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新解

1,西施可能不存在,即使西施存在也不一定是越王勾践时期的人

西施可能是先秦时期美女的代称而不一定是一个人。先秦诸子百家很多提到了西施。如《墨子亲士》:“西施之沈,其美也。”《庄子齐物论》有“厉与西施”。《韩非子显学》:“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

至于西施是越王勾践派给吴王夫差的卧底,这可能是扯淡。这个故事来源于《吴越春秋》。《管子小称》就记载西施了,“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但管仲时期比越王勾践早200多年吧。《国语》、《左传》、《史记》,并没有记载勾践贡献美女西施一事。如果有,为什么不记载?正史比野史严肃吧?

2,管鲍之交是单方面的

管鲍之交是后人美谈。鲍叔牙对管仲是有真够义气的。比如自己不当相位而推荐管仲给齐桓公。管仲打仗喜欢第一个逃跑,人们笑他怕死,鲍叔牙却说他家有老母要孝顺。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拿最多,人们笑他贪财,鲍叔牙却说他家穷可以理解。鲍叔牙用真正的义气之情阐述了朋友的内涵,但管仲对鲍叔牙好象没那么有义气,在管仲临死前,齐桓公来问他谁做他的接班人,他竟不推荐曾推荐他的鲍叔牙, 理由是鲍叔牙不能搞政治。。

3,吴起其实是个小人

后人把孙武和吴起并列,这简直是对孙武的侮辱。在卫国出生的吴起为了为当官而送礼把家产耗尽,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讥笑。吴起竟然发怒杀死了嘲笑自己的自己的30多个邻居。可见其心胸狭隘。后来逃往鲁国,出发前吹牛做不到卿相不回家。他学习儒家曾子,母丧不归,被曾子赶走,因为他是对奉行“孝道”的儒家的一种侮辱。吴起为了在鲁国当官什么都不顾。齐国打鲁国,吴起竟然不顾亲情道义斩下妻子首级(吴起的岳父是齐国人),这样一来果然被鲁国任用。但为了私利连妻子都啥,这还是人吗?“诛邻止谤”、“母丧不临”、“杀妻求将”、“争名夺利”这些贬义的故事哪个不是说他的?

4,越王勾践尝过胆但没卧过薪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话:“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不知道勾践卧的是哪门子薪?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左传》和《国语》也没提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首先出自宋朝苏东坡的一部文学作品《拟孙权答曹操书》。没想到后人以讹传讹把这说成历史。

5,老子是谁还不确定

《庄子》、《吕氏春秋》说老子是老聃,《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是李耳。不过春秋时期“李姓“很少。梁启超的观点更惊人说《老子》一书当在庄周之后,这样老子这个人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

6,阿房宫不是项羽烧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阿房宫从开始修建到最后停工有4年时间。但仅前殿就54万平方米的台基来看,像阿房宫这样规模大的建筑,有可能到秦朝灭亡还没修好,何来烧掉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也证实了这一点。项羽烧的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里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从其中没看出烧的就是阿房宫。火烧阿房宫是来自唐朝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首先杜牧是个诗人写的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充满了想象。另外杜牧写这个赋目的是讽刺秦朝的。

7,荆轲可能不是专业刺客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人感叹不已。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田光向太子丹举荐荆轲说:“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从这可看出田光举荐的荆轲可能是治国人才没说是杀手。但太子丹竟然大材小用把荆轲当刺客用。不然为什么太子丹催荆轲上路催了好几次才去呢?如果身手非凡为什么不早上路呢?另外荆轲上路时,说了“一去不复返”可见对自己没把握。后来刺秦失败可见其身手。

8,貂蝉不存在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司徒王允的义女,长得美貌动人。但正史没有貂蝉这名女性的记载,只有吕布和董卓侍婢私通的纪录而已。据《三国志.吕布传》提及“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事件中的侍婢并未明示“貂蝉”之名。

9,诸葛亮本来不姓诸葛而姓葛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弟,《三国志·诸葛瑾传》引用《吴书》曾记载:“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先祖本姓葛而不姓诸葛,是琅邪诸县人,后迁到阳都,因阳都已经有葛姓,当地人为了区分就在诸葛亮先祖的姓前加上了诸县的“诸”字,以示区别。后来刘禅曾说:“政在葛氏”。一个皇帝不会随便开玩笑吧?

10,梁武帝40年不碰女人的原因猜想

可能是信仰佛教,南北朝佛教很盛行。也有可能是丧失功能,梁武帝萧衍自己在《净业赋》里有这样的话:“复断房室,不与嫔侍同屋而处,四十馀年矣。於时四体小恶,问上省师刘澄之姚菩提疾候所以。“看来是得过一场病。

11,隋文帝真的只有一个妃子吗?

前不久有个历史老师袁腾飞比较红。我翻了他《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这本书,讲隋朝的里面有“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顾不上了,那是真的工作努力。”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我读史得出的观点是隋文帝只有一个老婆不仅仅是勤政,主要是怕老婆,而且他不只一个妃子。袁说的那个妃子可能是独孤皇后,《北史列传第二后妃下》,“文帝甚宠惮之。”帝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隋书卷三十六 列传第一》隋文帝不知怎么觅得一个空档,偷偷玩了尉迟迥的孙女。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隋书卷三十六 列传第一》“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宣华、荣华两位夫人。”“其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上颇惑之”。由此看过隋文帝怕老婆而且还有后来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两个妃子。

12,隋炀帝真的弑父了么?

