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在淅川县大石桥乡,有这样一对父子被山区人民广泛传颂,他们虽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因真情坚守而令人感动,因无怨无悔而肃然起敬,这就是大石桥乡孙台希望小学教师方兴华、方书典父子。

一、为了老支书的承诺——三十五年的坚守

1983年9月,18岁的方兴华刚刚高中毕业,村中的老支书万赖娃找到他的家里,恳请他到本村袁岭小学担任代课老师,以解决山区学校缺老师的问题。特别是老支书语重心长对他说:“兴华啊,咱们山区贫穷落后的根子是没文化,教育落后。你就看在我们老一辈的份上,留下来当个老师,救救咱们全村的娃娃们”!这句话像针一样深深地扎在方兴华的心上,他看着老书支那饱经风霜而充满渴求的面容,拉着那双厚重的手郑重地承诺说:“叔,你放心吧,为了咱山村的孩子,我尽力而为,现在就去上课”。随即就拿起课本走上讲台,从此一干就是三十五年,再未回头!由于他年轻有为,积极进取,教学成绩年年优异,引起了乡教办室领导的关注。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二、郑家岭的岁月——山区教育的旗帜

1992年距离乡政府最北端的郑家岭小学,由于学校偏僻,校舍简陋,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来这里工作的老师都是干上一年半载就走了,导致学校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学生也只剩下8个。于是组织决定派他去郑家岭小学当校长,以挽救这所学校的危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方兴华到郑家岭小学后,一方面千方百计做好老师思想工作,让他们安心留下工作。另一方面认真开展社会调查,摸清全村学年龄儿童的底数,并逐家逐户去做家长工作,让一个个在外地上学或辍学在家的孩子返校就读。其三狠抓教学质量提高,积极开展目标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使郑家岭小学的教学成绩在短短的2年内跃居全乡先进行列。另外,他为了改变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积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多方筹措资金,营建崭新的一幢教学楼。其间,发生了两件最令人感动的故事,至今被人们称道。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一是学生马喜锋的故事。马喜锋年仅8岁,父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加上母亲突然离家出走,导致花季少年辍学在家。方兴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先后五次蹬门找他的父亲做工作,家长不是躲着不见,就是说:“我们家的光景都是这样了,还读啥书”予以回绝。直到一个夏日晚上,兴华一放学就往马家所在的自然村赶。由于路途较远,跑到半路上,一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骤至。兴华头也不回,只管迎着瓢泼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往前冲去。当他艰难地敲开马家的房门,全身湿淋淋地站在漆黑地雨夜中时,马喜锋的父亲被深深地感动了……兴华用代课教师的微薄工资替喜锋交了书钱,并免去了全部学费,直到小学毕业,感动地马喜锋父亲逢人都说:“方老师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世上最好的老师,为我娃上学的事,比他自己的孩子还操心哪”!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另一件是卖猪建校的故事。郑家岭学校距离袁岭村六七里远,兴华来此工作后,家中的一切重担皆落在了身体瘦弱的妻子刘章兰的肩上。1996年5月正是郑家岭小学集资建校的关键时刻,由于资金紧缺,兴华骑上自行车急匆匆地赶回家找妻子商量。谁知山高路陡,在一急拐弯处,一不小心摔倒在路旁的山沟里,幸好有灌木丛阻挡,兴华的腿上、手臂上、头上等都擦的皮破血流。他只在村医的简单处理后就立刻回到家里,看到妻子正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原来是昨天妻子在地里割麦,突降暴雨,割了一地的麦子全被淋湿了。妻子冒雨艰难地将麦子抢回家,又是淋雨又是累,一下子病倒了。而妻子看着他浑身是伤的样子急问怎么回事?兴华淡淡地说:“没啥事,不小心摔跤了,只是擦破点皮,两天就好了”。夫妻两人相视之下,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良久之后,兴华还是缓缓地对妻子说:“章兰,我今回来想找你商量个事,就是郑家岭小学正在建教学楼,资金不够,不知咱家里有多少钱?我想急用下”。谁知章兰立即说:“兴华,建教学楼是给子孙后代办好事,我支持你!家里现有3000多元,不够的话,明天我就把咱家的那头猪卖了给你凑上”。听着妻子这番深明大意的话语,他的眼泪止不住地又流了下来。第二天,当章兰就将家中一头200多斤重的猪卖掉,连同家里3600元存折一起送到了学校时,兴华的双眼再次模糊了……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分汗水,几分收获!一晃九年时光过去了,郑家岭小学由当初的只有2名教师两个年级8名学生发展到拥有9名教师五个年级80多人的完全小学,在小学毕业班评价测试中连年名列全乡前三名,被作为山区教育的旗帜在全乡推广学习。同时,兴华也通过不断学习充电,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2000年终于结束了长达17的代课老师生涯,转正成为一名正式教师。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悦只有兴华自知。于是,他铆足了干劲,更加鼓起了为山区教育奋斗一生的勇气和信心。

