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千古绝唱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杜牧单凭这一首诗就使他名垂青史,稳居诗词大家排行榜前列,这首诗也让“杏花村”这三个字妇孺皆知。一直以来老张以为这首诗中的杏花村就是山西产汾酒的那个杏花村,其实此杏花村非彼杏花村。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的归属存在一定的争议,一种说法是山西杏花村,另一观点则是认为杜牧写的是安徽池州的杏花村,两个杏花村都产名酒,古代大诗人作诗是和美酒分不开的,尤其诗仙李白对酒的热爱最痴狂,有美酒就能写出最美的诗篇。根据众多古籍记载,杜牧诗中描写的杏花村应该就是安徽池州的杏花村。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不论是哪里的杏花村,老张以为诗是好诗,酒都是传承千百年的好酒,山西杏花村的汾酒自古就是名酒,安徽池州杏花村的黄公酒也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古度写的七绝,抒发了池州人千百年来因杏花村而拥有的自豪之情。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在唐代诗人心中,诗与酒就像孪生兄弟,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有酒有诗,白居易有诗云“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古代的杏花村遍野杏花,村里酒垆如肆,其中“黄公酒垆”最为著名,酒垆院内有一口黄公井,水如香泉,汲之不竭,用此水酿出的黄公酒格外甘醇,时人争饮,成为古今名酒。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安徽池州,又名秋浦,因境内有一条河名为秋浦河、秋浦江,也叫云溪河,发源于古代的秋浦县,就是现在安徽石台县珂田乡,经杏花村杜坞汇入长江,沿途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有“秋浦仙境”之称。李白曾五次游秋浦,写下了45首诗篇,尤以《秋浦歌十七首》最优美,足见秋浦仙境的摄魂魅力。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诗仙的诗也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纷纷寻踪而来,一睹秋浦仙境的奇特自然景观,写下了数以万计的绝美诗文,秋浦河因此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杏花村、秋浦河吸引了历代名人骚客如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李清照等徜徉这里的大好山河,作词吟诗,池州也有了“千载诗人地”的美名。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九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在池州青阳县内,为“东南第一山”,因李白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改名为“九华山”。九华山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峰海拔1342米,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自古佛教、道教并存,信众云集,香火不绝。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九华山的道教从唐代开元年间就处于兴盛期,朝廷特许营建开元观,后天宝、乾宁年间均受赏赐。仙坛宫、保宁观、崇贞观等道观富丽堂皇。九华山的佛教则是佛教徒导化、融合儒道的产物,是儒释道互动中形成的佛化自然,千百年来承载着民间对地藏精神的信仰,这种信仰和活动经过1600余年逐渐衍变成了九华山的佛教文化。

万里长江第四十四镇——千载诗人地秋浦,李白为她写下四十五首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