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朱可夫元帅命运如何?

樊慧鑫1


1945年6月24日,为庆祝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整个阅兵行动由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负责指挥,而检阅人则是伟大的苏联元帅: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这一天,朱可夫骑着名为“茨皮基”的白色阿拉伯骏马,在1400人交响乐队演奏的《光荣属于祖国俄罗斯》的音乐声中,从斯帕斯基大门进入广场,一路检阅各方阵。然后和斯大林一起站在列宁陵墓上方的主席台上并发表讲话。

尽管讲话稿已经排练多次,朱可夫依旧非常紧张,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字一句,最后在“光荣属于我们英明的领袖和统帅———苏联元帅、伟大的斯大林!”的呼喊中结束,此时,礼炮齐鸣,乐队奏响了苏联国歌。两百名苏联老兵倒提缴获的两百面德国军旗一起扔到列宁墓下,整个阅兵式到达高潮。

作为二战中最为杰出的元帅,朱可夫阅兵既是众望所归,也是对他在卫国战争中杰出贡献的一种奖赏,但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却在此后不久被免职处理,虽然后来起起伏伏,但再也没有恢复当年的荣光,实在令人唏嘘。

1946年6月9日,斯大林签署一项命令,严厉指责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还说“朱可夫元帅怀着仇恨,准备网罗一些失意者、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事后,朱可夫被免去要职,降为敖德萨军区司令员。

至于朱可夫犯了哪些错误, 听起来都比较荒谬,比如说朱可夫家里搜出一些从柏林带回的纪念品,再比如朱可夫宴会第一杯酒没有敬斯大林等等,据说当时如果不是科涅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主持正义,朱可夫有可能被直接送进监狱。

作为苏联十六个军区之一,敖德萨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之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去那养老也不错,但没过多久,朱可夫又被撵到了偏远的乌拉尔军区。一直到1953年,在此期间,朱可夫时时刻刻面临被逮捕的风险,他想面见斯大林遭到拒绝,只能度日如年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1953年斯大林去世,朱可夫迎来转机,被新上任的赫鲁晓夫任命为苏联国防部长,赫鲁晓夫1943年曾与朱可夫在乌克兰并肩战斗,有战友情谊。而朱可夫也知恩图报,在1957年6月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的斗争中坚定站在赫鲁晓夫身边,他动员全军力量一夜之间把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在随后的苏共中央会议中捍卫了赫鲁晓夫的地位。照理说赫鲁晓夫应该感谢他,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朱可夫的预料,由于表现的过于突出,引发了赫鲁晓夫的猜忌,当年10月,朱可夫被再度免职,还被取消了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的资格。

此后朱可夫的生活受到了严密监控,电话、会友、出行一举一动都在克格勃的注视之下,他的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朱可夫的境遇有所改善,但他同样对老领导报以警惕的目光,朱可夫晚年花费大精力完成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日慕君就因为这本书喜欢上朱可夫,书中朱可夫对斯大林的评价是十分客观的,并没有因为自己遭遇不公平而大肆抨击斯大林,反倒是对库兹涅佐夫颇有微词

)被扣着不让出版,原因竟然是这本书中没有出现勃列日涅夫,要知道1945年大阅兵,勃列日涅夫还是个不起眼的少将,实在不要脸。

下图即为1945年阅兵式中的勃列日涅夫

1973年底,朱可夫深爱的妻子加林娜(第二任妻子)因乳腺癌病逝,加林娜比朱可夫小30岁,但他们却十分恩爱,朱可夫60岁那年加林娜还生下一个女儿,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朱可夫彻底被击垮,1974年6月18日,一代名将朱可夫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

朱可夫直到生命最后时刻都没有被平反,此后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都对他的事情不闻不问,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人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光辉名誉才被彻底恢复,他的大型青铜塑像被竖立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俄罗斯政府为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颁发朱可夫勋章,总统叶利钦亲自为塑像揭幕仪式剪彩。