三、棋盘山下的耕耘——救火队长

2001年,兴华调入到棋盘山下的陡岭小学任校长。由于该校管理混乱,导致生源流失严重,教师人心涣散,教学质量连年下降。兴华再次充当了“救火队长”的角色。他立即出台完善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师绩效考评措施,严格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开展教师家访和家长校访互动交流活动,迅速扭转了该校整体工作落后状况,2004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乡中心学校多次组织中小学校长到该校观摩学习。兴华也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

四、托起山区的明天——全家人的事业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加速推进,广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导致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小学“人去楼空”,生源锐减,而在山区上学的大多是家庭贫困、跟随爷奶生活的留守儿童。建设山区寄宿制小学,破解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成为山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石桥乡以关田为中心的北部山区,分布着8个行政村约6000余人口,再加上实行小学六年制教育,导致各山区小学既缺老师,又缺校舍,生源分散。2006年,在南阳市纪委大力帮助下,筹资建设了孙台希望小学,成为该乡北部山区的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小学,以解决方圆十五公里范围内的山区儿童上学难问题。2007年秋期正式招生之时,兴华再次被委以重任,出任孙台希望小学校长。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当时由于学校初办,又实行寄宿制模式,急需要一名为学生烧水做饭、照顾生活的人员。若是花钱雇人,学校经费困难难以承受。无奈之下,兴华再次想到了妻子。听了丈夫一席话后,刘章兰二话没说,放弃了家里的所有农活,无偿地来到孙台小学当起了生活老师。白天她洗菜做饭,打扫卫生,帮助孩子们铺床叠被,缝洗衣物,晚上则督促孩子按时睡觉,盖好被褥……被乡亲们亲切称为“留守儿童的好妈妈”。这一份不拿工资的工作,刘章兰至今已整整干了11年,她以自己柔弱的肩膀和丈夫共同扛起了山区教育这份沉甸甸的重担,为山区的千名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来。原来孙台小学大都是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近几年逐个退休离去,而新分配来的年轻教师又都不愿到这距离乡政府25公里远的山区小学任教,教师紧缺问题再次成为兴华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这次,他将目标选到了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方书典身上。于是,他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硬是将在外的儿子劝回家,他从老支书的真诚恳请讲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从广大山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到积资建校后山区教育的发展进步,更畅谈了新时代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和美好未来,向儿子提出了返乡从教的殷切愿望。书典被父亲的谆谆教诲深深的感动了,于是放弃了在外高薪工作,报名参加了2016年淅川招教考试,以优异成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并主动申请到大石桥乡孙台希望小学任教。

在工作中,老方担任校长又兼五年级数学,小方则勇挑重担,勤于钻研,担任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以及全校的英语、计算机课专任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并崭露头角。在父子俩人的带动感召下,该校的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乡先进。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2016年我省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使孙台这所深山小学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方积极实施网络教学,并利用每周两节电脑课时间,教学生学习上网和打字,每星期安排固定时间用QQ、微信等形式同在外打工的家长进行视频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架起了老师、学生、家长互动沟通的网络平台,使广大留守儿童摆脱了思念父母的心理阴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校生活中。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由于该校地处坐北向南的山岭上,近百名师生生活用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校虽有一口井,但天一干旱就没水。为解决师生的正常用水,老方五十多岁又去考取了驾照,每天利用中午开着租借的小货车到十公里外的丹江河去拉水。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冬日冽冽,寒风刺骨,这十几公里的山路不知洒下了老方多少的艰辛和汗水!十一载春秋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去了。每当看到师生们高兴地饮用着甘甜的丹江水时,老方早已把一切辛苦劳累抛到了九宵云外,所幸儿子的回归加入到拉水的队伍,给老方又增加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减轻了一半的压力。每逢雨雪天气,学生离校返家,老方父子就兵分两路,带领孩子们安全返家。遇到深沟溪流,他们就一个个把学生背过去,特别是秋冬时节,水冷骨寒,父子二人多少次送完学生,拖着麻木的双腿艰难的返校……

近年来,孙台小学积极响应上级加强德育工作的号召,从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经典诵读、社团活动等四个方面扎实全面开展工作。走进校园,浓浓的经典文化和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校容校貌整洁如新,处处展现着德育活动的精彩氛围。特别是该校的周六德育社团日活动,带领学生去陡岭村敬老院帮助老人整理卫生、洗头洗脚,参加袁岭村香菇扶贫产业基地并采摘香菇,到郑家岭扶贫新村举行德育社团汇报演出等,既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又赢得了山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夸赞。2017年孙台希望小学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方书典也荣获了“县德育社团活动先进工作者”。

在农村有这样一对父子,献身山区教育携手托起明天,到底是啥支撑


“黑发染霜志未改,粉笔无言书春秋”是老方人生的生动写照,他说,“做山区教育守望者,我无怨无悔,此生无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志扎根深山中”则是小方执著的追求,他坚信,献身山区教育大舞台,有清风明月相伴,未来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