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百度”,也无前路也无奇 百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进入百度486天以后,陆奇宣布黯然离场,辞去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职务。这位由李彦宏亲自从硅谷请回、被赋予厚望的明星经理人,在引领百度all in AI战略行至中途之时,终究还是黯然离场,只留下一声叹息。

在李彦宏发布的关于陆奇卸任的内部邮件中,仍然给予这位空降百度、为百度带来变革气息的开拓者极高评价:

自Qi去年一月加入百度以来,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变化。我和广大同学一样,都对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术和商业领域的敏锐观察力印象深刻。

众里寻他“百度”,也无前路也无奇 百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陆奇来到百度的486天,百度的股价与他入职之初相比提升了接近60%,而陆奇离职以后,市场也立即给出了回应:上周收盘时,百度大跌9.54%。像陆奇这样优秀的人才,到底是如何被一步步挤出百度舞台的?

立足未来与关注当下的冲突

陆奇刚进入百度时候,核心业务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的百度仍在O2O市场中混战。陆奇进入百度以后首先明确的就是公司未来的长远战略目标:All in 人工智能,打造中国版的“安卓”;重视移动端市场,通过手机百度抢占流量。

变革难免触动既有利益者的蛋糕,陆奇认为从百度名声的长远考虑,应该砍掉某些垂直行业的竞价排名广告,结果遭到四名百度高管的联合抵制,这个可能对百度名声起关键作用的决定最终以陆奇的退出权利中心告终。

众里寻他“百度”,也无前路也无奇 百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立足未来、提出all in AI的陆奇和更关注当下、靠搜索和广告盈利的百度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是难以调和的,也许没什么更多理由,“不适合”才是陆奇离开的原因。

大刀阔斧的改革与盘根错节的势力

在百度里,有很多关于陆奇的传说。比如他他的工作狂属性,“每天只睡4小时。”,还有技术派的严谨作风,做事细致有条理,甚至“直接回复基层员工写给他的邮件。”这些在之前的百度都是难以想象的。

众里寻他“百度”,也无前路也无奇 百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与他工作能力相照应的,是他大刀阔斧对百度文化改造的决心。过去百度被诟病基层声音难传达,势力关系复杂,陆奇加入百度后特地成立“新风向”沟通会,定期与员工沟通,回答留言区员工关注的问题,甚至诸如“为什么百度的产品都中规中矩”这样的尖锐问题,陆奇也表现出坦率的态度,有时虽然没有解决方案,但至少声音传达到了高层。

在陆奇卸任以后,很难预测这些改变还能否保持下去。

陆奇的退出已是现实,百度的权利重回李彦宏之手。下一站,百度会前往何方?

健谈君认为,还不具备盈利能力的all in AI战略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但在百度的地位可能下降很多。百度当下之急,仍是尽快找到能替代陆奇在AI领域接手的负责人,避免过多的内耗,毕竟在蚂蚁金服、小米即将上市的当下,留给百度翻身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众里寻他“百度”,也无前路也无奇 百度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