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常說滿蒙一家,清末時我國受列強凌辱,蒙古去了哪裡?

在歷史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盟友軍隊,一旦一方落難,另一方會在多方考慮下選擇幫助盟友,但是有一點很奇怪我國清朝常常把滿蒙一家親掛在嘴邊,為什麼清末我國衰敗之際沒有看到蒙古來幫忙呢?

滿蒙之間建立友好關係在明朝就開始了,明朝建立以後,蒙古一直想重新迴歸成吉思汗的時期,但是因為蒙古末代君王的逝去,這個想法就變成了空夢,而滿族在逐漸統一之後,也想有一定的勢力和明朝對抗,所以就這樣,兩個部落一拍即合,開始了合作,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雙方有親戚關係,這樣才能產生最大的信任,所以就這樣,滿蒙正式聯姻。

清朝皇帝常說滿蒙一家,清末時我國受列強凌辱,蒙古去了哪裡?

在清朝建立之前,滿族就將蒙古列入八旗來表明誠意,在皇太極時期,他的后妃6個都是來自蒙古,而且皇太極的每一任皇后也都是蒙古女子,既然取了也要嫁,所以當時的皇太極將自己的12個女兒全部嫁給了蒙古。滿蒙聯姻在皇太極時期最頻繁,滿蒙的合作也就更加的密切,得到了這樣大的助力,大清入關勝算就更加大一些,事實上,清軍入關推翻明朝蒙古可出了不少力。

清朝皇帝常說滿蒙一家,清末時我國受列強凌辱,蒙古去了哪裡?

等到了清朝穩固以後,清朝皇帝就漸漸減少了聯姻行為,但是還是比較重視的,不敢完全不認這個“親戚”,只不過大部分都是皇帝之女嫁到蒙古,而不是皇帝娶蒙古女子,而且所立的皇后也再沒有蒙古女子了,並且大部分都是皇帝的養女,很少是親生女。清朝中後期也開始注重其他民族或者部落,少了清朝的特別關照,蒙古的勢力也就弱了很多,那些蒙古的王公貴族,也開始傾向於安樂的日子,守著自己的領地過上了瀟灑日子。只不過到了道光年間,道光反而還立了個蒙古皇后,或許道光已經意識到了清朝在走下坡路,想起來這個“老盟友”了,但是這個做法在當時已經沒有任何政治意義了。

清朝皇帝常說滿蒙一家,清末時我國受列強凌辱,蒙古去了哪裡?

到了清末時期,我國被列強欺辱,蒙古也只出來過一次,就是在八里橋戰役,當時蒙古的僧格林沁帶著自己最後的部隊拼死鬥爭,最後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敵軍殺死,至此,蒙古的戰鬥軍隊消失在歷史上。而後來的勤王,本來是要主動請纓戰爭的,但是慈禧不希望勤王用大清的旗號去打仗,而且當時勤王的手下也只是類似於擅長騎射的牧民而已,已經算不上軍隊了,所以在後來清末也再沒看到蒙古的影子。

清朝皇帝常說滿蒙一家,清末時我國受列強凌辱,蒙古去了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