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时写下了一文一诗冠绝千古,其中一字得了千两纹银妙不可言

说到千古奇才,唐代的山西河津人王勃是当仁不让的一位。

王勃的曾祖父王隆,以学术见长,曾为国学博士。王勃的爷爷王通则更厉害,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文中子,就是王通的号。

王通名声很大,求学者自远而至,盛况空前,有“河汾门下”之称。不仅及门弟子多达千余人,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名流,其学生薛收、温彦博、杜淹等,都是唐太宗的股肱之臣。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也曾都在学问方面受益于他,均为隋唐之际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王通的六部著作为《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在唐代就全部失传了。只留下他的弟子姚义、薛收编辑的《文中子说》。

王通的弟弟,就是唐初著名诗人王绩。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可见他出身名门,书香之家。王勃和两位兄长王勔、王剧都有才名,三个弟弟王助、王劼、王劝也以文著称。

他同时写下了一文一诗冠绝千古,其中一字得了千两纹银妙不可言

唐乾封元年(666年),王勃上《宸游东岳颂》一篇以达天听,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唐高宗见此颂词,知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作后,惊叹道:“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

武则天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后改名李显)为唐中宗,四子李旦,就是唐睿宗。王勃被卷进王室间的恩怨中,吃亏是难免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说的是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无官一身轻的王勃后踏上了去交趾看望父亲之旅。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文名甚高的王勃恰好路过洪州(今南昌),自然也被邀为宾客。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酒过三巡,阎都督热情鼓励大家为本次重阳赛诗会作序,公开公正,谁写的好就用谁的。

其实人选早就内定了——阎都督的女婿早就提前写好了一篇稿子打算在这次盛大的表演中一鸣惊人。

在座的文人墨客谁都不是傻子。

不料有一个人胸无城府,那就是王勃,只见他高声道:让我来!

于是,王勃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都督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在场的文人墨客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有的说应该是“独”字。

阎都督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都督,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阎都督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

阎都督说:“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阎都督听后拍掌称妙: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了文后的那首四韵八句的序诗,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身边有人答:“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叹:“可惜,可惜,可惜!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王勃说:“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并且把他和贾谊、王弼、李贺、夏完淳等列在一起评点,“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