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于丹了,从热捧到抛弃经历了什么?

翩翩起舞讲算法


因为于丹说话太绕了,明明一段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如果到了她嘴里,可能会给你写本书。

忘了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非常爱看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刚好又是王立群老师讲汉朝,内容听的非常舒服,浅显易懂,从此就喜欢这个节目了,然而好景不长,这个这个节目又开始让阎崇年讲满清,于丹讲论语,阎崇年讲满清当时没看出什么,但是大学毕业之后刷头条,刷到一段,就返回去重新搜出来看了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各种跪舔,各种洗白满清罪行的言语,在也看不下去了,后来听说阎崇年被打了。我只能说活该。

至于于丹讲论语,我当时一集都还没有看完,就摒弃这个节目了。妈的,好好的一段论语,绕过去绕过来,还没有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讲课讲的好,至少我们语文老师讲课的时候言简意赅,总结到位。这个于丹讲课的时候,全是完全正确的废话加上心灵毒鸡汤。


a本色蔚蓝


前几天路过河南信阳,看到一个楼盘的大幅广告,宣传的点就是“于丹要来了”,这还算事给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她也许正在走近三四线小城市,大把地捞着出场费呢。

其实,大把捞出场费,可能正是于丹逐渐被抛弃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走红,甚至嫌弃了全国性的读《论语》的热潮。当时,于丹只是北师大一个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学院,但是很难达到文学院的学术要求,就到了北师大艺术学院,她的学问不行,但是课讲得很好。她最开始是在央视节目组帮忙,结果大家说,于老师,要不您试试吧——她就那么火了。

于丹的走红,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中国经济经过90年代迅猛的发展,社会对“文化”的渴求空前强烈,央视嗅到了这种需求,打造《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火得一塌糊涂。于丹上去讲,也是火;再换一个阎崇年讲清史,照样火。

应该说,于丹是非常聪明的。她趁着节目的火爆,把自己讲《论语》的书卖了几百万册,赚了很多钱。她到各地演讲,出场费都是几十万。这完全是名气带来的财富,所谓的“眼球效应”,而缺乏真正的学术根基。她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明星,而不是大师,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来变现,来挣钱,毫无疑问,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请她都请不到。

于丹没落的种子也就在那个时候种下,她没有去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断地“复制自己”。文化明星也换代很快,百家讲坛早就没人看了,现在是各种《最强大脑》或者“见字如面”之类的,于丹那种鸡汤式的解读慢慢过时了,真正感兴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导,而不感兴趣的,则被别的花样所吸引。

于丹在讲坛上被轰走,好像是在一个大学的讲座,对大学生来说,她讲的东西显得过于肤浅了。但是,这种遭遇也告诉了她自己本抛弃的现实,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线城市走穴上,毕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线城市,还需要一个阶段。


张丰


大家不喜欢于丹,有一个比较轰动的事件。2012年11月,在北大的一场昆曲演出上,于丹被主办方邀请上台讲话,被当场“轰下台”。


这距离于丹2008受邀到北大讲国学500人教师座无虚席,楼道都挤满人的盛况天差地别。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领头轰于丹下台的有可能不是北大的学生,因为当时的演出是一场对外的商演,并不是学校的闭门演出。但是从2006年于丹讲《论语》迅速成为“知识明星”到6年后遭到人们的嫌弃,6年间发生了什么?

之前于丹在央视讲昆曲《游园惊梦》的时候,涉及到《邯郸记》的卢生,当时将“陕州”解释为现在的陕西。然而这是错误的,并且被观众发现,在央视媒体“不懂装懂”让戏迷们不接受。

于丹讲《论语》,讲《古诗词》,都会做一定的美化,同时灌输一些“接受论”,渐渐的人们就发现于丹其实是在给大家喂“心灵鸡汤”。引起群愤的是,面对雾霾,于丹告诉大家关上窗子、打开空气净化器,实在不行就启动精神防护,别让雾霾进入心里。这点言论,确实没法让人信服,鸡汤变成了“毒鸡汤”。


“被轰事件”后,不少人爆出于丹对属下极其严苛,对于抑郁痛苦的女弟子冷酷无情等等。对于此类现象也有耳闻,此前,一个同行因为因为一篇采访没有让于丹满意,于是被她找了领导。

所以,于丹从红到黑也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提醒,一方面,大众的文化认识在不断提高,辨别力越来越高;一方面,“人格修饰”“知识包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止看戏


有一个人其实跟于丹比较像,那就是南怀瑾。

曾经有个大学教授要跟他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南怀瑾笑了笑,坦言:“咱们不是一个路子”(大意如此),直接拒绝学术圈。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也是于丹欠缺的地方。

