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鄒治波:從歷史和全局看美國的霸凌主義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歡迎關注數字經濟智庫

鄒治波:從歷史和全局看美國的霸凌主義

來源:人民論壇網2018年8月29日;公共管理與國際關係通訊

當前美國採取的霸凌主義做法表明:美國在自身實力相對削弱的態勢下不甘心失去其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和秩序進入重塑期。美國的霸凌主義及其蔓延,將給世界帶來動盪和危機,對此國際社會特別是大國應有高度共識,在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上採取積極措施應對,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當前,美國發起的針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貿易戰,展現出在貿易上對他國的欺凌與壓迫之態,是典型的貿易霸凌主義。然而,如果我們將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系列單邊主義、強權政治的種種表現綜合起來全面看,美國的這種自私霸道行徑絕非只是貿易上的霸凌主義,而是美國整體國家戰略政策上的一種選擇。從世界歷史看,這是歷史發展進程的一種現象,亦或說是歷史發展到一定節點上出現的結果,也預示著世界格局與秩序正進入一個重構階段。歷史經驗表明,在這一關鍵時期,世界將面臨重大風險與挑戰,國際社會對此應有高度共識與警惕,共同遏制美國的霸凌主義及其今後可能的冒險主義,防止世界陷入動盪、蕭條甚至是戰爭與毀滅的風險,維護世界和平,維護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大勢。

美國霸凌主義背後的無奈與不甘

特朗普上臺後,以“美國優先”為圭臬,在政治上奉行民粹主義、外交上推行單邊主義、貿易上施行保護主義,在國內推出新移民法案、修建“隔離牆”、實施“禁穆令”,接連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TP)、“巴黎氣候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權理事會、伊朗核協議等多邊機制和協議,悍然宣佈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駐以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推卸對盟國防衛義務並迫使盟國提高防衛費用,強行重開雙邊貿易談判尋求對美有利貿易協議,到最後直接發動對主要貿易國的貿易戰。美國這一系列行為看似強勢,咄咄逼人,但背後卻是一種無奈與不甘,也預示著歷史新階段的到來。

這是美國無力“領導”世界的信號。自二戰以來,美國憑藉其強大政治、軍事、經濟和科技實力,一直操控著國際事務,左右著世界局勢,並以盟主地位領導盟國不時發動戰爭,以維護其所謂全球領導權和戰略利益。美國在一定程度上主導、控制著世界,美國自詡為世界的“領袖”。而現在美國的一系列行動卻與美國這種所謂領導地位漸行漸遠:美國連續退出多個國際多邊機制和協議,這意味著美國在這些機制和協議中權力的削弱,也意味著美國對國際責任和義務的推脫,甚至美國連對其維護霸主地位最重要的對盟國的防衛責任也欲減責,這顯示美國不願再承擔原來的那種大國責任和義務,這對美國所謂領導地位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在國際、多邊、雙邊等領域的一系列單邊主義行為,削弱了美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和道德信譽,損害了美國的軟實力。雖然美國的硬實力雄風猶在,但這種優勢在不斷縮小,而軟實力又在呈加快下降之勢,這必然會加速美國整體實力的衰落,美國所謂的世界領導力也呈下滑之勢。實際上,自美國確立其世界霸主地位以來,維護和強化其世界領導權和按照其價值理念塑造世界,一直是美國的全球戰略,而目前美國所採取的這種損害其領導力的做法,是在其實力下降後的無奈選擇。在奧巴馬時代,美國實力下滑已現端倪,但為維護美國領導地位,奧巴馬提出使用“巧實力”的外交政策,意欲在硬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外交手段來維持美國地位。但到了特朗普時代,重利輕義的商人本性,使特朗普使用直接簡單的單邊主義做法追求美國實際利益,已顧及不到美國所謂領導責任和“領袖”形象。

