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教师 施红菊

「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教师 施红菊

「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教师 施红菊
「身边最美的人」宁阳四中教师 施红菊

教海扬帆 志在远航

施红菊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宁阳四中语文教学、班主任等工作。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她总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她所钟爱的教育工作;始终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努力圆满的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对她的认可和赞扬。

一、身为一名教师,她在学科教学的岗位上执着奋进,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实践,在学习中探索着。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施红菊老师坚定不移的梦想,而当这一梦想成为现实以后,施老师便倍加珍惜这一工作。她始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与时俱进,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是在语文教学工作上,还是担任班主任岗位,施老师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2009年12月,经过不懈地追求,施老师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更加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工作态度及能力得到领导、教师以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施老师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教师首先要站好讲台,不能愧对学生。这份朴实的责任心引领她多年来扎扎实实搞好常规教学。教学中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写作指导,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学活动,使学生乐学并学有所得,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十几年来,施老师认真研读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汲取科学的营养,并积极应用到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工作,长期的坚持也使她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在积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她结合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学上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既成为同学们亲密的好朋友,又成为倍受同学们尊敬与喜爱的老师。

施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有她独到的理解,她认为语文是一门特别需要“理解感悟神会”的学问。因此,她一般不使用现在流行的“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的课堂教学方式”授课,而采用“低、小、趣、实、快”的教学策略,因为,她深刻的认识到“静思可致深远,忙做常常生乱”;忙着做的常常是事务性的、机械性的;而静下来想的常常具有反思性、拓展性、创造性、总结生成性,常常能抓住事物根本而入木三分,生成思想和方法,达到以一胜十的效果。也正因为有了爱和喜欢,有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施老师的课堂变得和谐、有趣,她所任教班级语文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最前列,她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二、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在班级管理的岗位上秉持原则,全心地付出,不懈地追求,在忙碌中快乐着。

(一)春风化雨育新人,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感召学生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施老师深刻地领会到教师的人格和品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这一点指导着她树立“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感化、轻惩罚,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言谈举止影响学生。讲台上有粉笔灰,她就轻轻抹掉;学生的书本掉在地上,她弯腰捡起;女同学身体不适,她买来红糖泡好。对贫困学生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以言行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她所带班级的学生积极上进,无论是班级量化,还是班级学习成绩,总是在学校总评中名列前茅。她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着学生,以真诚的师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所以,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受到所有任课老师的好评。

(二)班级管理特色鲜明、扎实有效、成绩显著

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工作中,施老师不但有着一腔热情,而且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讲究技巧。她的班主任工作能力也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断得到提高的,工作富于开创性。施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秉持着“管理服务并举、实践科研同步、全面了解沟通、公平公正公开、全面培养学生、注重拓展创新”的理念,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开创了新的管理模式,为四中的学生教育管理以及教学成绩的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管理服务并举。施老师认为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服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方面。服务所有学生,满足他们求知的需求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一种认识。她把班级交给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自己却以“后勤服务员”的身份出现在同学们的身边:运动会,她自己拿钱给学生买用品,亲自帮学生们照相摄影;学生生日会时,她给学生送祝福,用自己的手机给学生家长打电话给予慰问;参加各类活动时,她都会向他们提供需要的帮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实践科研同步。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施老师善于总结与分析,并记录下来,通过案例、论文等形式更深层次地研究工作、反思工作。她认为21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加强科研能力,教育工作决不能脱离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科学环境。班主任案例是她的常规工作,她经常把自己处理的学生问题写成小论文,在写的过程中能查阅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是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力争从案例分析中体会更多,能有更多的突破。

全面了解沟通。施老师不放弃任何与学生及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她随时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进行家访,与家长倾心交谈。通过如此的方式,她全面地掌握了学生的生活、性格、心理等情况,对她今后开展的许多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公平公正公开。施老师一直秉承着“三公”原则开展班级工作。因为学生之间无论成绩如何、家境如何、智力如何都有平等的权利,都应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她始终认为班主任不该也没有任何所谓的权威,应该用“三公”原则与学生交流,这样才可以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因此她对一切学生一视同仁,在评优选举等工作中强调公平原则。

全面培养学生。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把眼光放远,施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目前的进步、更注重学生们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她把全面培养学生作为目标,多个方面要求学生取得突破,并把“为人处事、沟通互动”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一方面通过每日息会、主题教育班会等常规形式给学生传递德育信息,让学生感受正气与正义,体会“学会做人”的本质。她给学生们诠释了责任的意义,和大家讨论过环保问题,与学生们一起通过解读“雷锋精神”。每一堂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课既是师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思想碰撞的平台,德育的渗透也就变的那么“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她加强与学生们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思想交流,施老师觉得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激发出有效的教育。她会在不经意间与学生们进行寒暄,了解了学生们的冷暖的同时,也和他们拉近了距离。

注重拓展创新。施老师带班力争创新。因为创新能帮助自己思考,能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使教育教学更具有亲和力。她在班级中开展“我说到,我做到”、“我是班级的榜样”等众多的活动,使同学们在关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行为素养。她把评语写在同学们的每一次作业、甚至生日卡片上,这样能让学生更重视老师的态度,也能在学生的生日中许下誓言,永远追求进步。她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了大量励志视频,使学生从中找到了奋斗的力量、人生的榜样。她把书作为礼物送给所有学生,希望他们能够“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她的“愉快教育”别树一帜:她要求自己能体验到学生的快乐,也能够为学生制造快乐,并把快乐传递给学生家长。她与家长的电话沟通有个小特色,就是“报喜不报忧”,她会把学生获得的进步与成绩主动告之家长,而把学生发生的问题留给自己处理。在她的班级里,学生总是轻松愉快而又主动自觉、激情高效的学习生活着;而在她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他也在忙碌中快乐着。

如今,施老师更是在践行者“用爱心培育爱心、用生命培育生命”的教育信念,总结经验、勤于反思、勇于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做一名紧随时代的科研型教师而努力着!

(撰稿:宁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