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告诉你:为什么孩子的学习,年级越高会成绩越来越差?

中国教育,最使人爱的是补习,最让人恨的,也还是补习。

通过补习脱胎换骨,跃进为优秀学子的,少之又少。补习时有点见效,一离开补习又给打回原形的,才是普遍现象。改变了一点知识结构,没有改变人的习性,持续力是没有的,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又跟不上来了。

到一个学校中去,看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那个最坐不住,心浮气躁的孩子,判断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基本是十拿九稳的。

看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他的学习成绩,简直就是直接挂钩。补习上,只补充了知识,没有对学习状态的培养,见效是不会大的。学习成绩,和习性是直接联系的。

知识的传授,大家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差距的产生,在于个人自己的原因。

传统文化告诉你:为什么孩子的学习,年级越高会成绩越来越差?


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大家一定关心的是学习知识。很少人知道,能学习好知识,和孩子自己的习性大有关系。

《中庸》“自诚明,谓之性,”就是讲本性习性“诚”和学习的关系。换个现代点的语言来说:理解能力,来之于专注力。本性习性“诚”就是专注力,明就是理解能力。如果两个人在谈话,对方却在想其他问题或打游戏,话说完了,可能对方会抬头问一句:你刚才说了什么?那也很不奇怪的,因为对方心不在焉,无诚则无明。

补习知识,没有补习习性修养,一离开补习就给打回原形,就很正常了。同样的学习,专注力强的学习得好,也是必然的。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说明天下每个人都是一样要修身的。修身是什么?就是修性。“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如果说学习上的本末。人的因素肯定是本,学习的知识是末。

“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自己的习性不好,却能学得很好的,肯定是没有的。

从习性看学习的成绩,基本是准确的。

传统文化告诉你:为什么孩子的学习,年级越高会成绩越来越差?


人有三性,本性、习性、秉性。

“人之初,性本善”,在儒学的认为中,人的本性是善的。这很好理解,刚出生的孩子,用的就是本性,不用教,他也会懂得要吃,一定要吃饱肚子,一饿就哭。他要感适舒服,冷了热了湿了,他都哭,生病了也哭,舒服了就不哭,这是生存的本能,也是人的本性。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本性也是求生好生,契合天德,岂有不善之理。

“性相近,习相远”,原来大家都是差不多,后来学习的不一样,使用了习性,差距就慢慢拉开了。

习性的比较明显的开始,是在三岁左右。

在《易经》的卦序中,乾、坤、屯后,就是《蒙卦》,启蒙的最好时间,就是三岁之左右,《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至简,事物过三,就离道入繁,用小道的了。《蒙卦》和《道德经》也是相契的。

人三岁之左右,要使用习性了。孩子不懂钱能干什么时,你拿钱给他,百元的大钞也会看一下新奇玩一下就扔了撕了,懂得金钱能干什么时,他就会当宝贝一样珍惜。钞票,不懂的人,和纸没什么两样,懂了的人,会珍惜,过份在意的人,会用命去搏。这个差距,都是后天习性影响的。

三岁左右会主动学习了,隐下本性,使用学习到的习性。这个习性是很关键的,所以《蒙卦》讲“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在蒙昧的时候,就要给正确的教育,就会收到伟大的功效。

人的一生,都会使用习性。你开车打了转向灯准备转向,眼光自然会扫描一下要转发的方向,是不用刻意去做的。从不懂到懂,就会成为习性,一辈子都跟着这个规律。《蒙卦》的意义,小蒙是在三岁左右,大蒙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学习,一辈子使用。

蒙以养正,一开始的教育,决定着习性的形成,所以才说“蒙以养正,圣功也。”

习性,在教育上很关键,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修身的关键,以诚意正心为基础。你想一下,他的习性是不会诚,他的理解力如何来?《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只怕学习的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更别谈明了、理解。

学习知识,一定要先修身,修身一定要先正心,正心一定要诚意。习性教育能不能一开始就“蒙以养正”,决定着知识的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有多少在注意人习性的问题?诚意正心修身,又有多少“蒙以养正”?体制内习性的教育,说全没有吧!那有点冤枉到他,说有吗?又和没有的差不多。年级越高会成绩越来越差,就毫不奇怪了。

读得好的,真的自得是“自诚明,谓之性”《中庸》,祖宗坟山冒青烟,自性能诚,所以得明了。诚,也是人本性自有,习性能培养的,“自明诚,谓之教”。明了也能诚,那就是“谓之教”了。但现在的教育,会给人以“自明诚,谓之教”?

教明白了,就会专诚。读书好的孩子会专心学习,专心学习的孩子会读得好成绩。“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习性“诚”,则能“明”,教化到“明”,也能使人习性“诚”,教育与习性的互相促化。

传统文化告诉你:为什么孩子的学习,年级越高会成绩越来越差?


教育孩子诚意正心修身的技巧,就不说了,那又不是一篇文章能讲得完的。

习性的惯用周期,是七。古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七岁之后,没有多大的去教化与更改,就是那样用这个习性到老。到了二十四岁左右,基本定性。二十四岁后,一句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教育习性,要早,要恰时,《学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习性不好,过了黄金的学习时间,勤苦也难成,但是还是有机会可成的。到了二十四岁后,成秉性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那也还是可以移的,只不过,可能比改江山还难。

二十四是一个大周期。二十四进制,在时间上是一个极大的进制,一天是二十四小时(等于十二大时,地支),一年是二十四节气。我们计时,人类多数是活少于百年(一世纪),所以,年(二十四节气)就是人类时间上很大的进制了。《易经》中《复卦》是第二十四卦,一阳来复,周而复始,就是《复卦》,《复卦》讲周期。

《复卦》讲“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我们的祖先了不起,你看西方的星期,七天为一周期,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了,七的一个周期,二十四的一个周期。《易经》的数理,是天地的规律,也是人类运转的规律。

小规律,走下去就成为大规律,七的小规律,是容易教化的,二十四的大规律,是比较定性了的,不易改变。教育时机的问题,《易经》上讲得很清楚了。

省心的教育,是不能舍本逐末,只一味的灌输知识,舍弃人习性(诚意正心修身)的培养。

省心的教育,还是在于“蒙以养正”。而不是待“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更不可以到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才来教育的。蒙以养正,开始的正确教育,得到好的习性,三七二十一,加上启蒙前三得二十四,三个周期的习性,用学习去培养,二十四后,秉性难移。

推崇国学进入校园,小时培养好习性,大时教授大知识。不要唯人论,也不能唯知识论,唇齿相依,相辅相成。

也希望家长,懂得孩子的学习,学习知识是依附在于习性“诚”上的。末是要求的,但是本却是不能舍的。知识是要学习的,人的因素是关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