不太好。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規定推行下去,必然對於人們在個人衛生方面產生正向的作用,特別是古代的官員,受益於這樣的規定,三天就可以在家洗洗頭,五天就在家洗洗澡,記住,是專門放假洗澡,以回應孔子強調的“君子儀表”方面的內容。

這也可以理解,古代人們的活動空間普遍不大,特別是朝堂之上,狹小的空間下,如果人們都不洗澡,滿屋子的體味,估計皇帝都得被燻暈了,這種情況下顯然是洗洗更乾淨。


除了臣子,其實還有一部分人與皇帝以及娘娘的關係比較近,而且走的也很近,這就是宮女,直白點講,古代的宮女跟現在高級酒店的服務員並沒有什麼差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你見那個高檔酒店的服務員身上有體味,即使有,恐怕也被濃郁的香水味給掩蓋住了。

古代的宮女也有自己的辦法,由於乾的事伺候人的活,難免跑來跑去,冬天還好,夏天就容易出汗,這時候除了簡單的擦拭,就是利用各種香料來消除體味。

至於洗澡,多是在集中的沐浴區洗漱,洗澡水也就是平日裡燒的開水了,至於說后妃嬪,可能就比較高級一點,可以用澡盆,在房間裡慢慢洗,而且洗澡水也不僅限於白開水,而是有牛奶浴、花瓣浴、米湯浴以及摻雜了各種香料的洗澡水。

這簡直就是享受了,這是說的富貴人家,在普通老百姓家裡,則是儘可能的少洗或者不洗,為什麼?

個人衛生沒有命重要,在古代,“偶感風寒”並不是一件小事,以當時的醫療衛生條件下,可能這小風寒就要了人命了,多數人不會以身試法,能少洗就少洗,以減少感冒的幾率,這種情況下,體位大也就可以想見了!


歷史三日談


這裡我談談自身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吧,畢竟沒有見過,也不曾看過有關這類記載的書籍。

我個人認為古代女性洗澡應該與自身條件,還有地域、天氣有關,其實也和現在差不多吧!

雖有句俗話是說“三人一洗頭,五日一沐浴”,但其實也不是都這樣的,情況不同,洗澡的頻率也不能一概而論。

在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洗澡也是很奢侈的。畢竟古代女性講究禮節,不可能像男的一樣,可以在河裡隨意洗,漏光了也不打緊。

女性洗澡肯定是在家裡洗,也需要洗浴用品之內的,如果窮的話,洗澡的次數自然會受限制。當然大富人家小姐肯定都是勤洗澡,畢竟誰會不愛乾淨呢?

地域也有很大原因,如果你生在水源奇缺的西北,比如蒙古、甘肅等地。就是如今那些地方的人洗澡的次數也不多,畢竟水源短缺,更別說古代了,那時候能一月洗一次就不錯了。

天氣也是一個重大因素,我生長在南方,夏天天天洗,但到了冬天也只是一禮拜一兩次。古代也是一樣,一年四季洗澡的頻率也應該是不同的。

洗不洗澡其實由不得自己,受條件限制,能洗我相信每個女孩子都會願意洗的。

至於有沒有體味,我相信應該看女性個人了。大多數女性是沒有的,即使洗澡洗的很少,會有點怪味,但也會選擇用香囊之內的東西去覆蓋掉。香囊之內的東西,很好弄,即使窮人家的也不難得到。但不排除會有些女漢子,和男人一樣,我就認得一個蒙古族的女子,魁梧精壯,喜歡打籃球,每天一身汗臭味,這類的應該比較少吧!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見求輕噴,畢竟古代女子多久洗次澡,我還真不瞭解,只能憑自己認知寫。


夏目歷史君


范冰冰演的古裝劇,整天和皇帝待在一起,每天都要洗澡;

《水滸傳》中潘金蓮特意洗澡勾引武松;

古代的埃及豔后據說天天洗澡,就是用洗澡來征服那些男人;

但是在寫都是影視劇中的描述,那麼真正的古代女性,她們都是多久洗一次澡呢?

《禮儀-聘禮》中記錄:“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

沐就是指的洗頭,浴指的就是洗身體,所以說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有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沐浴的習慣了,尤其是在祭祀之前,她們都會齋戒沐浴。

尤其是到了漢朝還出現“休沐”一詞,意思就是在朝為官的官員們會專門有一天假是用來洗澡沐浴的。

雖說有了沐浴的觀念和大致的天數,但是古代女子究竟幾天洗一次澡,那還是得看她們自己,還有她們的生活水平如何?