高中看《中华上下五千年》,对杨广杀父篡权深信不疑。但正史《隋书》里面没有直接说隋文帝是隋炀帝杀的。隋文帝自己遗诏说:“古人有云:‘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今恶子孙已为百姓黜屏,好子孙足堪负荷大业。此虽朕家事,理不容隐,前对文武侍卫,具已论述。皇太子广,地居上嗣,仁孝著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但念内外群官,同心戮力,以此共安天下。朕虽瞑目,何所复恨?国家大事,不可限以常礼;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劳改定。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从节俭,不得劳人。”其中可看出隋文帝不仅为杨广说好话。还交待了自己发病的原因。

13,没人知道的武则天真实名字

则天是武则天死后“则天大圣皇后“的封号。武曌是武则天当皇帝后自己封的名字。曌还是个自己创的字。武才人和武媚娘是她在宫里的名字。武则天是个官僚的子女,进宫前应该有名字的,只是后人不知道而失传了。

14,千古奇冤潘美

杨家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里面说潘美害死了杨业。其实潘美是个难得的将才,帮赵匡胤灭南汉统一全国。战功卓著。关于杨业的死,《宋史》记载,缺乏作战经验却大权在握的监军王侁要负主要责任。当时西路军的任务是掩护各州人民撤退内地,王侁的策略是强迫杨业出击。而杨业自知敌众我寡,此战难以取胜,于是要求王侁在陈家谷口预设强弩步兵接应。实战中王侁和另一个监军刘文娱为了争功私离防地,发现战况不妙私自逃跑了。杨业突围中战死。按照宋史,潘美当时与杨业的立场相近。把杨业的死怪在潘美身上而不怪王侁真是千古奇冤。

15,《满江红》可能不是岳飞本人所作,而是后人附会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词很有气势。但也有不少疑问。岳飞的孙子岳珂编《金陀粹编》与《鄂王家集》收录了所有的岳飞作品,但惟独没有《满江红》。另外贺兰山与岳飞心目中所要直捣的黄龙府的相差甚远,而且方向也大不相同。以岳飞这样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绝无可能犯这种地理常识错误。另外这首词的格调,已证实的岳飞其他词如《小重山》风格迥异。战车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作战工具,后来用骑兵。岳飞的作战历史没有使用战车的史料记载。

16,元朝列为中国一个朝代是否合理?

元不是一个朝代名,而是一个国家名,这与周汉唐宋明不一样。元是蒙古的一个分支。统治者是蒙古人,胁从是西亚和欧洲移民。中国人只有当亡国奴的分。他对各族人民都残忍,一个西夏的党项族被蒙元灭族了.还有中亚的花辣子摸也是.十家只能拥有一把菜刀,对新婚妇女有初夜权,很多妇女"摔头胎".北方金朝80%的人都灭绝了。亚欧一亿多人死于非命,很多城市被洗劫一空,比如巴格达。成吉思汗本人一直在漠北战斗从没踏过中原一步,他和他子孙也到达过中亚,西亚和东欧,难道那也是中国?元的语言文化习俗都与中国完全不同。蒙元时把人划为四等,南方的汉人最低等,(“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元史》卷85《百官志》一)。蒙元曾经把北方人民杀掉,耕地变为牧场,后来大臣耶律楚才建议说杀光了从哪掠夺财富,忽必烈才保留。蒙古也占领的俄罗斯,也占领的中国,中国先推翻的蒙古,俄罗斯后推翻的蒙古。现在俄罗斯也有大量蒙古人,但俄罗斯从来没认为蒙古王朝是他们的一个朝代,我们中国为什么这么要认为蒙古是我们的朝代呢?难道是我们贱?总希望被别人统治?况且现在也有一个单独的蒙古国.把成吉思汗等人说成中国的英雄他们高兴吗?中国也有俄罗斯族人,难道沙皇也能成为中国的一个朝代?如果日本胜利了,那么大和族也是中华民族了,东条英机也是中国的英雄了?

17,普通话是正宗汉语吗?

普通话并不是古代正宗的汉语,而是变味的汉语。语言专家的考证明朝官话是吴语。普通话的历史只有400年,现在的普通话是满族入关时学的汉语,深深的打上了满人的烙印。现在很多全国满族人基本上都不会讲满语只会讲汉语。南方诸省由于天高皇帝远,古代汉语保留的很好唐诗读起来更有韵味

18,明代野史中的海瑞私生活极差

著名清官海瑞被后世推崇,但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补遗》里记载,海瑞有9个老婆“居家九娶而易其妻”。60岁以后还有两个侍妾争宠。明代姚叔祥《见只编》记载海瑞虐待死了自己5岁的女儿。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朝人为什么如此贬海瑞,难道海瑞得罪他们了?

19,七七事变发生在七月八日

当时北平市市长的秦德纯所写《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中记:“八日拂晓约五点,日军已在宛平城之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包围态势”。还有一篇《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纪念赵登禹烈士的文章做佐证:“七月八日凌晨,日军步兵一营,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一挺,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

20,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从南方流入的

盘古的传说不见于先秦古籍,而是在南方人的著作中出现的。比如《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和《夷俗考》。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一书宣传,这个传说流入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