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米市由盛轉衰

中國歷史上,曾因大米集中交易形成了“四大米市”,安徽蕪湖就是其一。源源不絕的稻米,由南北運河運至蕪湖,必然帶動起內河運輸業。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蕪湖僅有幾家米糧批發商,延至1929年,已發展為29家批發商,飲食服務業也長足發展。與此同時,電廠、麵粉廠、紗廠、火柴廠、肥皂廠、翻砂廠等,也得以興建發展。為米市所需的斛工、絞包工、捐包工等也紛至沓來,湧至蕪湖。

1927年後,蕪湖米市便江河日下、景象日非了。米市興起時,為限制皖產大米出境,蕪湖設米捐局進行管理。可是,1930年卻奉命裁撤米捐局,並撤去50裡以外的常關和厘金局。自此,各地米船改泊蕪湖附近的魯港和裕溪口,稻米開始向價高處分流。

1927年至1937年的10年間,安徽幾乎年年有災,糧食收成銳減,國民黨政府又以賑災為名,免徵進口稅,放任大量外國米糧傾銷國內市場。蕪湖大米的主要銷售地是廣州、潮州、汕頭、福州,其次是天津、煙臺、青島、威海等,也有少量銷往南通、上海、香港和日本。以往,華南地區缺糧,之所以捨近求遠,不往鄰近的湘、鄂、贛等產米省採購,就是因為旱路運輸不便,水路運輸便利,而求諸蕪湖米市。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使廣東與湖南、江西新闢快速通道,當然比迢迢水路、千里輾轉便捷得多。這樣,蕪湖米市的稻米在廣州、潮州、汕頭、福州等地的銷路,又為湘、贛米所取代,蕪湖米市由此進入低谷。

官僚資本對蕪湖米市早就垂涎三尺,1937年4月,由宋子文、孫科、吳鐵城等人發起,成立了一個“華南米業公司”,分別在蕪湖和廣州兩地設立倉庫和碾米廠,從事皖產大米向華南地區的販運,壟斷和控制了安徽的大米市場。原本已經蕭條、萎縮的蕪湖米市,由於官僚資本的介入,便好似雪上加霜,只能苟延殘喘而已。同年12月,蕪湖為日軍佔領,米市數十家倉庫的稻米,全數為日軍沒收,隨之而來的汪偽漢奸又助紂為虐,充當日本洋行買辦,強行蒐購“限價”稻米,許多米商叫苦不迭,不得不關門倒閉。(張家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