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车+小程序:百度要干啥?

by 杨学成

在今天的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不但现场连线了第100辆自动驾驶大巴车「阿波龙」的下线,还发布了「昆仑」芯片和百度小程序:

芯片+车+小程序:百度要干啥?

在经历了大范围的人事调整和业务收缩之后,百度在陆奇时代确立的「All in AI」战略开始开花结果。这次一口气推出了从硬件到软件的AI套装,说明百度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确立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取决于算力、算法和算效,前提是拥有海量训练数据。百度的数据储备可谓丰沛,这给百度面向AI创建了先决条件。接下来,算力突破就是关键,尤其是机器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处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需要运行专用芯片,集七年之功的昆仑芯片生逢其时。

其二,百度的算法依托于「百度大脑」,2016年10月1.0版本上线,现在已经迭代到了3.0版本,成为百度对外开放AI能力同时汇集各方开发力量的重要生态。百度大脑经过3个版本的升级,已经完成了从技术到生态的全线布局,算法繁衍将会愈演愈烈。

其三,小程序是百度人工智能真正面向应用的场景界面,有利于打通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壁垒,随着小程序开发门槛的降低,将会吸引大量创意场景汇聚,让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能力向各个角落赋能。我向来认为小程序最佳的应用场景在物联网领域,是以标准化数据容器的方式去激活僵尸物体,这会是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最有前景的承载方式。

其四,这次百度与金龙客车联合推出的「阿波龙」,是顺利实现了小规模量产(100辆)的自动驾驶巴士,减掉了驾驶位、方向盘、刹车、油门等部件,取而代之的是22万行代码,目前主要用途还是载客,且要求的环境相对比较严格(如,接送核电站工作人员),但未来将面向众多服务场景。

当年刚出现汽车的时候,我们看待汽车的眼光是「不用马拉的马车」,仍然是马车,只不过不用马拉了,所以早期的汽车被设计成了马车的样子。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把汽车当成马车了。我们现在看待自动驾驶汽车的眼光基本上是「不用人开的汽车」,本质上还是汽车,只不过不用人驾驶而已。相信这种看法很快就会过时,自动驾驶车根本就不是汽车,就跟汽车不是马车一样。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世界将会远超我们现在的想象,自动驾驶将把原本所有固定的服务终端改造成「流动服务系统」,而人工智能最终会把整个社会变成真正的「流动社会」。

百度本次开发者大会发布的芯片+车+小程序,是朝向流动服务系统迈进的关键一步,把人工智能从平台到应用、从软件到硬件以及底层计算都完成了布局,这是陆奇给百度制定的战略的自然果实。

说了这么多人工智能,其实费劲吧啦地让机器变成人,还不如直接改造人或其他动物来的方便,所以别担忧机器替代人的事儿了,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原人」的威胁更大!

结论:雾霾因黑暗发愁,却忘记了,遮住太阳的恰恰是它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