男的比如王安石長期不洗澡、袁世凱一年都難得洗一次澡;

女的有孝莊太后的婢女蘇麻喇姑,據說一年就洗一次澡,最主要的還要將洗過身體的水喝掉。

對於蒙古以及北方的遊牧民族,她們大多都是一年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去世各一次。但是這也只是針對一些最低階層的女性以及男性,如果是貴族階層就不一樣了,她們的沐浴次數就會多,甚至每天一次。

元朝時期《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杭州的街道上有專門給人洗澡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用冷水,但是也設有溫水,這些人基本上每天都去沐浴,尤其是在吃飯之前。

然而農村就稍遜一些,鍋灶特別多,當時人們都喜歡沐浴,連農村的女子都一週洗三次澡,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使冬天也是如此,而富貴人家有獨特的火爐供自己一人使用,所以一天洗一次澡。

以上所述,可以知道,古代女性對於洗澡多久一次,怕是比如今女子還要勤快,普遍正常來說都是三天一次,如果時間久一點也就是一星期,如果有祭祀活動或者其他重要事情,這些女子都會提前每天都沐浴,她們認為這是對祭祀的尊重。

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宮中的宮女或者妃子,尤其是妃子,她們幾乎是每天都要沐浴,以保證萬一哪天皇帝駕凌,讓自己的身體散發著香味,博得皇帝的歡心,並且在洗澡時連香料都用最好的。

很多人納悶普通百姓女子如何沐浴?

其實為了能夠沐浴,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貧窮人家,家家戶戶都有浴盆,他們可以自己燒水,每天擦拭身體,有的女子每天都會泡在浴盆裡,洗的香噴噴。

實在窮的叮噹響,沒有錢沒浴盆的,乾脆去附近的河邊洗個痛快!

要說沐浴時間間隔久的那些女子,大多都是和民族習俗以及生活條件還有水源有關,畢竟從人們有了沐浴這個觀念來看,普遍都是喜歡沐浴的,而且間隔時間一直都和今天的人們差不多,無非就是條件沒我們好,也沒我們方便。

以上,大家就不要認為古代女子都要好久洗一次澡,身上體味大,其實是不存在的,除非有狐臭,沒有哪個女子如果有條件是不洗澡的。

【歡迎關注羽評郡主,每天更新,為您呈現有趣而又豐富的歷史】


羽評郡主


洗澡,在如今這個時代真不是什麼難事,就連農村都有24小時熱水,如果你願意可以每天洗澡,誰不愛乾淨呢?


古時候還有“三天一沐,五天一浴”之說,也就是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洗澡,還有給洗澡專門放假的“休沐”日。


在古代真想要每天都能洗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起碼於平民百姓來說很難實現,要受氣候、環境、地域的約束。



古時候缺醫少藥,大冬天的每天洗澡無異於作死,畢竟得了傷寒可不是鬧著玩的,搞不好是會死人的。


再有就是窮苦人家人口多,居住條件有限,沒有單獨的房間用來當做浴室,這樣也大大限制了洗澡的次數。


在那些乾旱地區人們連吃水都成問題,哪裡還有多餘的水來洗澡?只有一種情況女人才能洗澡,那就是出嫁。



以前聽奶奶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年大旱,一連幾個月都沒下過雨,地裡莊稼都旱死了,大地都裂開了一條條的口子,全村人畜的飲用水都靠村頭的一口土井。


有一戶人家女兒要出嫁,日子早就定好了,一切準備就緒,按習俗出嫁頭一天要洗澡的,這可難壞了姑娘的父母,年頭不好,水比油金貴,去哪裡弄那麼多水給她洗澡啊?