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路子,试图在学术圈也发发声,这就不好玩了,才会在北大得到嘘声一片。

于丹老师其实是个文化现象,“于丹”二字本身其实已经超越了个体,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于丹特别喜欢说的一个词语是“道不远人”,就是传统思想文化其实与现代人并不遥远。

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其实和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的思想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强调道应该成为“日用”,反求诸己,而不是表面文章、咬文嚼字。

值得关注的是,于丹“火”起来,完全是因为一个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这个节目,我在大学的时候也看,

2001年就开始播,但一开始的定位是比较专业学术的,比较阳春白雪,记得好多是考古、文博之类的,很难通俗化,即使是《聊斋》这样可以通俗化的选题,邀请的也是马瑞芳教授,当然,马教授在学术界是很专业的老教授,但是,这类教授往往是按照给科班大学生讲课的套路来讲,即使尽量讲得深入浅出一点,也是按照大学的通识课堂的标准来讲的。

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电视的受众人群决定的,所以百家讲坛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0610

月,于丹出现了,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

于老师跟其他老师不同之处在于她其实是“社会人”,长期在江湖摸爬滚打,人情世故谙熟,对心理学也下过功夫,比如她说的“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竞争,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其实说很得人生况味的。

再说她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心灵鸡汤,但是这碗鸡汤不同于网络上的那种,而是于丹本人的包装便是最好的鸡汤。

最后,于丹老师逐渐淡出热点,其实也正常,毕竟走她的路子的人多了,学术明星更是层出不穷,鸡汤也需要换口味。



历史有妖气


自己不知道咋评论,不过曾经听过著名评论人老梁曾谈起于丹的百家讲坛,一脸的不屑和鄙视。



他称:于丹这种讲座的方式,其实是借着经典复读,对人进行心理按摩。什么叫做心理按摩呢?说白了就是“灌迷魂汤”!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梁先分析了于丹这个人,她在北师大研究传媒,非常有心得,她了解观众想听什么。她也更了解这个社会,所谓的主流欣赏什么,也就是于丹的上级喜欢听什么。人家说话讲究深入浅出,而于丹恰恰相反,她喜欢把浅白的东西一定要讲成深奥的。 老梁更是直接指出:于丹说的每一句话都正确,但都是正确的废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于丹解读的《论语》,如果孔子还活着,恐怕都得给于丹鞠躬,我都没想到这个意思??你们觉得老梁评价的对吗?


鱼鱼汽车


早在于丹刚红火那几年,布衣碰巧看了鲁豫有约采访她,看完之后就判断她火不了多久。

首先感觉她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为什么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她说话有个特点,一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东西,她非得云里雾里,天花乱坠的用十句话来讲。大量用重复的形容词堆砌,就像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那样故弄玄虚。就是简单问题复杂来说。


另外,大家可对比于丹走红前后的衣着打扮,就看看出于丹的肤浅及庸俗。她在百家讲坛刚播讲时,样子虽然一般,倒还算干净顺眼。后来在百家讲坛红了以后,可能是觉得身份不一样了,整个穿衣打扮天翻地覆,极尽性感时尚,辣味四溅,讲话时搔首弄姿,俨然国学大师自居,优越感十足。一个四十多岁讲传统文化知识的妇女非装扮得像娱乐圈的三流明星及年轻网红一样,其见识品味可见一斑。




现在再谈她的“心灵鸡汤”,于丹开头讲《论语》心得,火了之后,又接着讲《论语》感悟。人们说于丹的口才好,从一般人的眼光判断倒也没错,确实是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舌灿莲花,但是往往华而不实、言之无物,其实,他的口才境界不高,有一种“口匠”的感觉,两个字就是"卖弄"。这样水准的人,在女性里面多了去了,无非反应快些,堆砌辞藻、巧于修饰,却流于肤浅、不着实地,缺少真实价值。



但于丹的最大错误是,避长就短,不懂适可而止。

以她的水平,根本无法去解析论语,即使感悟论语,也勉为其难。她换一个话题,可能比现在保险,而且不可能受到如此质疑。如果于丹不冒充国学大师,去讲解那些艰涩难懂的经典文献,而去开设她更擅长的“演讲与口才”、“表演与主持”之类的课程,与其做一个名不副实、被人诟病的国学大师,不如成为造诣深厚、成就卓著的“表演艺术家”,更加实至名归、恰如其分。

像现在这样除了获得短暂的名利,以后会越来越臭,处于尴尬之境。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她还来不及捂热"国学大师"这一顶帽子,就顷刻被赶下了神坛,可谓是昙花一现。

另外,于丹的中文古文底子较差。她讲的所谓《论语》感坛悟,更是败笔;其实无论是心得还是感悟,其实就是新瓶装老酒,一路的货色。也许她想锦上添花,但恰恰相反,实属狗尾续貂,如果我们把论语心得视为“貂”的话。 她是搞策划的,这样的策划简直可笑,心得、感悟有什么区别吗?