这位伟大的苏联元帅,卫国战争的英雄,二战的军神终于洗清了几十年的不白之冤,以人类解放者的身份伫立在红场,坦然迎接后人的膜拜。



日慕乡关


朱可夫,作为莫斯科战场上的胜利象征,在1945年5月9日主持德国法西斯的投降仪式,随后作为阅兵首长主持了莫斯科的胜利大阅兵,这一时期无疑是朱可夫一生的巅峰时代。

但是巅峰过了必然是下坡路,朱可夫元帅也不例外。二战结束以后,朱可夫元帅的确过的不是很好。二战结束以后,朱可夫首先担任了住德苏军总司令,然后升任陆军总司令。但是到了1946年,朱可夫元帅可是走了背字。首先,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功高震主,而且性格孤傲,被斯大林免职。而且贝利亚还提出了一份材料,上边列举了朱可夫从德国搞得一大堆战利品,包括德国名画,珍贵的皮毛,各种珠宝,这些战利品堆满了朱可夫元帅的别墅,连厨房都挂着德国的名画,而且朱可夫毕竟是皮毛匠出身,对于珍贵的皮毛有着特殊的喜好,里边的皮毛还有不少。但是苏联解体后,朱可夫的女儿回应说这些东西他们一家根本没有见过。

而在科涅夫的回忆录里边回忆了1946年夏季的总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关于朱可夫事件,在这次会上,由什捷缅科宣读了一份对朱可夫很不好的材料,里边提到了朱可夫对于斯大林有很多很不好的看法。同时斯大林还指出朱可夫把卫国战争的功劳都揽到了自己的头上,居功自傲。从而斯大林认为朱可夫很不可靠。而朱可夫的战友们对于朱可夫则是进行了暗中保护,一方面他们指出朱可夫性格孤僻,不好相处,但是朱可夫对于党是忠诚的,朱可夫在会上自己说自己的性格不好,不好相处,对于自己有贪功的行为,但是自己是共产党员,会忠诚的执行党的任务。在这次会上,朱可夫被撤掉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被任命为敖德萨军区司令员。几年以后,又被调任乌拉尔军区司令员。还好,战友们的小骂大帮忙,朱可夫保住了性命。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军事的威胁使朱可夫的境遇有了改善。1953年斯大林逝世,在赫鲁晓夫和贝利亚争夺最高领导人的斗争中,朱可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朱可夫元帅亲自带人把贝利亚抓了起来,同时利用朱可夫指挥的苏军压制了内卫部队,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朱可夫第一次帮了赫鲁晓夫,不过这还没有完,没过几年,赫鲁晓夫的改革由于触到了既得利益集团,保守势力开始对赫鲁晓夫发难,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一批元老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而这时候,朱可夫挺身而出,用军用飞机把分散在各地的政治局委员都接到了莫斯科,使赫鲁晓夫涉险过关。

经过了这件事,朱可夫喜欢自夸的毛病又犯了,又表现出来了骄傲自满的感觉,对于赫鲁晓夫又不放在眼里了,很快没过几个月,他就被赫鲁晓夫拿掉了,被迫退休。一直到1974年去世。在退休后不久,朱可夫离婚再婚,又生了一个小女儿。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朱可夫元帅又出现在公众的目光中,但是也没在出任任何军队职务。

朱可夫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在苏联时期的版本中,对于内容有一些删节,而且为了顺利出版,在里边加了一段和勃列日涅夫有关的内容。在苏联解体后,没有经过任何删节的版本才得以出版,里边记录了朱可夫差一点被清洗掉的内容,还有很多对于斯大林的评价,对于斯大林,朱可夫还是十分尊敬的,当然也指出了斯大林的缺点,但是总体来说是七分功三分过。


有痰


1945年4月30日清晨,在德国柏林不断的炮火之中,三名苏军士兵巧妙的绕过了德军的防线,经过短暂的一阵枪战后,将一面苏联旗帜插在了德国柏林国会大楼的穹顶之上,自此柏林被苏军占领。

