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改(6):我要控制我自己

by 杨学成

记得当年在上学的时候,每次途经人民大学东门都会碰到有人趋向前来鬼鬼祟祟地问:办证吗?地上牛皮癣广告纸上也会印有大大的「办证」二字:

证改(6):我要控制我自己

就拿身份证来说,对每个公民都非常重要,是我们行走社会必须随身携带的东西。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身份证明是陌生人社会进行交互或与他人发生关联的信任或信用保障。简单讲,证书能够「赋信」,赋予信用的意思。

就比如,学生毕了业去BAT这样的大公司求职,一亮「北京邮电大学」的学位证书,立马就自带信用。所以,证书所能带来的意义,远比证书上的字面含义更加深远,证书能够随时随地赋予持有人以某种意义的信用,这也是大家青睐各种证书的原因。

然而,过去的证书包括身份证明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发证方集体背书,持证方分散使用」。例如,北邮学位证的含金量是由北邮这个整体来背书的,而每一名北邮学子却是分散使用的,时间一久,发证方和持证方之间的价值关联就会越来越弱。所以,证书是一个时间横截面的证明,而持证人是不断变化的个体,两者只在某个时间截面上是强关联的。

除此之外,信息由发证方统一存储,一旦泄露或者被黑客攻击,就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现在很多假证横行,这跟发证方或存储信息的平台主动或被动的信息泄露有很大的关系。更何况,有一些不法机构,正在以各种手段收集个人信息并通过出卖这些隐私信息谋利。

这意味着,过去我们的身份管理和证书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的纰漏,社会征信成本居高不下。更为重要的是,同类反复的身份确认人为地增加了全社会的信用成本,而时间截面下的证书体系又导致持证人不断地以过去证明未来,这本身是不合理的。

出路是,让用户身份以数字化的形式回到用户身边,肉身与数字孪生体合二为一,做到既便捷征信,又高效赋信。今年1月份,美国伊利诺伊州发布区块链技术报告,指出以后州内居民将拥有唯一的去中心化身份标识符(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DID),相当于区块链版本的身份证,是比特证的一种形式。

DID将比传统身份证存储更多的信息,并且由用户在个人设备上存储、更新信息,而政府只充当各个环节的验证者,不再存储身份信息。这样一来,黑客很难攻击这一网络来获取大规模的身份信息,并且公民也必须谨慎对待输入和更新的个人信息。

伊利诺伊州的公民通过DID这个唯一的身份标识符来获取各项公共服务。例如在社会补助领域,居民提交DID,政府只需验证通过就能触发智能合约,自动完成补助拨款动作,而不需要繁琐的审批程序和人工干预。

推而广之,既然人的身份和权益证明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那么其他财产和设备可否也如此呢?尤其是,类似于自动驾驶这样的系统,势必会让每辆汽车都要具备动态的身份证明,以便完成车与人、车与车、车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自动驾驶必须建基在大量的智能合约之上才有可能应用。所以,身份和证书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含义。

结论: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