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力、勇、聪、明、英、雄,六字用人法(醍醐灌顶)

古人写文章,一字一意,如今我们都给简化了,把智慧简化成口头禅,日用而不明其意。

本文从“力、勇、聪、明、英、雄”六字来聊聊老祖宗用人的智慧。

“聪”指有智慧,“明”字一日一月,日月运行之道,喻指行动的时机;“英”指聪明过人,“雄”指胆力过人。这是基础概念,先搞清楚,然后来谈古人的“六字用人法”。

力而不勇,可为”力人“不可为先锋

有一把子力气,但没有带领众人冲锋在前的勇气,这样的人是个好兵、好员工,但不能任命管理职位,那怕是一个小组长。

古人的智慧:力、勇、聪、明、英、雄,六字用人法(醍醐灌顶)

聪而不明,不可以处事

聪而不明者,智慧过人,出方案出招数一套又一套,谈天说地,仿佛无所不知,却不能洞察行动的时机,这样的人,只能充当谋士的角色,不可以让其具体实施,否则再好的方案也会成为空谈。

古人的智慧:力、勇、聪、明、英、雄,六字用人法(醍醐灌顶)

聪且明,但无勇者,可以循常不可以虑变

如果一个人聪明但没有勇气,只能循规蹈矩去处理日常工作,对于突发时件便犹豫不决,没有勇气去决断,此类人可以作为很好的副手来用,但不可委以独当一面的正职。

古人的智慧:力、勇、聪、明、英、雄,六字用人法(醍醐灌顶)

力能过人,勇能行之,智不能料事者,可以为先锋

有勇有力,聪明或缺,这样的人可以任命组长之职,带领手下冲锋陷阵,但不可委以部门主管、店长等职务。

古人的智慧:力、勇、聪、明、英、雄,六字用人法(醍醐灌顶)

英与雄兼得,方能成事

古人说: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英而无雄,就是光说不练,智慧和主张没有胆识的支撑难以推行下去;雄而无英,没有智慧的指引,同样无法成事。做领导的得一英雄之人太难,英雄之人也必定不会甘于人下,所以有幸募得一英才,一雄才,左膀右臂兼有之,何愁事不成?

古人的智慧:力、勇、聪、明、英、雄,六字用人法(醍醐灌顶)

结语:此文并非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自知且知人,方能进步;顺便学学古人智慧,为管理者用人一节提供一些参考,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赵蕤《反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