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村記憶之二十九——淋鹼

我們寨裡村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一個奇異的習俗::每逢春秋清晨天矇矇亮時,天氣潮溼,村子周圍的鹽鹼地上就會潮出一層土黃色的東西,人們叫他鹼土。這時村裡的女人和孩子都會提著籃子拿上掃把,將鹼土掃起來攬回家中,在院子裡用磚頭或木凳支起一個架子,架上一個柳條編的筐子,盛上鹼土澆上清水,再在筐子下面用瓦盆接住淋下的鹼水。這就是淋鹼。那時的村裡,“家家淋鹼水,戶戶有鹼甕”。這種鹼甕高約二尺許,口小肚大,裡面終年盛滿著土紅色的鹼水,甕口多以方磚覆蓋,每至蒸饃合面時才掀開口舀出一勺來用。

寨裡村記憶之二十九——淋鹼

那時蒸饃離不開鹼水。寨裡村的鹽鹼地上,盛產高粱,人們把高粱和黃豆一起磨成麵粉,經過發酵再澆上這種鹼水,蒸出來的饃顏色金黃,吃起來香甜可口,又容易消化,亦有利於強身健體。這大概是豫東的特產,因為當時除了東北部分地區外,真正的稱得上典型鹽鹼地的就只有位於黃河故道上的豫東一帶了。

寨裡村記憶之二十九——淋鹼

這種伴著鹼水蒸出來的窩窩頭,在許多年間是豫東農村的主食,我就是吃著這種饃長大的。一九五四年我離開家鄉到省城鄭州上高中,母親特意為我蒸了一籠鹼水窩窩頭,我給同班幾個城裡同學一人分了一個,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好吃”,紛紛打聽這種饃的做法。第二週有幾個同學也拿來了其母親仿做的窩窩頭,可是吃起來都沒有我們家鄉蒸出來的那種香甜味。我問:“你們使鹼水了嗎?”他們說:“我們哪來的鹼水?使的是從商店買來的芽鹼泡出來的水。”我說:“這樣不行,得用我們家鄉鹼土淋出來的鹼水。”他們說:“那你下次回家給我們帶一些鹼水來呀!”以後我趁放假的機會就用瓦罐給他們帶了一些來,有幾家果真也蒸出了具有我們家鄉那種味道的窩窩頭來。

寨裡村記憶之二十九——淋鹼

家鄉人用鹼水蒸出來的窩窩頭一時譽滿全校,增強了我作為豫東人的自豪感。放假後,我回到村裡不免對村裡人炫耀一番。我的大伯清倫是我們家族的執事人,見多識廣,聽了高興地說:“這裡邊還有個故事呢!”我問:“啥故事?”大伯說:“華佗含笑說鹼水。”

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隨曹操部隊在豫東一帶行醫,發現此地農民多以本地所產高粱為食,因高粱火氣大,不好消化,常出現便秘,痛苦不堪。為此,他遍查古藥書,發現大豆可以祛除胃火,就動員大家把高粱與大豆磨面混吃。這樣高粱的火氣小了許多,可是便秘的人還是很多,有的還口舌生瘡,鼻孔流血。這下難住了華佗,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一個辦法來。不久,曹操因懷疑華佗為他看病不力,有意加害於他,就把華佗投進監獄,施於酷刑。受盡折磨的華佗仍然關心著豫東人的便秘問題。他六十三歲那年,自知不久於人世,就遣徒弟再到豫東考察尋求解決辦法,徒弟考察回來後高興地說:“豫東人吃高粱已經不再便秘了。”華佗急問:“採用何法?”徒弟說:“就是用鹽鹼地上潮出的鹼土淋成鹼水,合在面裡再蒸饃就行了。”徒弟還將帶回來的窩窩頭給師傅看。華佗掰開來看一色金黃,聞起來香味撲鼻,吃起來微帶甜味。

寨裡村記憶之二十九——淋鹼

這天夜裡,華佗高興得一夜未睡,他在思考這其中的藥理。他回憶平生所學,研究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終於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相生相剋。高粱和鹼水就是這樣。高粱在鹽鹼地裡生長,不得不讓體內產生更多的熱量保護自己,這是相生;高粱成熟以後磨成麵粉,其火氣又被鹽鹼地裡潮出鹼土淋出的鹼水所消,這是相剋。這正符合辨證施治的道理。

第二天他笑著對徒弟說:豫東人聰明啊!他們用自己的辦法證明了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和我們辨證施治的大道理。我從此可以瞑目了。說過以後頭向後一仰,竟溘然長逝。

如今,豫東人吃鹼水蒸出的窩窩頭已經成為歷史。一來是由於種植結構的變化,當年作為主要農作物的高粱已經退出了舞臺,讓位於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玉米;二是由於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耕地中的鹽鹼隨之付諸東流,當年“家家淋鹼水,戶戶有鹼甕”的習俗早已不在。當年人們吃鹼水窩窩頭的那種香甜的感覺,只能存在於記憶中了。

(今年八十一歲的兄長鬍雲林創作於2018.2.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