不久后一位身穿高级将领制服的人在一众官兵的簇拥下来到了这里,他就是苏联红军元帅之一的朱可夫,很快他既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是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二战结束后,这位能征惯战家喻户晓的元帅,面对着一个不太乐观的问题。那就是“功高震主”,而对他有这种看法的,正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

当斯大林同志意识到这一点后,很快就做出了“压制”决定。最终朱可夫同志从东欧被调离回莫斯科,担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但是却没有了实权,此后的媒体上也越来越难见到朱可夫同志的报道。

1953年,斯大林同志去世了,而后马林科夫、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等人物开始出现在舞台上,他们都想得到一些“老人”的帮助。就这样,大家向朱可夫同志纷纷递过橄榄枝,最终朱可夫选择了赫鲁晓夫同志的橄榄枝,两人成为盟友。

可惜这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事实证明,赫鲁晓夫只是在利用朱可夫同志,很快这对曾经的盟友翻脸了,他强迫朱可夫离开莫斯科,去完成访问阿尔巴尼亚等兄弟国家的使命。

朱可夫同志带着这些使命离开了,等归来后,发现已经天地大变,他已经不再是大家尊敬的对象了。后来他赋闲家中,直到1974年6月18日离开人世,再无登上过政治舞台。


大狮


二战后,朱可夫受到斯大林宠爱,升做高官,一直在军队中任高职,后协助赫鲁晓夫夺取苏共一把手,赫鲁晓夫执政稳定后,感到朱可夫既可以帮自已政变扶自己当一把手,也可以协助别人干掉自己,是个危险人物,于是找个借口将朱可解职。由于朱可夫的经历与斯大林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斯大林也没朱可夫,在后来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时,就把朱可夫凉一边,后勃列曰涅夫掌权,也不需要朱可夫了,又怕朱可夫协助别人搞宫庭政变,也一直将朱可夫视为异己,监视居住,控制活动。几十年后,在安德罗波夫掌权后,为解决党内国内思想混乱,矛盾不断的问题,给从斯大林时期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所有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平反,朱可夫恢复自由后没多少年就逝世了。


手机用户62548063670


战后,朱可夫曾担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苏联国防部部长。1957年10月被赫鲁晓夫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 1958年退休,勃列日涅夫时代得以恢复名誉,有《回忆与思考》传世。1974年6月病逝。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对他的评价是: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苏军的军事学术原则,如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使用大量兵力兵器,以坦克兵团实施穿插迂回、分割包围,迅速粉碎敌军主要集团等。

朱可夫说:没有坦克,要想实施坚决的大规模的现代化进攻战役是不可能的;要超过敌人的机动能力,迅速迂回到敌人侧翼,突破到其后方,包围和分割敌军集团,只能借助于强大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似乎还没有一个二战时代的高级将领如此评价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大概也很难有人在运用坦克和机械化兵团方面达到朱可夫的水平。


总说装甲


苏德战争,是二战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场战争也是二战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

  整个苏德战争,最著名的战役就是柏林战役。据战后记载整个柏林战役期间,双方共投入数百万军队,上万门各种火炮、战机。经过不到一个艰苦作战之后,苏军最终攻入柏林取得了战役最后的胜利,同时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咱们,今天主要来聊聊柏林战役的总指挥朱可夫元帅。

  朱可夫,生于1896年,病逝于1974年,享年78岁。是前苏联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

  苏德战争期间,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他是继斯大林之后第二位荣获这个殊荣的苏军高级将领。由于,朱可夫在二战中战功卓著,战后他被公认为二战中最优秀的著名将领之一。

  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苏军著名将领,二战后会有怎么命运呢?

