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要爲四萬萬人爭人格

蔡鍔:要為四萬萬人爭人格

老叫獸:書中自有顏如玉。

小石君:書外還有刀和劍。

蔡鍔出身於湖南一個貧寒農家,

但他從小天資聰穎、聰慧過人。

六歲時,

蔡鍔進當地地主劉輝閣家的私塾讀書。

十歲時,

他讀完了四書五經,

能寫一手錦繡文章。

然後就被地主盯上了。

劉輝閣發現小蔡根器不凡,

於是免去其一切費用,

還將侄女劉森英(劉貞俠)許配給了他。

年僅13歲的蔡鍔沒有辜負兩家人的希望,

在童子試中一舉奪魁。

由於身材矮小,

考試時父親讓他騎在肩上進考場。

於是考官不高興了:這考生,架子不小。

考官出了一道上聯諷刺道:子騎父做馬。

結果蔡鍔一翻白眼立刻懟了回去:

父願子成龍。

一年後,

蔡鍔又在歲試考試中名列一等,

成為秀才。

而此時維新變法正在湖南展開,

陳三立和譚嗣同等人合辦了長沙時務學堂。

於是,

15歲的蔡鍔報名參考,

並在2000名青年才俊中脫穎而出。

在當時的學生中,

蔡鍔是年齡最小的,

卻是成績最好的。

梁啟超是當時的中文總教習,

他對蔡鍔特別賞識,

勤加點撥。

除梁啟超外,

湖南邵陽名士樊錐、中文分教習譚嗣同也都曾擔任過蔡鍔的中文老師。

在大家的一致鼓勵下,

小蔡的文章越來越好。

然而,

次年戊戌變法失敗,

湖南時務學堂隨即解散。

為了救亡圖存,

蔡鍔決定投筆從戎。

1900年,

他參加了武漢自立軍反清起義,

起義失敗後,

師友多人遇難,

蔡鍔大受刺激,

憤而改原名“艮寅”為“鍔”。

“鍔”就是刀劍之上的鋒刃,

“蔡鍔”一名,就是要為國家作先鋒。

蔡鍔在一首詩中寫道:

流血救民吾輩事,千秋肝膽自論君。

蔡鍔的棄文從武遭到了老師的反對,

梁啟超覺得他只需繼續深造,

定能成大才。

然而蔡鍔去意已決,

他對梁啟超說:“我不做個第一流的軍人,就不是您的學生。”

1902年11月,

蔡鍔自費考入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

蔡鍔在學習訓練之餘,

大量研讀西方經典,

尤重法治思想,

他編譯的《國際公法志》是我國關於國際公法的早期譯著之一。

為了宣傳民族主義,

蔡鍔還與秦力山、沈雲翔、戢元丞共同創辦了《國民報》。

同時,

他還長期為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辦《新民叢報》撰稿寫文。

實際上,

當時的赴日留學生風氣極差。

在逃離了專制的滿清之後,

來到開放的日本,

幾乎所有人都想“放鬆”一下。

胡漢民就說過,我留學日本就幹了兩件事:一是嫖娼,二是革命。

而蔡鍔留學日本也只幹了兩件事:

一是學習,二是寫文。

蔡鍔的同學蔣百里曾說:蔡公有超出常人的自制力,不為物慾所拘牽,這是成大器者的必備素質之一。

蔣百里還說蔡鍔愛讀《老子》,

他真正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正式投身行伍之後,

蔡鍔在戎馬倥傯的歲月中仍然筆耕不輟,

為留下了不少優秀的著作和詩文。

不僅學習好,

蔡鍔實際上還是一位書法家。

其書深得《泰山金剛經》三昧,

筆法隸楷參半,結體雄深拓展。

他的行草直追晉唐,清雅瘦勁,見靈見性。

1915年蔡鍔與小鳳仙廝密情深時,

曾書一副《行草王維詩軸》以寄情喻意,

那字裡行間揮灑出的都是一代名將颯爽的英氣與大度。

老叫獸:考試冠三軍。

小石君:英雄碾壓日本。

1904年10月,

蔡鍔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

在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據說當時有這麼個段子。

日本陸校有個習俗,

即每屆畢業生的前三名都會受到天皇或親王的接見,並贈與佩劍。

那年的畢業生典禮上,

第一名是蔣方震,

即後來大名鼎鼎的軍神蔣百里。

第二位被授予獎勵的是蔡鍔。

但等到宣佈第三名時,

主持人尷尬了,

因為第三名也是中國人,叫做張孝準。

一連前三都是中國人,

這是日本人所不能忍的。

於是他們當即把張孝準撤到了第五名,

把原來的第四名拔了上來,

這樣親王的臉上總算才好看了點。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

蔡鍔等留學生的學習有多拼命。

回國後的蔡鍔因其能力很快受到重用,

並統兵一方。

1913年10月,

袁世凱成為正式大總統。

當月,袁世凱迫不及待的給雲南都督蔡鍔下達了命令:

