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內餵牛養羊有學校,19戶人家互相通婚安居樂業


有人或許會說,現在誰還願住山洞裡啊,網絡不好,交通不便。你還別說,在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格凸村中洞真就有19戶人家近百人,住在山洞60多年,成了現代版的“山頂洞人”。中洞位於海拔約1800多米的崇山竣嶺之中,據住在洞穴內的居民講,當年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戰亂來到洞中,從此便定居下來。他們的穴居生活到現在已有150多年曆史。據考證這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後的“穴居部落”。圖為中洞小學學生在上課。

中洞寬115米、洞深215米、高50多米。洞穴位於當地山脈上中下三個洞的中間,當地人又稱其為中洞。目前,洞穴裡住著的十多戶苗族人家,都是這兒一家那兒一家,沒有規律顯得有些雜亂但很寬敞。近100口人有王、吳、梁、羅四個姓氏,洞內這是中洞內內景。

中洞距離貴陽市161公里,洞內人們自己紡紗織布,推磨碾谷,每週到15公里外的集市買些油、鹽等生活用品,其餘的日子在家種田、放牛或養豬。

房屋搭建非常簡易,都是竹木結構,竹篾編織物做牆,洞穴內的房屋都沒有房頂,怪石嶙峋的洞頂成了一個巨大的公共天花板。有些房屋為了防止洞頂滴水,就在房頂搭個塑料布。這裡的很多家庭還是過著貧窮的生活,裡面除了電視機,幾乎是家徒四壁。木頭箱櫃、桌子板凳,這些都是砍下樹直接製成的,大多是自給自足。這是中洞內雜亂不齊的房屋。

住在洞裡的十幾戶人家,以前由於洞內又窮又偏僻,外面的姑娘沒有願意嫁到洞裡來的,那個時候洞裡的女孩也不想嫁到外面去,因為她們習慣了洞中生活,對於外面的世界有些不適應。於是四個氏姓的孩子們互相通婚,從出生再到結婚生子,如此在洞內循環往復著。這樣算起來,洞裡這些人家差不多都是親戚。現在,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有的也在外談婚成家。留下洞內的多是老弱婦孺。


為了讓洞中苗人整體搬出洞外,2008年紫雲縣在距中洞500米的山下新建了移民房屋和寄宿制學校。2009年6月,中洞小學搬遷至新建的寄宿制學校。但部分居民因不適應洞外生活,不到一個月又搬回洞中。談及不願搬出的原因,一戶居民說:“窮家難捨,故土難離。洞中住習慣了,又不怕颳風下雨,外面居住環境適應不了。”還有的人擔心洞外的房子不結實。這是洞內小學生在去學校路上。

中洞的人祖輩都靠喂牛羊和種玉米為生。洞穴內沒有陽光,為了讓畜禽曬曬太陽,防治瘟病,有陽光的中午他們都會把牛、羊、豬、雞趕出洞外,太陽下山趕回來。這是中洞內一名居民正在將羊趕出洞外。

白天,村民們大都要上山勞作,洞內空蕩冷清。天快黑的時候,村民們陸續回來,洞穴熱鬧起來。住在洞中就像住在一個巨大的擴音器裡。因為沒有屋頂,村民們即使小聲說話聽上去也格外響亮。一名居民正趕著牛回中洞。

屋與屋之間只簡單地用竹籬相隔,家家竟然還有門牌號碼。為了改善中洞苗人的居住環境,當地政府先後採取修道路、架電線、建水窖、安裝電視轉播塔等一系列扶貧措施。原來幾乎與世隔絕的中洞,現在也有了通訊信號,各家各戶也有了電視機。

住在中洞,生活相對來說是艱苦的,但他們沒有怨天尤人,享受著屬於自己的簡單的幸福。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實,幸福很簡單的,一日三餐吃飽就好,房屋大小能住就好。希望中洞的人們能夠一直簡單幸福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