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才考试是外语教育重要创举——沈阳师范大学设国际人才培养基地

★ 国才考试是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重要创举;

★ 国才考试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

★ 国才考试体现了民族性,彰显了国家发展意志。

——沈阳师范大学校长郝德永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与沈阳师范大学于4月17日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共建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沈阳师范大学郝德永校长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沈阳师范大学郝德永校长高度评价国才考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阐释国才考试的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首先,国才考试是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重要创举。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外语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打破了多年来外语人才评价完全受制于国外考试、外语教学长期被国外考试牵着走的被动局面,对外语教学改革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国才考试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它将改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语言能力培养的局面,将人才培养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明了方向。

第三,国才考试体现了民族性,彰显了国家发展意志。其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打破目前外语人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为域外文化垄断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人才登上世界大舞台。

郝校长表示,希望沈阳师范大学以本次国际人才培养项目签约为契机,逐步推动学校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将项目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支持下为国家培养更多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指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是国际化。各高校都要为中国走向世界中心而培养国际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外交官、涉外媒体人士等高层次的外交人才,更需要着眼于国民教育层面,从小学到大学逐步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的世界公民,使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并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主题是从知识导向转为能力导向

,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维度在于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外语教育近年的发展与探索从实证角度说明了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发展可以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融合。这样的教育改革方向需要考试来引导与驱动,而国才考试以开放的主观化试题为学生提供机会,解决工作场合的复杂任务,在语言框架下同步检测学生的思辨能力,为能力导向的教育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标准,也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标准。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天华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运营中心总经理、外研教育测评中心总经理李会钦老师代表双方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和《国才考试考点共建协议》。

国才考试是外语教育重要创举——沈阳师范大学设国际人才培养基地

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还有: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闫怡恂教授、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张宜教授、国际商学院院长李锋教授、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毛金凤教授、管理学院院长王海燕教授,外研社辽宁信息中心主任寇晓东、辽宁信息中心市场经理姚福权、高等教育集群营销中心市场经理袁训合、外研教育测评中心市场经理闫静雅。

签约仪式后,孙有中副校长与李会钦总经理分别为沈阳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做了主题讲座。孙有中校长以“思辨英语教学原则”为主题,与在场教师交流探讨人文英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李会钦总经理围绕“进入社会的必备能力”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