村頭的土井打一次水要等幾天才夠村民打第二次,爹孃實在沒辦法,就用家裡的碗盛上滿滿一碗小米,去鄰居家換一碗水,就這樣,老父親揹著小米,老母親拎著水桶,走了半個村子才換了大半桶水,提回家給女兒讓她燒熱了擦擦身子。


同樣是洗澡這件小事,要是放在達官貴人或者皇帝后妃身上,那就是小事一樁了。


宮裡的娘娘們不但可以每天洗澡,還可以在洗澡水裡加牛奶、玫瑰茉莉花瓣或者其他自己喜歡的香料,來增加沐浴後的清香,來征服皇帝。



當然也有例外,對於蒙古族以及北方的遊牧民族,她們大多都是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去世各一次,蘇麻喇姑一年才洗一次澡,而且洗完後還要把水喝掉。


其實古人很愛乾淨,洗澡不光是為了講衛生,每逢重要的節日或者舉行祭祀活動,都會齋戒沐浴,孔子上朝前都要洗澡,沐浴也是一種禮節。


正常情況下,普通百姓女子都會在家裡沐浴,家裡都備有木桶或者浴盆,可以燒水洗澡擦拭身體。


所以大家不要再覺得,古時候沒有我們現在洗澡方便他們就不經常洗澡,事實上如果條件允許,怕是比如今的某些女子還要勤快些,所以身上根本不會有味道。


洗澡不單單是講衛生,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法,將皮膚上的油脂、皮屑等清洗乾淨,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令人神清氣爽。


24幀半


影視劇中,美女洗澡都是“侍兒扶起嬌無力,溫泉水滑洗凝脂”,場景香豔誘人,但古代女子洗澡都是這麼好看嗎?

關於洗澡頻次

古代禮儀規定“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但這只是理論規定,而且僅適用於官員士大夫階層,實際情況千差萬別。

總體來講,由於技術條件有限,古代洗澡不像如今這麼方便,洗澡頻次遠遠不如如今。

一是跟地位有關。


皇宮的嬪妃專門伺候皇帝,宮裡既不缺水,也不缺人,基本上每天都要洗澡,以備皇帝臨幸,畢竟皇帝一年四季都會發情。清朝時,實行翻牌子制度,一旦被翻到牌子,嬪妃更要洗的香噴噴,不然皇帝不高興。

王公大臣家的女人不如嬪妃嬌貴,但也是上流人士,家庭條件好,衛生習慣好,洗澡也是比較頻繁的,不一定像嬪妃那麼講究,但至少要保持乾乾淨淨。

普通百姓家的婦女就不好說了,跟個人家庭條件和衛生習慣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經濟條件越好,個人衛生習慣會越好,3天、5天、10天,甚至更長時間都有可能。


最特殊的是風塵女子,她們要經常接客,伺候不同男人,雖說以前不是特別注意防止性病傳播,但女性總是愛乾淨的,每次接客後至少要仔細清洗私處。接客比較多的,就要每天洗澡,畢竟她們總嫌棄“臭男人”,在她們看來,自己的身體也是骯髒的,必須天天清洗。

最慘的就是窮苦百姓了,雖說女人一般不用下地幹活,但像紡線、打水、洗衣做飯、照顧孩子等家務勞動也很累,基本上沒心情也沒興致天天洗澡,除非夫妻生活前可能會洗洗下體。

二是跟民族和信仰有關。

大多數漢族人,沒有特殊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洗澡習慣比較正常,以個人衛生為準。


有些少數民族比如藏族、蒙古族,宗教信仰和生活環境不允許經常洗澡,洗澡次數就很少,哪怕是女性一年也不過洗一兩次澡,有的甚至一輩子只洗三次澡。

最誇張的是康熙時期的蘇麻喇姑,據說一輩子從未洗過澡,每年只有除夕之夜才用水擦拭身體,並且要把用過的水喝掉,結果人家居然還能百病不得,長壽無疾而終。

三是跟氣候有關。

北方天氣乾燥,洗澡頻次少一些,十天八天才洗一次;南方天氣潮溼,洗澡頻次就多一些。

夏季天氣炎熱出汗多,洗澡就勤一些,可能要天天洗;冬天天氣寒冷,洗澡就少一些,十天半個月不一定洗一次。春秋兩季天氣舒適,洗澡次數就比較適中了。


四是跟體質有關。

有些女性屬於油性或者敏感體質,容易出汗,或者皮脂分泌較多,那麼就要勤洗澡;有些屬於乾性皮膚,出汗少,油脂少,自然沒必要經常洗。這一點跟下一個體味有很大關係。

關於體味大小

我們經常會說“女人味”,這裡的女人味排除“脂粉味”以外,是一種女性身體分泌的自然味道,混合著雌性激素、汗液、體液和油脂等。

這些體味大多是天然分泌,混合上灰塵以後,時間一長,便很難聞了,需要洗澡祛除。


由於洗澡頻率不同,必定對體味造成影響,這一點古今如一。

跟女性有過親密接觸的男性肯定知道,經常洗澡、乾乾淨淨的女性即便不用化妝品也有一股清新之氣,令人心曠神怡,讓男人愛不釋手;那些不講究個人衛生,經常不洗澡的女性,難免產生噁心的體味,讓男人敬而遠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洗澡頻率這種事情,如果放在現在今天來說,大抵和三個層面相關:氣候條件、季節變化與個人習慣。

