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殘餘雲系持續影響廣東 有2條中小河流仍超警戒水位

受“山竹”殘餘雲系影響,17日白天到18日早晨,廣東多地出現暴雨到大暴雨的強降雨過程,至18日23時,仍有2條中小河流超警戒洪水,省防總維持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嚴密防範強降雨引發的次生災害。

7市出現大暴雨

根據水文氣象部門的監測資料,受“山竹”殘餘環流影響,17日白天到18日早晨,陽江、茂名、江門、佛山、肇慶、雲浮、清遠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其餘大部分市縣出現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17日08時到18日08時,有118個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其中陽江陽西縣程村鎮錄得全省最大雨量201.5毫米,有352個站錄得50毫米~100毫米的暴雨,有651個站錄得25毫米~50毫米的大雨。18日08時至22時,降雨主要分佈在茂名、湛江、陽江、肇慶等地,有6個站點降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站點為茂名市化州市紅陽農場一隊57.5毫米。

18日22時,全省共有2箇中小河流站點超過警戒水位。其中,漠陽江干流陽春站(陽江陽春市)17日22時25分出現16.56米的洪峰水位,超過警戒水位3.16米(警戒水位13.4米),超三十年一遇,為歷史第二高水位,18日22時退至13.78米,超過警戒水位0.38米。預計陽春站將於19日0時前後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西江支流宋隆河白土站(肇慶市高要區)水位退至6.51米,超過警戒水位1.01米(警戒水位5.5米)。

省委、省政府一直關心陽江、雲浮、江門、肇慶、清遠等地洪澇災害防禦工作。17日晚,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葉貞琴同志連夜與陽江等市視頻連線,瞭解有關防禦工作和受災情況,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繼續毫不鬆懈地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城鄉內澇、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切實組織好人員轉移安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省防總維持防汛Ⅲ級應急響應,繼續組織各成員單位和各地市全力做好防汛搶險及救災復產工作。組織省三防儲備中心連夜調派兩批次共四十艘舟艇赴陽江市搶險救災。調集省三防機動搶險二隊攜挖掘機、運輸車各7臺連夜趕赴陽江,完成漠陽江堤圍險情處置任務。

相關部門調派救援力量支援陽江

強降雨導致陽江市陽春出現較嚴重洪澇災害,相關部門積極調派救援力量支援陽江搶險救災。

省軍區17日晚調派省民兵輕舟機動四大隊40人攜帶10艘衝鋒舟,連夜趕赴陽江支援抗洪搶險,目前已圓滿完成任務順利返回。截至18日18時,共組織協調出動22109人次參加搶險救災,轉移群眾25534人,搶通道路722公里,加固堤壩95米。省消防總隊調派湛江、茂名、江門、肇慶支隊及總隊特勤大隊共150人前往陽江增援。截至18日15時,增援力量及陽江消防支隊共接警出動464起,出動警力2633人次,營救群眾838人,疏散群眾1900餘人。省武警總隊繼續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截至18日20時,共出動2219人完成25次搶險救援任務,共轉移搜救群眾2627人,清理道路324.8公里。

省氣象局繼續為救災復產做好氣象監測預報工作,為降雨量大的陽春地區提供逐小時降水預測。省水文局加強對雨情、水情監控和滾動預警預報。發佈水情簡報快報68期,發佈15條中小河流22站次洪水預報,提前7小時預報漠陽江出現大洪水並可能超歷史實測記錄,發送預警短信7000餘條和洪水預警微信。省教育廳繼續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開展恢復重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還有208所學校、幼兒園因受災較嚴重未能按時復課。省民政廳全力做好應急生活物資儲備採購、轉移人員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調派社會救災隊伍連夜趕赴陽春協助救援。截至18日17時,全省民政部門及鄉鎮(街道)共派出工作組15369個,開放應急避難(護)場所19830個,各地已投入用於採購緊急物資的財政資金共2452.56萬元。省國土資源廳深入指導各地做好地質災害防禦和災後復產工作。截至18日17時,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共出動巡查排查人員46609人次,已組織轉移避險人員124839人,共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6169處,發現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38處。省農業廳
根據各地受災實際進行分類指導,幫助群眾落實受災作物管理關鍵技術措施。加大資金、物資下撥力度,支持災區開展農業救災復產工作。省林業廳繼續做好搶險救災工作,全省林業系統共出動工作人員11643人,調用物資13468件,轉移受災人員522人,林區道路、工棚排險清障5461處,清理倒伏樹木286518餘株。省衛生計生委向在本次颱風中受影響較重的江門、陽江、茂名和湛江4市調撥價值43.36萬的消殺藥械等衛生應急物資。截至18日18時,全省21個地市未發生一般級別以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因颱風導致的突發急性傳染病疫情。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積極搶修受損通信設施。截至18日16時,除部分地區受停電影響外,受損的通信設施已基本修復。全省累計退服基站30584個,當前退服3956個,斷站比約0.6%。18日,出動保障人員22054人次,保障車輛5536臺次,動用油機8178臺次。中石油廣東銷售公司18日復營加油站27座,所屬全部油庫運行正常。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截至18日12時復營加油站1413座,佔停業總數96%,油庫全部恢復作業。

