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骗术升级,家长需谨慎!

日前,在广州城中心的一家商场,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对父母带着两岁半的孩子用餐,其间出现了一位40多岁的女性,女子和孩子父亲短暂地对过眼神,扫视了一圈周围,摸摸孩子的头,随后蹲下身、抱起孩子就走!

人贩子骗术升级,家长需谨慎!

孩子父亲赶紧上前阻拦,不料对方却一口咬定,这是她的孩子!

两相争执之下,孩子没被抢走,但却出现了另外一对夫妇,以及三个孩子,这对夫妇辩称,这是自己家的保姆,保姆认错了人。

试问,如果一个保姆可以“糊涂”到认错孩子的地步,她对孩子是有多陌生?这是刚刚到家工作吗?

不思则已,细思极恐。

事件的真相不得而知,但现实之中,这样的抢孩子事件,确有发生!

我搜索了一下资料,小结了人贩子的几种套路,大家彼此提醒,加强警惕:

趁人不备

最常见的拐孩子、抢孩子的套路,是趁人不备下手!

如孩子在楼下玩耍,嫌疑人乘摩托车经过,趁人不备,迅速抱走!

家长可能就在不远处,但因为车速快,往往反应过来的时候,人贩子连人带车已经跑远了。

套近乎

第二种套路,是通过套近乎,取得受害人的初步信任,之后再对孩子下手。

强抢

强抢孩子的人贩子,通常还会选择“好下手”的对象。

比如妇孺老幼。

精神疾病

另一种抢孩子的常见“套路”,是精神病。

2015年6月15日,湖南长沙发生一起孩子失踪事件,一位女子抱走了一个五个月大的女婴,结果发现,女子有精神障碍。

那么,针对这些“套路”,普通家长该如何自保呢?

看好孩子,不大意!

暑假,最容易发生各种儿童安全事故!

因为放假在家,孩子们常常无人看管,安全出现疏漏,危险趁机而入。

对大些的孩子,安全教育真不嫌多!一遍一遍讲解安全的注意事项,会让孩子们有备无患,关键时刻救助自己和他人。

公共交通、人流密集的商场、超市、公园、游乐场,都请打起十二分精神看管孩子,万一有万一,后悔一辈子!

不向陌生人透露关键信息

在套近乎犯案的案例中,嫌疑人通过聊天套取了不少孩子的信息,之后恶意利用这些信息。

现实中,尽量别给陌生人透露孩子的关键信息,比如生日、姓名、入读学校,等等。

可以给孩子约定一个专属于你们的“密码”,比如你是猪八戒,他是唐三藏,你说“师傅”,他就说“八戒”。这样的密码,关键时刻,只有你俩对得出。

不要看手机

毕竟,抱走一两岁的孩子,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这半分钟的功夫,如果你正沉浸在朋友圈中,真的又能察觉吗?

不要给别人“认错小孩”的机会,更不要给她抱走小孩的机会,只有父母须臾不离的关注,才是孩子最好的安全防护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