给人感觉前面还没讲过瘾,但又不好意思说我接着讲,因此起了这样一个换汤不换药的名字,而且内容又和前面毫无二致!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很多中国人的人文素质、知识水平、鉴别能力确实很低,而且“心灵鸡汤”配上“于丹式忽悠”,就像电视广告中的虚假美容、减肥产品类的东西,外表的华丽顷刻间灌倒大批不成熟的“消费者”,要不了多久,她们就会发现上当了,就如先前买的那些虚假产品,对她们要么没有伤害也没用处,要么还起了副作用。



于丹其实她讲的不是《论语》,而是讲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宣传,迎合某某时代的道德治国的论调,而《论语》只是载体而已。当然,她也可以讲《诗经》、也可以讲《大学》,不过或许《论语》更广为人知、也或许内容更口语化、更容易找到曲意迎合其主旨的内容。所以,千万不能将其看作一个学术现象,顶多是一个政治学术的投机者、或许也可以称作高校学术心态的一个典型代表,甚至可以说她是学术沦落的成功获益者。


布衣天涯




于丹现象从火热到衰落,她本人也从神坛上掉下来,光环尽失,现在甚至变成了过街老鼠,被人唾骂,其中,根本原因还是以下几点。

一、于丹的走红和成功,有时代特定因素,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普通大众的传统文化审美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了,具备了辨别真假美丑的能力。

10多年前,传统文化在普通大众心目中很高大上,只因为大众接受渠道较少,认识能力有限。在2006年,于丹开设《百家讲坛》,讲《论语》、《庄子》,面对拥有良好口才,讲得头头是道,并且很接地气,声情并茂的于丹,老百姓不会不对她刮目相看。

于丹充分发挥她的口才,强词夺理,不断把传统结典稀释,甚至歪曲,调和成鸡汤,只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抓大众兴奋点。没想到很受用,她一下子被大众高高捧起,名利双收。

任何“美味”,只要吃多了,人都会反胃。当大众把于丹的鸡汤喝得过多了,回过头来审视,重新学习和认识经典传统时,才发现于丹是一个学术骗子,文化垃圾制作者,她欺辱了大家的智慧和情感。因此,被大家从神坛上轰了下来。



二、当文化染上铜臭味,文化权威者自甘堕落后,地位、形象和影响力会在普通大众心目中集体沦陷。

很多时候,普通大众都有崇拜权威的心理,对权威深信不疑。于丹贵为大学教授、博导和文化学者,拥有先天身份优势,她很聪明,把先天优势很好地转换成了经济效益。

但是,当文化沾上铜臭味,一切向钱看时,就滋生了文化腐败和坠落。

像学术造假,学术和美色交易等事件屡屡发生,教授变“叫兽”,专家变“砖家”,都是这些文化现象变质的有力佐证。

大众对这些文化现象失望透顶,对拥有文化身份的人也不在心存好感。

于丹也不例外,作为文化权威者大军中的一员,用小聪明糊弄过大家,自然会成为大家声讨的对象。


鸿鹄迎罡


于丹当年的热潮,很大一部分是百家讲坛的热潮,百家讲坛出来的人物只要是七位,除了于丹还有易中天、钱文忠、王立群,蒙曼,袁腾飞,阎崇年。

于丹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有女性的元素在,在众多的男性主讲人里,女性是总是耀眼一些,当然,这与传统意识里太多不可以言说的因素有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讲的是《论语》,而且是用那么通俗的方式讲解《论语》。在很多学术的语境里,把简单问题用学术语言复杂地讲述出来不同,于丹是用简单的通俗的语言,把《论语》这个在国人心中高不可攀的概念,讲述出来。

尤其是她慷慨激昂的方式,更具煽动性。

换句话说,她把《论语》鸡汤化了,“知音”化了,“故事会”化了。

虽然变得浅显易懂,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很高的热度,可苦于其自身的修为所限,一再出现漏洞,也因为其对《论语》解读过程中,加入了太多的现代意识,在一些层面曲解了《论语》。

就像当初对她的热爱一样,很多热爱都是大于其本身的,后来的失望也就像当初热爱那么迅速,很多失望也是大于其本身的。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最终会知晓一切好的、坏的。


阿郎看电影


因为于丹出名了以后太功利化了,变成了一个捞钱的商人,而且心灵鸡汤后来也慢慢过时了。

于丹是2005年的央视《百家讲坛》中讲《论语》开始走红的,她能出名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百家讲坛》作为一个比较新颖的文化类节目,当时很火,不论是哪个教授上去讲课都能火,易中天讲三国,阎崇年讲清史,照样全部都火了。


