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三国时期,有一匹马,名叫赤兔,很具有传奇色彩。这匹马一生先后侍奉过四个人,两个文官、两个武将, 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赤兔马也因此名闻天下,流传千古。

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此马最初是由董卓从西域带回中原的。但是董卓这个人性格残暴,刚到洛阳就独霸京师,群臣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董卓要废立皇帝,召集群臣开会讨论(说是讨论,其实是在立威)。没想到并州刺史丁原,当场极力反对,并大骂董卓。董卓正要发怒,但是看见丁原背后的那个人,当时就软了下来。没错,这个人就是吕布,一个单凭气概,就可以让董卓这样的恶人望而生畏的人。

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董卓虽恶,但也是喜欢人才的。从那以后,董卓就对吕布念念不忘,一心想据为己用。这时候,谋士李肃愿做说客,前去劝降吕布,只是需要一件礼物方能成功,得把赤兔马送给他。董卓为了得到人才,只好忍痛舍马。吕布这个人见利忘义,背叛了丁原,归顺了董卓。董卓得到了吕布,便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更加猖狂。多亏了王允巧设连环计,才破了这二人“组合”,除掉了董卓,不久吕布也在徐州落马。这样,赤兔马又到了曹操手中。

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很快,相似的故事又发生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势熏天,不次于当年的董卓。他看中了关羽这个人才,便也效仿董卓,以好马“钓”英雄。可惜的是,曹操没有董卓的运气好。曹操比董卓大方的多,没等人劝,自己主动将赤兔马送给关羽。可没想到的是,关羽见利却不忘义,只是感谢,却不归顺,坚持从一(刘备)而终。曹操懊悔不已,只能感叹关羽的义气!

从此,赤兔马跟定了关羽、跟定了正义,与青龙偃月刀一起成为关羽的形象烙印,也像它的主人一样:从一而终。

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四个人,一匹马,演义出一场可歌可泣的历史经典,人和马都得以名垂青史。其实,不光四个人的品质前后有对比,赤兔马跟随四人的态度也是有变化的。董卓扭扭捏捏、忍痛割爱,用马换来了背信弃义的吕布;曹操大大方方,慷慨赠马,没有换来忠心正义的关羽。赤兔马失去吕布,仍能休闲地吃草;而失去关羽之后,却拒不进食。赤兔马几经辗转、多次易主,莫不就是专门在等待关羽、等待正义?

将吕布与赤兔相提并论不妥,因为吕布并非赤兔马真正寻找的主人!

三国演义是这样描述赤兔马的结局的——“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人,是忠义之人,马,更是忠义之马。赤兔马活了将近四十岁,也是一匹长寿的马。最后遇到的一个人叫“马忠”,其实也是含有寓意的。倒过来读就是“忠马”,然而马忠这个人不配这匹“忠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