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飛人被誤診骨癌險被鋸腿,刷新日本人紀錄,今願做中國田徑基石

他出生於體育世家,是中國體壇一代“飛人”;他也曾被誤診,差點鋸腿結束職業生涯。他曾跑出國黃種人最快速度10秒整,是與蘇炳添並稱中國體壇百米雙雄的體壇風雲人物——張培萌。

百米飛人被誤診骨癌險被鋸腿,刷新日本人紀錄,今願做中國田徑基石

1987年3月,張培萌出生於北京市的一個體育世家,父親張成曾經是中國80年代最優秀的撐杆跳運動員,母親也曾是北京隊的跳高運動員,強大的基因賦予了張培萌比同齡人更好的起跑線,他的身高和彈跳力、爆發力從小就遠超同齡人。一般來說,國際上最優秀的短跑運動員身高平均值在1.85米,而成年的張培萌正好滿足這一黃金比例。博爾特百米跑41步,加特林需要43步,張培萌需要44步。

小時候的張培萌特別調皮搗蛋,彷彿永遠都沒有一刻不在搞事情,常常被父親胖揍。但那時候的他有一個愛好,就是每天都跟著退役後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的父親到運動場跑步。起初,他的父母並不希望他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因為夫妻二人都因體育生涯一身傷病。但張培萌的先天條件實在太好,每次運動會都能拿到好成績,因此被教練盯上,16歲時正式進入北京市田徑隊。

百米飛人被誤診骨癌險被鋸腿,刷新日本人紀錄,今願做中國田徑基石

那時候的張培萌仍舊像個小孩子一樣,訓練懶散,偷懶睡覺,可就算是這樣的狀態,張培萌的訓練成績一直保持者全隊最佳。可也就是這樣的成績,造就他越來越驕傲的脾性,到後來每天花在訓練上的時間精力不足30%,成績直線下滑。父親張成看不下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以親身經歷告訴了張培萌一個道理:運動員的巔峰時期就只有幾年。一語點醒夢中人,張培萌明白了時間的緊迫性,開始恢復訓練。

那年的張培萌19歲,在父親和先農壇體校的安排下成為了清華大學著名教授李慶的弟子,就像千里馬遇到了伯樂,張培萌在李慶教授的指導下訓練成績突飛猛進,次年便拿到了全錦賽、全國賽百米冠軍,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亞軍等出眾成績,成為田徑賽道上的新銳小將。但也就在這個職業生涯的上升期,張培萌被醫生告知患有骨癌,需要鋸腿,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將他砸倒。

百米飛人被誤診骨癌險被鋸腿,刷新日本人紀錄,今願做中國田徑基石

那段時間,生性開朗的張培萌變得沉默了,不與人交流,時常一個人到操場待著,一待就是一天一夜。父親不放棄,把張培萌拍的片子拿到積水潭一個老專家那裡求教,老專家看罷當即推翻了骨癌的診斷;之後美國的專家也不認為是骨癌,認為是誤診。經過這場誤診虛驚,張培萌更加懂得時間的珍貴,訓練更加起勁。

2013年世錦賽,張培萌100米跑出10秒整的成績,刷新了全國記錄,同時也追平的15年前日本人的記錄,成為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從此張培萌成為了所有黃種人百米賽跑的目標,特別日本運動員,十幾年來百米賽跑一直壓著中國,都發誓要成為首先破進9秒的東洋人。可惜這一宏願被打破,作為百米雙雄之一的蘇炳添再破歷史,百米9.99秒成為亞洲最快運動員。

雖然張培萌沒有創造歷史,但蘇炳添卻說沒有這位賽場上的對手,賽場下的兄弟,自己也很難進步。張培萌今年9月退役時,蘇炳添與隊友送他“無兄弟,不接力”的紀念品,對這位大自己兩歲的對手與兄弟致敬。退役時,張培萌說“一塊基石又沉到了中國田徑的下面”,表達了他對中國田徑發展的憧憬與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