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卷风能预警吗?

丿Jazzn


龙卷风预警比较困难,但也在不断尝试中。

6月10日,佛山市气象部门向本报确认,经过权威核实,在6月8日11时至13时期间,佛山连续发布的两次龙卷风警报,是截至目前国内发布的首次龙卷风预警。这次,受到台风“艾云尼”的外围环流影响,7日8时至8日8时雨量是佛山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当日最大雨量。在这场极端天气下,佛山各方为防御和应对灾害,众志成城,付出了巨大努力。这次首发的龙卷风预警也是各方在抗击自然灾害的一个成功缩影。不过,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路上,佛山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挑战:龙卷风预报几乎不可能 但佛山想“试一试”

截至目前,对于龙卷风的预报,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还不可能提前1小时以上定时、定点预报。龙卷风预报难点在于其尺度小、发展快。曾有专家指出,出现龙卷风,就好比手划拨过水面后,水面肯定会出现漩涡,但很难判断出具体在哪个点会出现漩涡。尽管如此,龙卷风频发的佛山市,于2013年成立了国内首家龙卷风专门研究机构: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欲与龙卷风进行一场战斗。

5年来,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感觉不到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的存在,直到这次发布首个龙卷风预警。这5年,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已经布设了由4部X波段雷达组成的高时空分辨率探测网,并试验新的探测技术;同时,该中心还每年参与国内、省内龙卷风灾情调查约5次,在调查中分析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机理,为预报预警提供技术参考。而且,研究中心还发布了线索有奖机制。5年间,佛山市气象局的首席工程师黄先香带着中心的科研团队,对龙卷风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指标量和研究成果。

纵观全球,尽管龙卷风预警的有效性并不高,但在龙卷风防范能力提升上,仍有空间。佛山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美国布网以来,龙卷预警命中率从原来的不到40%提高到80%以上,预警提前时间从原来的平均4分钟提高到14分钟。对此,佛山在龙卷风预报上的目标就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将龙卷风对佛山的灾害影响降至最低。

尝试:5年积淀终于一发 这次预警得到了“应验”

6月8日,佛山气象部门首先于11时50分,发布了“丹灶、西樵龙卷警报”;之后于13时05分,又发布了“禅城、南海龙卷警报”。警报内容中,气象部门将可能发生龙卷风的区域具体到了镇街,并将可能发生的时间初定在了半小时以内。警报发布后,在当日的14时05分,南海区大沥镇果真发生了龙卷风,并吹翻了大约2000平方米铁皮顶,但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这次龙卷预警的发布,许多市民至今心存疑问:发布这种龙卷预警的依据是什么?气象部门是否对龙卷风的判断真的有把握?龙卷预警后,涉及的区域做了些什么?昨日,佛山气象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5年来,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通过研究调查,积累了大量的指标量和研究成果。当天,该中心根据监测的情况与之前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充分分析,同时结合了当日天气监测的各项技术数据,最终决定发布了这两个龙卷预警。

这次发布的龙卷预警,得到了市民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大家大量转发了这个预警,并刷爆了朋友圈。佛山市副市长赵海在收到预警后,立即到市三防指挥部专题研究和检查龙卷风防御组织工作,视频连线了禅城区和南海区三防指挥部以及里水、大沥镇,特别强调立即撤离铁皮屋与简易工棚内的人员。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在大沥发生的龙卷风中,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前沿:极端天气愈发复杂 考验各领域防灾能力

“这次预警的效果,我们并没有想到会那么好。”佛山气象部门有关人士昨日坦言。气象部门表示,龙卷风预报依然是世界级难题,科学准确的预报龙卷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佛山气象部门已决定,从这次发布龙卷预警开始,将龙卷预警列入常态化的预报工作,实施24小时工作制,而且全年无休进行监测。

据了解,从2016年以后,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龙卷风的研究,但截至目前,佛山龙卷风研究中心依然是全国唯一一个龙卷风研究中心,佛山在应对极端天气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6月8日这场特大暴雨中,尽管我们看到了佛山在气象防灾上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我们也意识到,防御一场极端天气下,各领域都有自己的预警线,需要做的还很多。例如,持续的降水会导致许多主干道中断瘫痪,不少的停车区域成了汪洋,不少的公交线路不得不停止营运或临时绕行。这些影响,也说明了一座城市的更多领域,也同样需要像龙卷风预警一样,敢于尝试的预警防御机制。例如,台风影响前,相关部门是否将供水、燃气等提前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对隐患发布预警;停课预警生效后,能不能对市民错峰出行,调整上下班发布预警;积水黑点区域是否可以在重大天气灾害发生前进行管制,发布出行预警。

极端天气时有发生,防御和预报同样重要。我们可喜地看到,作为预报部门,佛山气象部门已经在尝试突破,直面难题。而作为防御的其他相关部门,也应该借鉴这次6月8日大暴雨的诸多应对经验,分析自身领域在应对灾害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应对防御能力,并探索更前沿的技术、政策和手段。只有这样,在下一场暴雨到来时会更加从容以对,市民也会给防灾工作送上更多的肯定和赞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