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拒绝见好就收:拿500亿“罚款”恫吓大国,终于惹恼对手

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若干年后,特朗普恐怕会后悔没有在最佳时机收手。美媒最近报道称:取消9月21日与白宫方面的会谈计划后,大陆内部已经形成共识,决定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后再进行谈判。这样一来,特朗普失去了挽回败局的机会,共和党失去国会控制权基本已成定局。

特朗普拒绝见好就收:拿500亿“罚款”恫吓大国,终于惹恼对手

白宫副发言人Walters声称:特朗普总统与对方关系非常好,两国也一直保持了沟通,我们也愿意继续对话,但对方首先要解决不公平的行为。白宫内部人士还表示:对找到解决争端的方法感到乐观,正在评估对方如何回应,目前没有设定恢复谈判的时间表。特朗普总统已经表明了决心。他还对记者透露:隔绝美中两国的经济来往并非特朗普总统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对方拒绝让步,美国企业应该可以选择改变和迁移供应链。当然这也存在风险。美方无奈地表示:目前两国之间没有会晤的议程,总统希望我们继续与对方接触,促使其返回谈判桌,从而让事情向积极方向发展。探客认为,种种话术和修饰都表明,美方丢掉了谈判的主动权。

一味升级胆小鬼游戏的赌注,特朗普所凭恃的就是多年来最好的经济表现、较低的失业率、工薪阶层收入稳中有升等有利条件,这令白宫拥有了长期强硬的底气与资本。美方还分析认为,即使经贸大战长期化,美国消费者对物价波动也会相对无感。

事实上,两国进行的5轮谈判都没有使争端呈现弱化的趋向。主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蓄意破坏达成共识的努力。美国一方面痛下狠手,另一方面又邀请对方谈判,目的就是要用恫吓与威胁的手段迫使其屈服。但让白宫没有想到的是,几轮交手过后,大国巍然屹立,不为所动。

美国当初对中兴动手,的确让一些人既恼怒又恐惧,然而这种慌乱过后,发现白宫的三板斧不过如此。特朗普一再加码,像极了街边摊贩讨价还价的伎俩。治大国如烹小鲜,而特朗普的治法却是一味猛火,最后锅里的食材成了烧炭。美方不给对手任何希望,不作出任何让步,其实也断了自己的后路。凌厉的攻势开始比较唬人,时间一长也就失去了威力。相反,对手却越来越淡定,甚至开始有点审美疲劳。

白宫的“施压战术”用在墨西哥、加拿大、日本乃至欧盟身上都会取得一定的与预期效果,但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前纯属无用功。敢与美国掰手腕并不处于下风,世界上恐怕只有一个国家有这个能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已经不是经济增长赖以维系的主要支柱。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数字是,对外依存度在2007年曾经达到70%,到2017年底已经降到10%。可以说,面对特朗普早有预谋的经贸大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就做到了未雨绸缪,开始将经济增长方式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

特朗普拒绝见好就收:拿500亿“罚款”恫吓大国,终于惹恼对手

大陆2017年GDP的体量约为81万亿人民币,出口的贡献只有8万亿,其中出口到美国的约为2.7万亿。最坏的情况是,美国不会再进口一分钱的商品,经济增长率大约会掉下0.35%。这样一看,白宫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其实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大陆正处在去杠杆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特朗普挥起大棒有点“趁你病要你命”的意味,痛感肯定存在。但越是在危难时刻,越不能乱了阵脚。

现在的状况是,特朗普发现气势汹汹的恐吓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恐怕会更加恼火和歇斯底里。美方越是极限施压,离遭到反噬越近。为了践行“美国优先”,特朗普漫天要价,导致美国商业怨声载道,听证会上90%的企业都强烈反对白宫的手段。福特和苹果都先后表示或暗示不会把一些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得罪了商界,其实等于终结了争取下个4年的可能。

纵然现状有利,也不代表美方经得起长期消耗。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再到2008年的金融浩劫,数十年产业空心化的后果让美国不再是那个能够与苏联硬碰硬的实体。如果内功还在,美国肯定会再次试探一下大陆的底线,从印度、南沙、钓鱼岛再到韩国,到处都可以找到出手的机会。但白宫偏偏选择见效最慢的经贸大战,明显是无力也不想挑起战争,因为代价承受不起。特朗普寻找的就是一个既少花钱又能对外大张旗鼓宣传的方式。

特朗普曾经获得过一个体面解决争端的方式。当时对手选择了破财免灾,准备在一定呈上进行妥协,可白宫却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变本加厉,在9月18日这一天宣布新的敌对措施,这激起了对手的民族情绪。特朗普想通过征收500亿美元的额外惩罚性质的税收来阻挡对手的产业升级,无异于痴人说梦,完全是弄巧成拙。美国人当然能够通过封锁造成对方几百万人失业,但与10年前全球经济危机时7000万人返乡相比,这点压力只能算是骚扰。

特朗普拒绝见好就收:拿500亿“罚款”恫吓大国,终于惹恼对手

趁着磋商大门还没有完全关闭,特朗普应该有台阶就下,不要在错误的时间、选择错误的对手、继续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如今已经不是美国一家通吃的时代。美方的底牌已经暴露,面对抛弃幻想、投入战斗的对手,特朗普的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