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不僅主要針對中國,而且也面對包括盟國、夥伴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可以說美國的貿易戰是面向全世界,這是美國在當代全球化發展條件下,自感經濟利益受損、實力下降的應急反應,特朗普已難以顧及傳統價值觀和全球戰略這些美國的核心要素。實際上,“另類”的特朗普能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也是美反傳統的表現,是美國內異化了的政治生態所致。小布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後,美國開始由戰略擴張走向戰略疲憊,奧巴馬時期美國由戰略疲憊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今天特朗普政府在無力維護全球戰略目標情況下,選擇了自私粗暴的單邊主義政策。如果說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實力從頂峰衰落的開始,那麼,現在就是經過戰略疲憊期和金融危機雙重打擊下,美國開始失去世界霸權地位的分水嶺。美不甘於霸主地位的喪失,更不願意看到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崛起,於是採取直接的激進的對外行動,妄圖維護其日落西山的地位。美國表面看似氣勢洶洶,實則是內心虛弱恐慌的表現。

世界格局和秩序進入歷史重塑期。歷史發展有其規律和軌跡可循。美國的戰略盲動之舉,正表明世界戰略格局的重大變化,而世界戰略格局的重大變化,必然會導致國際秩序的重大調整。當前,世界戰略格局和國際秩序正處於二戰以來最深刻的調整階段,世界正在向一個新的格局和秩序演進。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和奉行孤立主義政策理念,是美國發展困境、實力下降的結果而非原因,美國現有的政策和行為,是美國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戰以來的國際秩序,雖歷經冷戰兩極高強度對抗和冷戰結束的巨大沖擊,但總體上保持基本穩定。然而,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國際格局演變正處在由量變到質變的歷史節點上。在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條件下,現有的國際秩序也難以為繼,國際格局的變化必然要反映到國際秩序的調整上。目前,不僅新興經濟體對國際秩序有強烈改革的願望,世界第一的美國也因在全球化格局下利益受損而想拋棄現有規則,美國接連“退群”、甚至威脅退出WTO都是這種反映,國際秩序正面臨重大調整,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美國的霸凌主義將危及世界和平安全和世界經濟發展

美國所採取的霸凌主義,將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不僅危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使世界經濟有衰退的風險,也將使大國關係面臨調整。

世界戰略安全面臨重大危機。歷史發展進程顯示,在世界格局和秩序調整階段,大國特別是守成大國和崛起大國間矛盾和利益衝突會大幅上升,往往會發生大國間的衝突和戰爭。歷史上,在世界格局、秩序的轉型期,大國因不甘於地位、權力和利益的損失,不惜冒險發動戰爭以維護利益,是一種歷史常態,更是一個歷史教訓。一戰前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對英法等傳統強國對世界殖民地瓜分完畢強烈不滿,二戰前重新崛起的德國和崛起的日本要求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都導致世界大戰的發生。

當前,歷史又來到了一個關鍵點上。美國面臨實力下滑和世界霸主地位不保的前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有可能採取戰略冒險以保住其全球地位,在美國以經濟手段不能實現削弱競爭者的實力,特別是阻擋不住中國崛起的情況下,最後為保住自己世界霸主地位可能不惜挑起衝突、引發戰爭。美國不僅與中國和俄羅斯等理念、戰略相左的大國有發生對抗的傾向,也與價值觀和制度相同的盟國存在矛盾和利益衝突,這會引發世界局勢的動盪。

世界經濟有進入衰退的風險。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不僅將直接影響相關國家的貿易、投資、市場、就業等,對其經濟增長帶來較大影響,同時,在全球化產業分工精細和利益格局交織條件下,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也會影響其他不直接參加貿易戰國家的經濟發展,這會危害正在出現復甦跡象的世界經濟,增大世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打擊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使得世界經濟有衰退的風險。世界銀行在2018年6月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並警告,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1%,而美國的做法無疑將給這一復甦勢頭蒙上陰影。2018年8月9日,世界貿易組織發佈最新一期全球貿易景氣指數,預計今年三季度全球貿易增速將繼續放緩。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貿易景氣指數為100.3,相較於二季度的101.8繼續下滑,逼近指數榮枯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則表明,如果全球爆發嚴重貿易戰,即關稅增加40%,全球經濟將重現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最終也會損害自身經濟。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對外加徵的關稅,實際上是由美國國民在埋單。美國商會日前發佈報告稱,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實是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徵稅,將威脅美國整體經濟復甦,影響美國就業。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指出,美國將成為全面貿易戰的最大輸家。