氣候條件:雨水充沛的人們洗澡的頻率就要高一些,乾旱地區的人們洗澡頻率就要低一些 ,而氣候條件往往又會形成一定的地域習慣;

季節變化:

天氣炎熱的時候,出汗多,洗澡就要勤快些,天氣寒冷的時候,出汗少,洗澡就沒那麼勤快了;

個人習慣:有些人愛乾淨一些,洗澡就頻繁些,有些人沒那麼講究,十天半個月不洗澡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要是放在古代來說,則要在氣候條件與個人習慣的基礎上還要再加上一條:物質條件!

為什麼要加上物質條件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古代物質水平沒有那麼發達,洗澡設施遠不如現在這麼齊全,沒有花灑,也沒有大浴缸,洗澡也不那麼方便。特別的一到冬天,普通人家不可能經常燒熱水洗澡,因為燒熱水也是耗柴火,要錢的。再者,一旦洗澡感冒了,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有錢人家,洗澡也不是什麼難事。就像宮鬥劇裡面的妃子,各種洗澡,什麼玫瑰花浴,茉莉花浴,甚至還有酒池肉林這樣的特殊澡堂子!


當然了,即便是生活在皇宮中,身份很高,也有不愛洗澡的人,傳奇女子蘇麻喇姑便是如此,終年不浴,只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

整體來說,古人洗澡的頻率肯定是不如今人高的,男女皆是如此!

當然,古人其實也是很講究衛生的,早在先秦時期就形成了“三日一沐、五日一浴”的習俗(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洗澡)。到了漢代,乾脆規定,公務員們每五天休一天假,用於洗澡!

但是,這些說法基本都是指的男性,尤其是指貴族男性。至於女性,相對來說地位遠低於男性,洗澡也不如男性方便,想來洗澡的頻率也沒有男性那麼頻繁,更多的情況下是擦拭一下罷了!


小鎮月明


“洗澡”只是我們現代的一種說法,在古代稱之為沐浴,“沐”是洗頭髮,“浴”則表示清洗身體。至於古代女性多久洗一次澡,可能大多朋友都沒有一個感念,也許聽過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那便是康熙的那位“姐姐”蘇麻喇姑了,據野史記載,蘇麻喇姑一年僅洗一次澡,而且洗完之後還會把洗澡水喝掉!由此引發了現代人對於古人洗澡的無限遐想,覺得他們是不是不愛乾淨,不怎麼洗澡呢?如果真這麼想,那你可是大錯特錯了。

沐浴文化的起源

沐浴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出土的甲骨文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沐浴便是當時的一種禮節,所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的古人便開始洗澡了。

沐浴的歷史發展

沐浴興於殷商,三千年來,這一文化禮儀也不斷在發展進步!

據《周禮·天官·宮人》記載:“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可見在周代,沐浴在王室中便是很盛行的了,而且也是當時的一種禮制。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儀禮》上寫到:“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這便是我們俗話所說“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由來。而當時儒家提倡的這種沐浴禮制,也基本成了後來中國古人沐浴的規範,在當時人們便有了專門的設備去洗澡。

秦漢時,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據《海錄碎事臣職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那時的法律還特地給人民放一天假,就是用來洗澡的。

南北朝時,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曾著有《沐浴經》三卷,這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研究洗澡的專著。

據史書記載,東晉石虎曾在鄴城蓋了"龍溫池",這是古代最早出現有記載的大型私人豪華浴室了,到唐代還有一箇中外聞名的溫泉浴室,那便是位於西安臨潼的“華清池”。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題為《沐浴》:“經年不洗浴,塵垢滿肌膚, 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餘。”,唐代的楊貴妃還曾發明了“花瓣浴”,可見沐浴在唐代應是很盛行了。

到了宋代,沐浴更是成為了一種產業,宋代商品經濟繁榮,具有營業性的公共浴室也應運而生,宋代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便有“公所在浴處,必掛壺於門”的記載。

明清時的沐浴,則更不用說了。

古代女性多久洗一次澡呢?