截至18日22時,全省除陽江市維持防洪Ⅱ級應急響應、雲浮市維持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外,其他地市均已取消應急響應。深圳市18日共出動15000人次,清除樹木20041株,清運道路垃圾1751車共5939噸。累計恢復110kV及以上供電線路72條,10kV線路384條,恢復供電18萬戶,還有8923個客戶未恢復供電。目前全市供水和燃氣已經全部恢復,儲備糧安全,糧庫均已恢復正常生產。惠州市惠陽區淡水、三和等地區內澇點積水已於18日早上退水,轉移人員已全部安全返回住所。市機動搶險隊於9月17日凌晨至18日中午12點共出動135人,裝載機2臺,搶修工程運輸車9臺,發電機1臺,後勤保障車15臺,編織袋3.5萬個,帳篷4個,鐵鍬120把等,累計完成了11公里的潼湖堤圍及筷子堤堤防險情處理。東莞市城管、交警、消防、路政等部門連夜搶修、清理樹障、排查橋樑隱患。截至18日10時,全市交通、供電已全部恢復正常,農技專家到基層實地指導農戶開展農業災後復產,各類學校也自行組織學生復課。中山市道路已基本恢復通車,通信已基本恢復正常。受影響停電臺區3651個,已恢復3507個,停電用戶127849戶,已恢復124288戶;除古鎮、橫欄、三鄉低壓供水外,其餘地區供水正常;全市山塘水庫在汛限水位以下安全運行。

江門市全力做好搶險救災復產工作,共組織投入防汛搶險隊伍1300多支,5萬多人,累計轉移和妥善安置群眾12.6821萬人,安排搶險救災資金4300多萬元,開設庇護場所1458個。截至18日16時,中斷的公路、供水已全部搶通;停電線路207條,目前已恢復187條,預計20日全部搶通;四大運營商基站故障5346個,已修復4262個,預計20日全部搶通。陽江市陽春內澇嚴重,崗美、春城、河西、合水等多個鎮街受浸,市委市政府全力組織抗洪搶險工作。截至18日17時,全市共投入搶險人員16420人次,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18365人。出動衝鋒舟、橡皮艇138舟次,出動車輛665輛次,處置應急救援情況1359起,解救圍困群眾4743人。茂名市全力開展救災復產工作。累計出動通信搶修人員3998人次、搶修車輛1173臺次、發電機869臺次、熔纖機 347臺次、發送三防公益信息385萬餘條。市供電部門從各縣區局調遣了900人的支援隊伍奔赴信宜,派出一輛10kV發電車進駐信宜新寶鎮,派出無人機小組12個開展勘災工作,累計投入搶修人員5940人次,搶修車輛1426輛次,發電車54臺次,發電機112臺次,衛星電話34部。肇慶市繼續做好救災復產工作。18日,市防總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搶抓當前有利時機,全面修復因災受損的供水、供電、道路、橋樑、通信、水利等設施,確保受影響地區在中秋前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雲浮市加強水庫蓄洪調度,河道洪峰已全線通過。全市出動搶險救災人員9165人、車輛1434輛、機械1190臺、舟艇80艘次。恢復供電用戶約30萬戶、供水用戶約30萬人,搶通道路22條43處。清遠市城綜、交通、住建等部門積極開展救災復產工作,共出動環衛669人次、園林93人次、市政152人次、執法332人次。截至目前,市區各項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交通運輸、市場經營、旅遊景區、學校、工廠、供電、供水等已基本正常。(粵水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