“雲南都督蔡鍔疊電因病請假,著給假3個月,來京調養。”

袁世凱讓蔡鍔來京目的很明顯:

一是籠絡,二是防止割據。

袁世凱曾對親信曹汝霖說過,

蔡鍔“此人之精悍,遠在黃興及諸民黨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

初到北京的蔡鍔對袁世凱還一度抱有幻想,

認為他“宏才偉略,群望所歸”。

但不久袁世凱與日本秘密簽訂賣國條約《二十一條》,

這深深的刺痛了蔡鍔的心。

與此同時,

袁世凱的復辟活動緊鑼密鼓,

1915年12月12日,

他宣佈接受帝位,取消民國。

對此蔡鍔氣憤至極,

他說“眼看著盈千累萬的人頌德勸進,袁世凱安然登其大寶,這叫世界看著中國人是什麼東西?我們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過,但為四萬萬同胞爭人格起見,非拼命幹這一回不可。”

於是他決心以武力為四萬萬人爭人格。

老叫獸:紅顏薄命。

小石君:傳奇隕落。

也就是這時,

蔡鍔認識了京城名妓小鳳仙。

小鳳仙家原是浙江的旗人,

母親是偏房,

因不願受正室的歧視,

母親帶著她離家單過。

不幸的是,

母親不久病逝,

小鳳仙輾轉淪落風塵,

跟一位姓胡的藝人學戲,

一路到了北京,

在八大胡同之一的陝西巷雲吉班賣唱。

其實小鳳仙的相貌並不出眾,

只是她歌喉婉轉,

若是放到今天,

一定可以成為“麥霸”。

蔡鍔結識小鳳仙來做掩護有兩個理由:

一是她只有十四、五歲,思想比較單純;

二是她的氣質比較正,不屬於妖冶之流。

蔡鍔決心反袁,

於是先跟原配劉俠貞上演了一出雙簧,

為小鳳仙的事大吵大鬧,

然後以老母思鄉為名,

派部下護送母親和妻子兒女返回湖南。

隨後的故事就出現了兩個版本。

一個是蔡將軍知道了小鳳仙的身世後,

十分同情,

出錢替小鳳仙贖了身,

兩人感情日深。

小鳳仙遂安排了一個生日party,

讓蔡鍔在房中飲酒,

同時拉開窗簾,

使密探可洞觀室內。

酒到三巡,

蔡鍔也不取衣架的上衣帽,

假裝去洗手間,

趁院中人多雜亂之際,

直奔豐臺火車站。

另一個版本是蔡鍔臨走時,

通宵打牌,

第二天清早,

當著侍者的面打電話給小鳳仙,

約定中午吃飯。

等到中午,

蔡鍔偷偷溜走,

從西苑乘三等車赴天津。

事後密探大為慌張,

盤問小鳳仙,

小鳳仙當然一問三不知。

這些密探只好捏造事實,

說是小鳳仙把蔡鍔送走。

總之,此後龍歸滄海,

蔡鍔在雲南舉起了反袁義旗。

蔡鍔沒有選擇坐鎮後方指揮,

而是親赴前線,帶兵出征。

不幸的是,

由於戰事艱難,

蔡鍔的老病得不到及時醫治,日漸加劇。

護國戰爭勝利結束後,

民國政府任命蔡鍔為四川督軍兼省長,

但這時他已經病情惡化,

草草處理了四川善後事宜,

便東渡日本治病。

1916年11月8日上午,

蔡鍔因喉癌醫治無效,

病逝於福岡,年僅34歲。

蔡鍔這麼大的官,

留下多少遺產呢?

蔡鍔舉兵反袁,

袁世凱下令湖南地方官查抄其家產,

寶慶縣回稟:“查蔡鍔本籍,無一椽之屋,無立錐之地,其母親尚寄食鄉人家,實無財產之可查封。”

蔡鍔在遺囑中寫道:“鍔以短命,未能盡力為民國,應為薄葬。”

1917年4月12日,

蔡鍔魂歸故里,

政府在長沙嶽麓山為他舉行國葬,

蔡鍔成為民國史上的“國葬第一人”。

消息傳到北京,

官方與各界在中山公園舉行了隆重追悼會。

會場上有小鳳仙的兩幅輓聯:

“不信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可憐憂患餘生,萍水相逢成一夢;十年北地胭脂,空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已,桃花顏色亦千秋。”

於是小鳳仙的“俠妓”之名傳遍全國。

公祭蔡鍔時,

小鳳仙親自前往致哀。

此後,

小鳳仙便從八大胡同消失,

隱姓埋名,無影無蹤,

其下落至今為謎。

民國劉禹成的洪憲紀事組詩中,

有一首專詠此事:

當關油壁掩羅裙,女俠誰知小鳳仙?

緹騎九門搜索遍,美人挾走蔡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