  朱可夫之所以在二战中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斯大林的帮助。有些人说,由于朱可夫立下无数战功,已经有了功高盖主的迹象。那么,二战结局后朱可夫有怎么样命运呢?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曾担任过苏联国防部长。其实,就是明升暗降,没有了实际兵权。在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卷入一场权力争斗之中。当时,朱可夫选择支持赫鲁晓夫。可以说,赫鲁晓夫之所以能登上苏联权力的顶峰,离不开朱可夫的帮助。

  朱可夫帮助赫鲁晓夫登上权力顶峰之后,赫鲁晓夫认为朱可夫对他构成严重威胁。随后,在一次大会上免去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经过,大起大落之后的朱可夫对权力已经失去了信心,选择退出历史舞台。从此,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直到1974年一代战将朱可夫永远离开了人世。可以说,朱可夫元帅的晚年相当凄凉,一代战将竟然遭受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实在令人心寒。


历史救生圈


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43年1月18日),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是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战争时期的朱可夫叱咤风云,战后的朱可夫春风得意,晚年的朱可夫却晚景凄凉……。

苏德战争爆发后,在德军机械化部队的闪击下,苏军数百万军人战死、被俘,面对苏军节节败退的危险局面,朱可夫元帅成功的指挥了斯摩棱斯克会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等战役中并取得胜利,可以说是朱可夫挽救了苏联。

1945年4月30日清晨,朱可夫率苏军攻克希特勒老窝柏林,将一面苏联旗帜插在了德国柏林国会大楼的穹顶之上。

战后,朱可夫任驻德苏军集团军总司令和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1946年4月10日回国,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他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光芒盖过了斯大林。

1946年6月9日,斯大林根据罗织的罪名将朱可夫从党中央委员会中被开除,贬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又被调到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在朱可夫的支持下赫鲁晓夫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7月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利用朱可夫在军内外的威望,组织了军人小组抓捕了内务部长贝利亚。

1953年3月朱可夫出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2月任苏联国防部部长。

1957年6月1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马林科夫等七人要求赫鲁晓夫辞职,朱可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将中央委员火速接到莫斯科,使赫鲁晓夫转危为安。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被解除职务。

朱可夫的帮助并没有使赫鲁晓夫一直感恩戴德。相反,他发挥的作用越大,赫鲁晓夫越放心不下,在将朱可夫短暂提拔后,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突然被免去苏联国防部部长职务,还被取消了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的资格。之后朱可夫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在退休后不久,朱可夫离婚再婚,60岁又生了一个小女儿。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但克格勃始终监视着他,就连他和妻子在卧室里的谈话都被作了记录,汇报给最高负责人。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朱可夫元帅又出现在公众的目光中,但是也没在出任任何军队职务。

1974年7月18日,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的朱可夫溘然长逝,历史对这位悲情人物的捉弄与其人生的第78个年头同时定格于这一天。

1995年俄罗斯政府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元帅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给其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塑了一尊铜像。



美丽青春您真痘


朱可夫,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早已是如雷贯耳。他在苏德战争中多次力挽狂澜,由于他的卓越功勋,朱可夫被公认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人们在谈论二战“战神”级将领时,朱可夫总是赫然在列。那么,“战神”朱可夫元帅在二战后的命运如何呢?


二战后的1946年,朱可夫回国后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由于朱可夫在卫国战争中的卓越表现,此时的他已经光芒万丈。甚至可以说,他在国际和国内凭着战功获得的崇高威望已经压过了斯大林,斯大林是不可能容忍的。就在这一年,朱可夫在种种“罪名”下,被从党中央委员会中开除,被降职到地方上担任军区司令,被迫离开了权力中心。

斯大林去世后,朱可夫曾一度复出,1955年担任了苏联国防部长。在之后的马林科夫等人和赫鲁晓夫的权力较量中,朱可夫选择支持赫鲁晓夫,在赫鲁晓夫的最终胜利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然而,朱可夫的帮助并没有使赫鲁晓夫一直感恩戴德。相反,他发挥的作用越大,赫鲁晓夫越放心不下,在将朱可夫短暂提拔后,1957年,朱可夫被免除苏联国防部长职务,连中央委员的资格也被取消。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朱可夫已决定抛除政治上的得失与荣辱,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虽然改善了朱可夫的生活环境,但对他的监视一直持续到他去世才算结束。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朱可夫的功勋太过卓著,威望太多崇高。