看了以上所說,你還會覺得個人很少洗澡嗎?清朝的蘇麻喇姑只是個特例啦!其實古人比我們想象中要衛生得多,每逢一些特定的日子,都還有齋戒沐浴的習俗。古代的女性則更不用說了,當然也存在一些地域差異,但一般至少隔五天是要洗一次的啦,富人家的千金小姐當然是洗得更為頻繁,窮人家的姑娘自然也有她們的方式,肯定異味是不會有的啦!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說,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古人有古人的法子,古人也是很講衛生愛洗澡的。



不過,古人那時可沒有現在的條件,什麼公共澡塘啊,家庭浴室啊,熱水器啊,太陽能啊,什麼的都有。古代甚至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因為那時沒有煤,柴草也是花錢買的,連燒壺熱水都不捨得。那怎麼洗澡呢,大多就是用涼水擦洗身子,愛乾淨的女子甚至一天要擦洗一次呢。古代沒有自來水,離河近的從河裡挑水,離河遠的就只有靠打井取水了,也是很不容易的哩!但人要愛乾淨了,其他地方可以省著用水,惟獨洗浴上不能耽擱。就如同現在許多女士,吃上可以省,養顏美容上可捨得花錢呢!



人就是到哪兒說哪兒,古時雖沒有現在的設施條件,但愛美的人總會充分利用彼時的條件把自己拾掇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西施姑娘早先做浣紗女的時候,就天天在西湖邊洗頭擦洗身子。楊貴妃最牛逼了,不僅有專用的華清池溫泉澡塘子,還要隔幾天用牛奶沐浴一下身子,人說貴妃身上散發出一種很好聞的香味,應該是真的了。



當然,畢竟古代與今天相比有著天壤之別,不能同日而語。而且那時生產力落後,窮人很多,終年不洗浴蓬頭垢面的也不少,窮人家的孩子沒條件洗浴身上頭上生蝨子的也不少,苦不堪言,但生在那樣的年代,也是無奈。

說到這裡,聯想起今天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洗澡那就不叫事!珍惜!知足!努力!


誰憐一燈影


引經據典瞎猜沒有說服力,我說說我小時候的經歷。我老家皖北,80-90年代農村人基本上冬天不洗澡,但是隔幾天會洗腳。女人會局部清洗,但是洗澡完全沒有條件。一直到九幾年,鎮子上有澡堂開始,年輕人才開始冬天一週洗一次澡。至於古代,大家可以走結論了。


一路無話118


古代的女人洗澡不像現在方便,想洗澡了,便洗澡。早期的時候,洗澡次數一般都是三天洗頭,五天洗澡。

隨著發展,洗澡次數不再規定,它和女人所處的家庭條件、地理位置、個人習慣等有關。

和家庭條件有關,好理解,這有個規律,家庭條件越富足,洗澡越頻繁,家庭的層次越高,洗澡越勤快。

當然,家庭的最高層次就是皇帝的後宮啦,每天必洗澡,洗澡必高檔,總之需要保持自己全身乾淨,帶點清香。皇帝勞累,好不容易來一趟,臭味把他燻走,這就得不償失。就連宮裡有點位置的宮女,她們也是勤洗澡,清朝規定,宮女不準帶髒味兒。

〈貴妃出浴圖〉

富貴宦官女人也是類似,總之這類女人,條件允許,洗澡隨心所欲。特別說明,清朝女人在被皇帝翻牌子之後,一定洗澡,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乾乾淨淨,香噴噴。

另一類女人,普通女性,這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再說講究,家裡條件不支持,所以她們洗澡不勤,有時候幹完活,擦拭一下,甚至整個冬天不洗澡,不無可能。

總之,洗澡是種精神,物質基礎決定精神享受嘛!


再說地理位置。不同的位置,生活著不同的人,擁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所以說洗澡次數也不定。

也有說一些地方,一生洗澡三次,出生結婚死亡,分別洗去原罪、過往、罪孽。據說,藏族信佛,他們認為洗澡是會洗去佛性,能不洗,儘量不洗澡。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常年居無定所,有水便洗澡,沒水便不洗,有時候即使有水,也不一定洗澡,有時候是擦拭,畢竟水太珍貴了,只能給人喝和牲畜喝。


最後說個人習慣。這個就看個人,清朝的蘇麻喇姑也是每年洗澡一次,洗完澡,還得禱告一次。不說古代,現在一些地方學校裡的學生也是五天甚至一個星期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