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有一条全国闻名的“龙”

东莞有一条全国闻名的“龙”

舞龙的每个动作都要经过多次磨合练习

“舞龙”是中国传统民俗中的一项特色文化活动,每逢喜庆节日,都少不了舞龙助兴。在东莞市大朗镇,有着一条全国闻名的“龙”——大井头女子舞龙队,这支巾帼不让须眉的舞龙队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屡获省市乃至全国大奖。而在近日落幕的2018年广东省龙狮锦标赛上,大井头女子舞龙队更是发挥出色,A、B两队的“妈妈级”选手技压群芳,双双荣获舞龙项目一等奖。

壹 舞龙可以男女同台竞技

叶伍槐这位已届古稀之年的大井头人,是大朗镇大井头龙舞第五代传人。据其介绍,早在清末民初,大朗就已建有舞龙、麒麟、醒狮武术馆20多间,舞龙舞狮舞麒麟当年在民间盛极一时。逢年过节,或遇喜事,村民都会舞龙耍狮来庆祝,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改革开放后,生活富足的大朗人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强烈,众多的传统民间艺术重焕光彩,其中,舞龙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由原来的“草龙”变成了今天的“纱龙”,原来的男子舞龙也变成了今天的男、女同台竞技,成为了最受大朗人民喜欢的民间艺术之一。由于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大井头龙舞于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东莞有一条全国闻名的“龙”

大井头社区女子舞龙队全是大井头已婚的妇女

贰 舞龙队备有“秘密武器”

举龙、端龙、拖龙、擎龙……在大井头灯光球场,这些基本的舞龙动作一直都在重复。不管酷暑,无论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落霞满天,夜幕降临,总有十余位家庭主妇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槐叔的指导下练习舞龙。

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这些都是大朗龙舞的艺术特征。舞者动作矫健,技艺娴熟,有龙出洞、龙抢宝、龙砌塔、龙抱柱、黄龙滚、倒挂金钩等舞龙套路,又有蟠龙缠柱、金龙抢月、飞跃龙门、二龙夺珠等动作,其中,双龙高塔造型盘旋而立,气势尤为宏大、壮观。

除了动作变化多端外,大井头女子舞龙队在装备上还有一大“秘密武器”——狮鼓。走进大井头文化活动中心,一间活动室中,安静地摆放着几条鳞光闪闪的纱龙,传统的大锣、小锣不见了,槐叔说:“龙队成立之初,锣、钹、唢呐都还会用,后来播音机播放乐曲代替之后就少用了,不过即使有机器代替,狮鼓都是一直保留着的。狮鼓敲起来声音洪厚响亮,有利于鼓舞队员士气。”

“东莞很多地方也有舞龙,女子舞龙,也不是大朗专有,但要说活跃程度和表演水平,毫不谦虚地说一句,我们大朗女子龙队是数一数二的。”槐叔每每说起自己所带的女子龙队,脸上总洋溢着自

豪与欣悦。

东莞有一条全国闻名的“龙”

狮鼓敲起来声音洪厚响亮,有利于鼓舞队员士气

叁 舞龙队员都靠自愿自觉

大井头女子舞龙队的诞生,源于一次“一拍即合”。1998年元宵节前后,东莞建成第一个文化广场,举办了“百狮闹元宵活动”,“时任大井头村书记的叶贵宁参加了庆典,他找到我说,大朗本身舞龙文化的基础也不错,我们能不能也搞一个舞龙?”对舞龙情有独钟的槐叔对此自然一拍即合。2000年冬,大井头社区在原有舞龙传统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惯例,组建了两支男子龙队和两支女子舞龙队。

大井头社区女子舞龙队刚成立时,有队员30人,年龄从24岁至50岁,平均年龄约为38岁,全是大井头已婚的妇女。她们当中有自己开工厂的女老板,也有打工的工厂女工,还有纯家庭主妇。

“舞龙队上下都是没有报酬的,天气热时最多补贴一些糖水费,全靠大家自愿自觉。”为了让大井头女子舞龙队闯出名堂,槐叔从广东省龙狮协会请来技术员指导龙队训练,还专程赶到上海购买国际标准的“纱龙”。

2001年11月,东莞市第五届全运会龙狮大赛的开幕式上,首次亮相的大井头社区男女子舞龙队就在该次大赛中双双荣获第三名。从此之后,大朗舞龙队尤其是女子龙队,声誉鹊起。

东莞有一条全国闻名的“龙”

舞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十分考验人的体力

肆 “妈妈级”队员 PK青年队员

翻开大井头女子舞龙队的荣誉册,从市赛、省赛,到全国赛,这支娘子军屡获大奖。例如,2015年“女子舞龙自选套路”参加广东省龙狮锦标赛,获得金奖;2007年参加中国民间民族第五届荷花艺术节,获金荷花奖。此外,大井头女子舞龙队在国际大赛上也曾为国争光——2013年,在香港荣获第二届国际龙狮比赛第一名。

“我们队员有胆识、有经验,在这次2018年广东省龙狮锦标赛上不惧对手, A队和B队分别夺得一等奖。”槐叔说,此次省赛共有19支舞龙队伍,有民间团体,也有中学、大学团体,比如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番禺中学的龙狮团,对方全是年轻的学生,而大井头队都是“妈妈级”选手,两队平均年龄相差20岁以上,身体柔韧性、体力等方面均有差距。“当大会宣布我们获得两项一等奖,超出了队员们的预期,连工作人员都走过来向我们表示祝贺。”

谈及舞龙,大井头社区的娟姐眉飞色舞,兴奋之情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我舞龙已有十多年了,舞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十分考验人的体力,动作稍微慢点就跟不上整条龙的舞动。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手臂简直都抬不起来,连脚也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很不容易,很欣慰,女性舞龙比起男性本来就不具备优势,但是我们女子龙队坚持下来了。每次比赛,如果出了差错,全部队员真是伤心得要哭的,但是如果获奖了,再怎么辛苦也都难掩她们脸上的喜悦。”槐叔坦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