大國關係面臨重大調整。作為世界霸主和西方領袖的美國,其政策的重大調整和國際責任的推卸,必然會對國際關係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大國關係面臨新的調整:首先,西方國家要重新考慮與美國的關係問題,特別是在政治和安全關係上可能進行調整,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說,“那種完全信賴別人的日子已經結束了,我們歐洲人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歐洲正在尋求獨立防務;日本也在調整與美關係;其他大國如印度等也在重新定位與美關係,對美借重也在減弱;實力下滑的美國對俄羅斯的打壓不降反升,美國發起一輪又一輪對俄嚴厲制裁,美俄對抗將在長時期內存在。

國際社會需要凝聚共識,共同應對霸凌主義

國際社會需對遏制美國的霸凌主義取得高度共識。美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是一種自私、短視的政策行為,嚴重損害了包括美國自身在內的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利益,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損害人類進步事業的行徑,對此,國際社會應有高度共識。美國對其他國家所採取的包括貿易戰在內的霸凌主義之舉,不單是美國與有關國家的雙邊問題,而是涉及進步與退步、正義與非正義之爭,事關全球人類共同利益,是大是大非問題。因此,國際社會應團結一致,共同遏制美國的霸凌主義,在政治外交上發聲反對,在經濟貿易上予以反制,保持對美國際壓力,制止其霸凌主義蔓延。在此歷史的關鍵節點上,一定要汲取二戰前有關國家對納粹德國採取“綏靖主義”政策的教訓,因為各自明哲保身而沒能團結一致抵制,從而導致納粹德國肆無忌憚地發動戰爭,最終災難降落到自己頭上。

大國需協作防止世界出現重大危機。大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上負有特殊責任,在歷史進程發展的關鍵時期,各大國應擔負起歷史責任。儘管在政治、經濟等諸多領域存在分歧和利益的不同訴求,但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上,在維護人類和平發展大勢上,各大國應有共同利益和共識。針對美國的霸凌主義及其發展,各大國應加強協調、協作,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共同遏制美國的霸凌主義。特別是針對美國有可能出現的戰略冒險和衝動及其可能挑起衝突和戰爭的前景,作為世界大國和核武器國家,中國和俄羅斯應協調一致,對美保持戰略上的威懾與壓力,制止其非分之想,共同維護全球的和平與安全。

國際機制、規則需進行調整重構。當前,世界格局和形勢已發生深刻變化,國際機制、規則也應相應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格局和形勢,這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一方面,隨著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特別是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東西方力量更趨平衡,國際秩序應能反映這種格局的發展變化,國際機制、規則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國際秩序應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美國所採取的退出一系列多邊和雙邊協議等單邊主義行為,說明美國正在拋棄二戰後由其主導建立的現有國際秩序,美國認為現有機制、規範使美國利益受損,美國不願意遵從這些機制和規範。若作為頭號強國的美國不遵守現有國際秩序,國際秩序將陷入紊亂。應該說,儘管現有國際秩序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滿足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需求,現在需要的不是拋棄它而另起爐灶,而是對現有國際秩序進行改革和完善,使其更能反映時代的需求,在一個變化了的格局和形勢下取得新的平衡。

近來,美國因政治原因對其北約盟友土耳其實施經濟制裁,使土耳其貨幣里拉大幅貶值,重創土耳其經濟,這是美國霸凌主義的最新發展。今年以來,美國不僅對俄實施多輪制裁,對中國發起大規模貿易戰,撕毀伊朗核協議並威脅對伊動武,而且也將貿易戰對象指向歐洲、日本、加拿大等西方盟友。現在又將制裁矛頭對向盟友土耳其,不惜冒與盟友翻臉為敵的風險,這表明,美國的霸凌主義已發展到一種不計後果的程度。人們有理由擔心,如果美國以自私的利己主義和強大實力為後盾的單邊主義繼續發展,美國會將世界引向何方?在這歷史的關鍵時期,各國無論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利益糾紛如何,在防止世界滑入動盪、蕭條和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上,應有高度共識和共同利益,各國應團結起來共同努力遏制霸凌主義的蔓延。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世界風雲變幻,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為您權威解讀。在線問答,解答您的疑惑,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鏈接,關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悟空問答。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數字經濟智庫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美国研究」邹治波:从历史和全局看美国的霸凌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