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大媽的「歷史責任」

广场舞大妈的“历史责任”

每到傍晚,各個公園、小區的廣場都會聚集起一群人跳集體舞,這些人以中老年女性為主,所選的曲目也多為當下最洗腦的“神曲”。(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26日《南方週末》)

每到傍晚,各個公園、小區的廣場都會聚集起一群人跳集體舞,這些人以中老年女性為主,所選的曲目也多為當下最洗腦的“神曲”。這就是所謂的廣場舞,其在我國的興起,引起了許多的關注。然而,你是否想過,這種現象和我國文化傳統的變遷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

隨著經濟的發展,都會區的形成和職場結構的蛻變,社會大眾的生活形態,正在經歷一場悄然無聲的革命。在二十一世紀前葉,中華大地上各地蓬勃生猛的廣場舞,可以說是最引人注意的新鮮事物之一。然而,雖然衍生的商機(服裝道具、音樂設備、歌曲舞技等等)已經引發許多關注;廣場舞的另一種深層意義,卻似乎一直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

這個故事,最好由稍遠的時空說起。眾所周知,從遙遠的漢武帝(公元前134年)開始,雖然間有起伏,但是儒家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殆無異議。儒家思想成為歷朝歷代的正朔,一脈相承,照耀古今。然而,儒家只是眾多學派之一,為什麼能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競爭裡脫穎而出呢?這個問題,事實上隱含著兩部分:一方面,法家道家墨家等其他學派,有哪些弱點,終被揚棄?另一方面,儒家又有哪些優點,能夠先勝出而後定於一尊?

首先,考慮法家。以(依)法治國,當然是個好主意。目前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社會,通常也是高度法治的社會。然而,對於古代的中華帝國而言,面積遼闊人口眾多,不容易有足夠能識法知法而用法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是真正的依法治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對於各朝各代的封建統治者而言,這是搬石頭砸自己腳的事,做不得。

其次,考慮道家。崇尚自然,清靜無為,當然是好事,也是諸多現代都市人的夢想。然而,對於廣大的帝國而言,如果道家成為主流,大家都崇尚自然,誰來從事生產性活動,維持帝國的賦稅由何而來?道家不會成為主流,合情合理。

再次,是墨家。兼愛非攻,摩頂放踵,愛人如己。這種教誨,在小範圍裡,也許能夠出現;範圍一旦擴大,不容易操作,也無法持久。墨家不會成為主流,幾乎是必然!

剩下的,就是儒家。相對於法道墨,儒家至少有兩個特色值得推崇。

一方面,儒家的核心教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長幼有序等等),符合一般人的生活經驗;幾千年來農業社會的生活形態,自然而然發展出以倫常為主的風俗習慣。儒家的學說,可以說是一般人生活經驗的歸納和精煉。另一方面,儒家思想通常是道德性的原理原則,在運用和闡釋上很有彈性。一旦作為治理和政事的依據,可以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對於一個面積遼闊的帝國而言,官員們都是熟讀四書五經,經過科舉篩選而出的精英;他們可以巧妙靈活地讓理論(四書五經)和現實結合。儒家會成為華人文化的主流,為歷代奉為圭臬,其實並不是偶然。

幾千年的華人歷史,和儒家的傳統密不可分。然而,在二十一世紀初,儒家思想和道統,卻似乎在華人社會里銷聲匿跡;無論在日常生活裡或大眾傳媒上,很少看到儒家的身影。新儒家的著作(唐君毅、牟宗三等),似乎只有在香港或臺北的舊書店裡,偶爾能找到幾本陳年舊作。可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千百年來的思想主流,華人文化引以為傲的思想傳統,卻在現代社會里悄然無蹤?

對於這個大哉問,也許現代的社會科學能稍稍解惑。具體而言,由社會科學的角度著眼,儒家的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是刻畫了一套人際相處的遊戲規則。透過這套遊戲規則,大家行為有所依據,可以大幅降低人際互動的成本。這套規則的最主要特色,是隱含了人際之間的尊卑從屬;五倫界定和所規範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和朋友,都有相對的高下主從。

在傳統農業社會里,這套遊戲規則世世代代正常運作;然而,在現代工商業社會里,人際互動是在“彼此平等”的基礎上、透過交換(交易)而互惠。都會區裡的人際互動,不再是農村裡的人情網絡,而是在彼此不認識的基礎上,共存共榮。也就是,傳統的華人社會,是人情式交往(personal relations);而現代社會,是非人情式交往(im-personal relations)或契約性交往(contractual relations)。儒家的尊卑從屬,適合農業社會;而在現代工商業社會里,卻顯得蒼白無語!

這幅歷史帷幕,剛好襯托出當下廣場上的大媽大叔們。他們彼此沒有血緣或尊卑從屬的關係,是純粹基於共同的愛好而相聚的。在彼此平等的基礎上,他們一起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借場地、定時間、準備音樂、安排曲目、決定服裝配備等等。他們所依恃的,不是傳統儒家的倫常關係;而是由平等互惠中,慢慢琢磨出非人情式交往的遊戲規則。

這麼看來,廣場上的大媽大叔們在不知不覺中,承擔了“維新”儒家文化的“歷史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