1974年,一代“战神”朱可夫溘然长逝,享年78岁。遗憾的是朱可夫生前没有看到自己被平反的那一天,即使是他去世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也未给他平反,一直到苏联解体。

然而,为国家甚至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是不会被忘记的。1995年,俄罗斯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时,为这位英雄彻底恢复名誉,他的大型塑像被塑立起来。那些和他一同参加卫国战争的老兵被授予朱可夫勋章。这也许是老兵们生前最后的荣耀,也是对朱可夫元帅最好的铭记。

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帅,一位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的英雄,一位举世公认的战神,必将载入史册。


杯酒杯历史


战争时期的朱可夫叱咤风云战后的朱可夫春风得意晚年的朱可夫却晚景凄凉……。


一九四五年五月九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莫斯科举行了战胜纳粹德国的阅兵盛大庆典。在这苏联第一个历史性的盛大庆典中,身着元帅服的阅兵总指挥朱可夫踌躇满志骑一匹白色的阿拉伯战马检阅部队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辉煌才刚刚开始就即将黯淡无光……。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后朱可夫出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同年七月,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利用朱可夫在军内外的威望,组织了军人小组抓捕了内务部长贝利亚。同年十二月,贝利亚等六名内务部官员遭处决。一九五五年二月,朱可夫任苏联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一日 ,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召开会议,马林科夫等七人要求赫鲁晓夫辞去第一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不接受,于是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来决定自己的去留。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遂令国防部用军机将全部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作为赫鲁晓夫的支持者。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三百多名苏共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及检查委员召开全会,大多数委员表示支持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于是被解除职务。

赫鲁晓夫自己刚度过政治危机,就开始对朱可夫放心不下了。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六日,朱可夫被突然解除了苏联国防部部长的职务

以及朱可夫担任的苏共中央委员等相关的政治职务,之后朱可夫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后来朱可夫终于彻底淡出政治舞台,每天在‘’疗养‘’中靠钓鱼多发余生尴尬的时光。一九六四年十月,赫鲁晓夫被苏共新的领导层:苏共中央书记勃列日涅夫、政府总理柯西金、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等逐出克里姆宁宫。但官方对朱可夫的监督控制(监听)并未终止,而且朱可夫的著名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也未获公开出版发行。一九七四年七月十八日,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的朱可夫溘然长逝,历史对这位悲情人物的捉弄与其人生的第七十八个年头同时定格于这一天。


Mrttlzz99


二战时期,希特勒德国攻打苏联,在德军机械化部队的闪击下,苏军数百万军人战死,数百万军人被俘虏,面对苏军节节败退的危险局面,凭借在斯摩棱斯克会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等战役中的出色指挥,成就了朱可夫元帅的显赫名声。

作为战时著名的军事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率苏军攻克希特勒老窝柏林的朱可夫,其名字已经和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联系在了一起,其威望可谓如日中天,似有功高盖主之嫌。

但战后,苏联国内却出现了大量以搞垮朱可夫为目的言论,根据罗列的各类罪名,最高统帅斯大林签署命令,撤销了朱可夫担任的陆军总司令等军内要职,被贬到基础军分区当司令员,并被开除出党中央委员会。

斯大林死后,朱可夫又奇迹般地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部长,但很快又被赫鲁晓夫免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取消了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的资格。

至此,二战一代名将的政治生涯就彻底结束了,晚年垂钓、再婚、出版回忆录《回忆与思考》,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举足轻重的军事史巨著,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岁。

1995年,苏联解体都已四年了,俄罗斯政府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元帅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给其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塑了一尊铜像。

关注作文作者,悟空问答包括头条号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创作品,选择“国平军史”不会有错,每天与您快乐分享军史知识,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您的高论。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13日于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