而且那时候的心灵鸡汤还不像现在这么泛滥,比较受欢迎,于丹讲《论语》,也是挺受欢迎的。

于丹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趁着节目当时很火,便把自己讲《论语》的书卖了几百万册,赚了很多钱,同时还到各地去演讲,出场费都是几十万,有很多企业请她去做演讲,费用都是按小时计算的,豪车接送排场很大的。


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明星,而不是讲师,更不是什么文化传道者,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不停赚钱,而不是去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不停地复制自己,时间久了观众就看腻了,同时《百家讲坛》也慢慢没落了,没什么人看了,于丹就不火了。

后来于丹在一次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那是一个大学的讲坛,大学生眼中于丹讲的东西太肤浅了。

于丹的一些负面新闻对她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不知道真假,网上传说于丹伦敦撒泼事件,她在外国演讲时一天换三个酒店,都是高级房间还各种挑剔;在工作过程中百般叼难助理和翻译,不仅让人觉得像于丹这种满腹经纶的人,往往并不一定有教养。





还有一次,于丹在北大昆曲晚会专场作最后发言时,还没上台,台下就呛声四起,“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人站在一起,赶紧滚下去”,一直有人高呼“滚下去”,于丹最后不得已尴尬离场。

现在于丹都没有消息了,估计又回去北京师范大学当老师去了。

总之,于丹不红是因为太过于功利化,讲的东西又太空洞了。


R娱记


【一句话答案】当年于丹的粉丝分化了,一部分上升瞧不上她,另一部分被更年轻的教主抢走了。

如果以一名学者的标准要求于丹,她不可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但就“教化”的效果而言,于丹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个案。于丹的出类拔萃之处,不在于她的思想穿透力,而在于她全面的表达能力。据说,几乎所有跟于丹有过接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超凡的语速,清晰的吐字,一阵阵的排比句,无数段的古诗文,几十分钟,她不需要停顿。”对于学术体系内部来说,这不构成真正的“核心能力”,但这种本事让中学生程度的听众接受并激动已绰绰有余。

就内容而言,对《论语》这本已被言说了无数次的文化经典,于丹选择的切入口也非常有意思。她将《论语》简化(如果不是歪曲的话)成了一本讲述“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的书,其中的道理“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这种饱受诟病的讲法,确实可算于丹的聪明之处——她找到了观众最渴望的欲求,然后带领他们一起“改写经典”。由于中央电视台的意识形态权威性和她自己头上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头衔,观众当然乐于相信他们在愉悦中聆听“真正的经典”。

李泽厚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他指出:“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人从老人到小孩都愿意接受于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是进步了比较富裕了,也许更加彷徨、苦闷和心理的不平衡。于丹适应了这种需要。我刚才说了,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心灵上的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真情难得,人际关系淡漠,每天都在计算金钱,这些都会使人的精神生活感觉更加贫乏。没有宗教,没有寄托,为人处世没有准则,生活意义没处寻觅,等等。所以讲一些孔夫子的东西,能够安慰他们,启发、引导他们。”他还指出,是否涉及“道”(“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是易中天与于丹的分野。他将于丹比喻成基督教牧师般的“布道士”,已经潜在地表明了他的态度:如果一个牧师不能借助《圣经》引领子民亲近主,那么保持《圣经》的学理纯洁又有何用?

可是,在回答“您有没有想过做一个布道者?”的问题时,李泽厚明确地表示了拒绝:“我从来没想过。我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兴趣。如果我的书一下子销250万,那我就彻底失败了。……以前有人问我对学者从政从商怎么看,我说那很好啊,为什么要所有人都挤着做学者呢?每个人的才能、性情、境遇都不一样,人应该按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来做自己能做和愿做的事情。”

那么于丹又为什么被很多人抛弃呢?

一来,是大众文化遵循规律,喜新厌旧是必然的。所谓“过气”是每一位明星都逃不过的宿命。

二来,从2007年到现在,十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大都市的文化水位线,也在升高,很多人不只是寻求“答案”,而且是寻求“靠谱的答案”,最好能主动寻找,问答网站的热潮说明了这一点。

三来,“走红”一般都应对着“焦虑”,面对社会中下层的焦虑,自媒体时代有了更便捷更好喝的鸡汤,比如咪蒙和娃娃。于丹这样的反而又显得太复杂了。

总而言之,当年于丹的粉丝分化了,一部分上升瞧不上她,另一部分被更年轻的教主抢走了。


欢迎大家关注“杨早讲史”,不一样的历史图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