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化一起搬迁给搬迁群众更多归属感

带着文化一起搬迁给搬迁群众更多归属感

搬出穷窝,发展新业是很多地方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近年来,各地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众多的贫困群众从不适合生存发展的穷窝搬了出来,开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征程。易地搬迁在物理空间上开启了一片新天地,而在这片新的空间里,搬迁群众如何才能重拾归属感,这往往需要用他们所熟悉的文化去抚慰每一位搬迁群众的内心,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悉的文化、熟悉的邻里关系、熟悉的生活环境贯穿在乡村的每个角落。从某种意义上看,易地搬迁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变迁,也意味着文化的变迁,物质可以经过短时间形成,而文化则需要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形成,在新的环境中要适应两种变迁,恐怕文化变迁适应是最为困难的。

能否适应文化恐怕直接关系到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在如何让搬迁群众有更多归属感,据新闻报道,贵州黔东南州走出了一条带着文化一起搬迁的路子,既帮助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也留住了乡愁。

从贵州黔东南州的实践路子来看,带着文化一起搬迁不仅让贫困群众搬出了穷窝,同时也传承了他们的传统文化,还依托文化发展旅游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带着文化一起搬迁给搬迁群众更多归属感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群众离开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搬迁到新的居住地,他们所处的文化氛围面临重大改变。人是‘形’,文化是‘魂’。如果只搬‘形’,丢下了‘魂’,搬迁群众将会缺乏精神文化的支撑。如何有‘形’又有‘魂’贵州黔东南州未异地办扶贫搬迁留‘形’铸‘魂’提供的一些可供借鉴的方式。

要做到人与文化一起“搬”首先要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充分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其深深融入住房建设中去。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房屋建设中加入少数民族元素,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也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设施。

要做到人与文化一起“搬”其次要用熟悉的事物通过日常生活留住民族文化记忆。黔东南州在给新房命名时用的是用群众原迁出点的名字命名,熟悉的名字让搬迁群众有熟悉的感觉,虽然由过去生活的村寨来到现在的城镇社区,但固有的人际圈、亲朋圈、文化圈不变,让故土难离、乡愁难忘的搬迁群众真正感受到出门进门还是熟悉的面孔,虽然身处异地却一切如故。与此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设有“乡愁馆”,将搬迁户老家留下的石磨、犁耙、老照片等进行集中展列,让搬迁群众在思念故土时可以再摸一摸、看一看,留住民族文化的记忆。

带着文化一起搬迁给搬迁群众更多归属感

要做到人与文化一起“搬”要发展好相关的文化产业。例如,义龙新区顶效安置点成立望谟麻山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组建麻山民族文艺演出队,充分挖掘发扬麻山群众的传统文化,培育传统产业。现已发展麻山织布、麻山制衣、麻山刺绣、麻山制酒、麻山制肉等15个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兴办的玩具厂、绣娘坊、黑依鸟民族服饰公司等解决了1000多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注重顶层设计,依托熟悉的事物留住民族文化记忆,依托文化发展相关产业增收致富,带着文化一起搬迁留住了民族文化的根,也抚慰着每个搬迁群众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