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碰到渣男的總是你?

1

前段時間跟好友坐在一起聊了一會,聽她說起了她朋友的故事。

小薇和老公戀愛四年的時間,但是在這期間一直忘不了前男友各種嫌棄老公,不想結婚。

後來兩人異地,在這期間老公出軌已婚女,後面小薇選擇原諒並結婚了,但是在婚後老公表現出更多出軌細節,送花,過年躺在小薇旁邊發131.4紅包,送小禮物,摟一起的照片,小薇感到很生氣,讓老公籤再出軌淨身出戶協議,老公簽了但並不很情願。後小薇又發現老公被要求給一萬分手費,小薇要老公送了項鍊給她,就此不再提。

用小薇的話說她老公:"他比較上進,長得還行,比較自信(除了身高),比較有城府,脾氣好,能忍,喜歡研究電子產品,什麼事比較喜歡放心裡,比較喜歡宅家裡,愛釣魚,閒暇喜歡看電視,出去逛街會瞄美女。他為什麼會出軌,我高攀了嗎,他出軌後我的做法對嗎?"

為什麼碰到渣男的總是你?

樹立自己的原則,別一步一步的拉低自己的底線,能夠讓你在關係中更加的被重視

通過小薇的故事我仔細的想想,雖然小薇的老公讓人嗤之以鼻,但是我能肯定根本的原因小薇在這段感情中一路作大死,PU高到爆。

很多人碰到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想的是如何解決老公頻繁出軌的問題,正如小薇她也是生氣焦慮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在我們看來小薇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並不是解決老公的多偶問題,而是應該先弄清楚自己是如何從一開始步步走錯的:

婚前"忘不了前男友,各種嫌棄老公,不想結婚"大爆PU;"老公出軌已婚女",該分手不分手反而"原諒結婚",拉低MV;"讓老公籤再出軌淨身出戶協議,老公簽了但並不很情願,後又爆老公被要求給一萬分手費",該離婚不離婚反而"要老公送了項鍊給我,就此不再提",自願開啟大房模式。這種事對方用項鍊就可以補償你,說明以後對方多偶的時候都可以用小錢來安撫你。

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我都只看到:雖然你想標榜自己的原則,但是最後都自踩底線,最終導致對方變本加厲,你丟盔棄甲。

現在小薇離婚不離婚差別都不大,因為PU太高,做事也拎不清,即使給你一個石頭男也不會比現在狀況更好。我建議她不要把重心放在老公身上,關注一下自己。反思自己的問題,走心降低PU至少半年,然後觀察一下你老公有沒有改變。等你確定自己在這段感情中做得沒有問題,也已經盡力而為,再去考慮離婚的事情。

為什麼碰到渣男的總是你?

2

小艾從小就是一個讓我們羨慕的女生,但是感情經歷卻有些波折。她家境好,長得漂亮,18歲就被送出國讀書,喜歡旅行,去過很多國家,活得很是瀟灑。可是這幾年,她的感情並不太平,遇到渣男,被劈腿,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了。

兩年前,她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叫大霄的男生,兩人在網上聊沒多久,就見面了,見面當晚就發生了關係。大霄嘴很甜,甜言蜜語信手拈來,誇她有氣質、特別,約會經常帶她去浪漫的海邊,刺激的遊樂場,優雅的音樂會。小艾很迷戀他,她覺得這段感情很唯美。

就這樣他們一起牽手走過了兩年,當她下定決心結束異地,跑到大霄所在的城市找他時,沒想到迎接她的,卻是他的避而不見。她開始覺得不對勁了,於是去調查了大霄,結果發現,原來大霄已經結婚了,自己居然成了別人的小三!

小艾很失望,和大霄攤了牌。但大霄一句"我是愛你的,和她結婚是無奈的,你要等我。"(已婚男三部曲)又讓她心軟了。

也許小艾已經知道他是一個渣男,但是她沒辦法離開他,一旦離開他,她覺得會變得更痛,最終,大霄的妻子還是知道了這段關係,大霄最終還是捨棄了她。

遇到這樣的渣男,很多女生給的建議是:一腳踹開他,讓他有多遠就滾多遠!但我發現,這樣的做法並不能根治問題。因為小艾的情感經歷幾乎都是被短擇或者欺騙,如果她踢走了這個渣男,她下一任還會是一個渣男。

所以我想,不如從她身上找原因,畢竟不能改變別人,就只能改變自己。我告訴她:你與其抱怨這個是渣男,那個也是渣男,不如思考為什麼你遇到的就是渣男,你是怎麼成為了招黑的體質?

在和小艾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她的擇偶標準是模糊的:

"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男生?"

"靠譜的"

"什麼才是靠譜的,不出軌靠譜還是不聊騷靠譜?"

"我喜歡那種美好的感覺"

她給了我一個虛無縹緲的答案。

為什麼碰到渣男的總是你?

樹立自己的擇偶標準,能夠更好的避免你遇到渣男

其實大多數的女生跟小艾是一樣的,對於擇偶並沒有一個具體化的標準,她們會覺得:"欸,這個男生追我耶,我考慮考慮他","那個男生也追我,那我比較一下。"

她們沒有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男生?當然,這個標準不是要你去主動追求他,而是讓你知道自己的目標放在哪裡。

當你抱著虛無縹緲的擇偶標準時,碰著什麼樣的男人就選擇什麼樣的,那你被短擇的概率肯定會增大,如果你一開始就定下了一個標準,比如我一定不接受不和我確定關係就睡我的,一定不接受已婚男人,那你就不會選擇和這樣的男生糾纏不斷了,因為不設立標準,當你接受了他,深陷其中,就很難跳出來了。

別總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為你而改變上,自己的人生終是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