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去哪兒了?歷史上的玉門關變遷考

玉門關,最早設置於漢武帝時期,距今已歷時2000餘年,無論是在軍事史、政治史、交通史,還是文學史上,都留有它濃墨重彩的足跡,王之渙詠唱玉門關的《涼州詞》可謂千古絕唱: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然而,雖然玉門關的名字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耳熟能詳,但它到底在哪裡呢,可能有很多人就並不了了了。

“玉門關”去哪兒了?歷史上的玉門關變遷考

玉門關與陽關

這一切還要回溯到“玉門關”的由來: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列四郡、據兩關”,“築塞西至酒泉”,這四郡為河西四郡,玉門關則為兩關之一,另一為陽關,即“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之所以以玉命名,相傳因為這是西域和田玉進入中原的最主要的關口。

所謂關口,在古代都是設在交通要道的關卡,既是貿易的重要窗口,也是邊境最前沿的哨堡,玉門關同樣如此,當時它既是漢朝的“海關”,同時也是防衛匈奴侵略的第一線堡壘。

據《史記·大宛列傳》,太初二年 (公元前 103 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首次西伐大宛失利後,還至敦煌:

使使上書言: ‘道遠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戰,患飢。人少,不足以拔宛,願且罷兵,益發而復往。’ 天子聞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門,曰軍有敢入者輒斬之!貳師恐,因留敦煌。

從這段記載可見,當時的玉門關應在敦煌以東。據西北師大的學者李併成考證:

石關峽內及其西口今仍保存有漢代城堡遺蹟。石關峽內的古城堡名為 “石峽堡”......該堡雖為明代所築,但其 “舊有石關兒口墩一座”......今堡牆於紅柳溝南北兩側斷續存留,用片石、夯土夾柴草築成,為典型的漢代築城方式......石關峽東口北部向東, 沿嘉峪關黑山山樑今仍保留一列連續的古烽燧。

所以最早的玉門關是在今嘉峪關市石關峽。石關峽在嘉峪關的北側,夾在祁連山與黑山之間,其附近可以找到黃草營村,以及由黃土、石塊層層夯制而成的古牆。但隨著歷史疆域的變化,“玉門關遂西遷敦煌西北一帶,石關峽原址改置為玉石障。”

“玉門關”去哪兒了?歷史上的玉門關變遷考

石關峽懸臂長城

約在漢武帝太初三四年(公元前102-公元前101年),玉門關進行了西遷。李併成認為,這主要是武帝應對西方蠻族的戰略變化。學術界對於小方盤城附近存在“玉門關”沒有爭議,(自1907年,斯坦因在此發現的漢代簡牘,多標“玉門”,學術界一致認可;且有“陽關居玉門之南,故曰陽關”等史料作證)而主要的爭議集中在到底小方盤城就是漢代玉門關,還是小方盤城為玉門都尉府、關口在他處?

通過對1998年敦煌小方盤城出土的一部分簡牘的解讀,敦煌市博物館李巖雲認為:漢簡證明小方盤城為玉門都尉府。因漢簡中有“卒吏……尉丞望對課府”等字樣。漢朝的地方政府,一級行政區為“郡”,二級行政區為“縣”。郡的長官為太守,太守的軍事副手為都尉,在邊塞地區,“太守府”與“都尉府”極其重要。漢簡中的“尉丞”為都尉丞,是為都尉的助手。就“尉丞望對課府”,李巖雲認為:

“望”是尉丞的名字,“對課”是按照標準進行考核,“府”指都尉府,就是說由尉丞望按照標準對都尉府官吏進行考核。

“玉門關”去哪兒了?歷史上的玉門關變遷考

在此基礎上,李巖雲提出:從小方盤城周圍地形環境和出土漢簡分析判斷,玉門關口應在小方盤城西側150米處的南北長城線上。他給出以下理由:

1、小方盤城的的地理位置、地貌、佔地面積與“玉門關”有所差異;

2、為了方便稽查行旅,古代設關均選在人們車輛同行的地勢險要之處,小方盤城不符;

3、古人建關無人不在長城線上,類似的有明嘉峪關、娘子關等,小方盤城不符;

4、漢簡有“出入東門”與“出入關”的顯示,唯獨沒有西門的字眼,這暗示了玉門關為西門。

李巖雲最終認為,小方盤城為內城,其周圍還有一層外城。玉門關位於其外城西側。

“玉門關”去哪兒了?歷史上的玉門關變遷考

《漢代玉門關址考》中所繪製的小方盤城

到了東漢時,一個新的玉門關又出現了。位於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附近的玉門關,在文獻中作為“故玉門關”存在。唐朝詩人王昌齡《從軍行》中:“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說的即是雙塔堡附近玉門關。此時的玉門關附近應該有雪山(祁連山)、有城。另從王昌齡之句“玉門山障幾千重,山南山北總是烽”可以看出,玉門關附近應該有連綿不絕的山巒、有烽火臺。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玄奘於公元629年秋抵達瓜州晉昌城。也就是今天的瓜州縣鎖陽城。問路西行,有人告知,從此北行50餘里有一瓠蘆河,“下廣上狹,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 之後玄奘連夜渡河遇到玉門關。這裡的瓠蘆河,即為現在的疏勒河。

雙塔堡玉門關南邊為晉昌城,與之相隔的為亂山子,符合王昌齡詩歌記載。而此次東移,時間大約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 (公元74年),《資治通鑑》卷181隋大業四年 (公元 608 年)十月條有云:

帝以右翊衛將軍河東薛世雄為玉門道行軍大將,與突厥啟明可汗連兵擊伊吾,師出玉門,啟民不至。世雄孤軍度磧。伊吾初謂隋軍不能至,皆不設備;聞世雄兵已度磧,大懼,請降。世雄乃於漢故伊吾城東築城,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以甲兵千餘人戍之而還。

薛世雄從玉門出發,走伊吾路,出其不意,最終導致匈奴請降。而此時的玉門,即為東移後的玉門關。

“玉門關”去哪兒了?歷史上的玉門關變遷考

玉門關的三次變遷,是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與政治軍事條件所導致的,隨著戰爭的推進,中原的疆域擴大,玉門關也隨之西遷(嘉峪關到敦煌);在大規模的駐軍與開採之後,當地的環境承載力下降,同時隨著瓜州直達伊州的伊吾路的開通,玉門關又開始東移(敦煌到瓜州)。針對最後一次回遷(瓜州到敦煌),李併成認為:

一方面從當時河西一帶的政治軍事形勢來看,石關峽的位置正當東面的甘州回鶻與西面的瓜沙歸義軍政權的天然分疆之地,正處在由一個政權轄地進入另一政權轄地的關口,因而勢必成為溝通東西交通的必經要口;另一方面還與當時瓜州直通伊州的伊吾路的廢棄,以及沙州社會長期穩定、 沙州通往伊州的矟竿道的暢行有關。

公元1036年7月,李元昊親帥大軍大攻沙(今敦煌)、瓜(今瓜州縣西南)、肅(今酒泉)三州,三州淪陷,由此,西夏佔領了整個河西走廊。而玉門關就從史籍上銷聲匿跡了。自漢武帝置關,玉門關共歷時約114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