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习惯,我一定要戒掉!

最近这段时间,我竟然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深更半夜了,我还兴奋的不得了,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熬夜的节奏,总是让我在早晨起床时,感觉到昏昏沉沉,不起床吧,马上要上班了,起床吧,又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没有办法,只好硬上,直到晃悠悠走到室外,被毒辣辣的太阳一照,才会突然间清醒起来,那样的情形,就好比一个犯了毒瘾的吸毒犯,在心力交瘁时,突然间被注射了一针,这才有了精神。

显然,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这决不是正常的生活,更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曾经的过去,那是在一家日企研究所上班的日子,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的敬业是出了名的,就说我在那个研究所工作7年的时间里,每次出差,航班要么是最早的一班,要么是披星戴月回程,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节省飞机票钱,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迎合客户的上班时间,到了目的地后,刚好赶上人家开完早会,是可以立即工作的节点,所以这样的出差安排效率非常高,而且开会的时间选在会议室使用的高峰时段,大家坐到一起,基本上是有事说事,无事散会,就这样的工作,我做了7年,在那7年的时间里,为了适应工作,我逐渐养成了早起早睡的习惯,而且也变得自律起来,只要是工作上的事,决不拖沓,真正做到了有事做事,无事自己安排。说实话,这样的工作排期看起来很紧张,但你一旦有了这样的思路,而且养成了习惯,工作再干起来就会轻松许多,快乐的工作一定是高效的,所以,有了好的工作习惯后,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这也是我对那段工作经历一直记忆犹新的主要原因。

熬夜的习惯,我一定要戒掉!

有一天,研究所对应的一个工厂里正在试验的项目发生了小的状况,生产效率一下子受到了影响,我是项目的主导人员,自然要对其负责,加班加点工作,尽快找到问题的原因,是当时的主要方向。为此,我们项目团队的三个主要成员都来到了现场,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我们竟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端倪所在,于是很纠结,也很无奈。这个时候,我的领导,那个日本鬼子,他也叫了一辆出租车,在晚上大约10点后的时间到达了现场,他来到现场看到我后,就立即让我开机,他要进行现场判断,我把整个过程详细的说了一遍,然后他开始进行诊断。这里我岔开一个话题,你可别认为小日本有什么过人的聪明之处,他们其实比起我们国人,真的不够智慧,只是他们做事比较执着,所以做出的产品才会有高的品质,就说这一次吧,这个鬼子对着流水线观察了半天,当时针走到凌晨1点时,他也没有发现具体的问题所在,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惺惺相松,互相道了个晚安,回家休息去了,就这样一夜无话。

人是一个奇怪的动物,心中有事,自然睡不踏实。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了床,简单的吃了点早饭,便匆匆的赶到了现场,让我惊奇的是,现场的流水线已经恢复正常,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在我们回家后,那个鬼子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琢磨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便又折了回去,修机器如看病,对症了,药到病除,流水线自然恢复了正常。处理完生产线的问题,这个鬼子有点兴奋,他睡不着觉,就想着给我打个电话说明一下,然而,看到手机上显示的时间已是凌晨3点,他拿起手机的手又放了下来,于是在回家之前,他就写了一封邮件,发给我,也抄送了他的老板,一个任职为社长,年龄五十来岁的男人。

按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工作流程,而且,在事情的处理当中,我的直接领导,那个日本人,充分的显示了他的敬业精神,然而就是因为他在凌晨三点给我们发了一封邮件,让当时他的老板,那个日本人社长,感觉十分的不爽,而且他在当天开会时,就生气的质问我的领导:“这么晚你写邮件给你的下属,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你不想让人家睡觉?如果大家都配合你的节奏,第二天能有精力工作吗?”面对社长的质问,很多人都为我的领导打抱不平。然而,社长这看似不尽人情的责问,却活生生的透漏出一个重要的管理概念。

熬夜的习惯,我一定要戒掉!

正如社长所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相比较而言,晚上工作的效率一定低于白天,相对于个体,集体的工作一定是重要的,作为个人,你必须服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团队工作,更要注意效率,决不能因一个人的习惯,去影响更多人正常人的生活,哪怕你是团队的领导,也不能例外。

这件事过后,我们都为领导所受到的无缘无故责备而耿耿于怀,一次出差路上和领导聊天,又说到了这个事情,我也试探着说出了对领导的同情,没有想到,这个鬼子早已脑洞大开,他很轻松的对我说:“社长的意见是正确的,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头人,我不能给我们团队设置一个背离正常生活节奏的工作习惯。”

这个鬼子一番话,着实让我震惊,当然细想之下,也明白了社长当初生气的主要原因。

如今我离开那家研究所已经很久时间了,我曾经的领导,那个叫做高原尚的日本人,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件事儿,至今依然影响着我。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我都比较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及团队成员,并力求高效工作,尽量不提倡加班。甚至在组建团队的最初,我总会找个合适的机会,直截了当的对团队表示:项目还没有开始,期望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高效工作,不要指望靠加班完成任务,也希望每一个领队合理安排工作,尽量不要安排加班任务。为了确保期望目标能够实现,我还要求团队领队安排工作时要事先把困难想清楚,争取提前预知,早作打算,尽早提出解决方案,为了表明态度,我往往还会在最后补充一句:“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工作要努力,但并不强制你加班加点,任何工作都需要用超前完成的意识去管理,而不是每天想着延后靠加班来实现。”

站在团队面前,我想表达的意思已很明白,说的直白一些,团队里的工作原则基调已定,剩下的任务就是按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有不同意见者,请趁早退出,以免影响了效率,到最后还伤了和气,很不划算!

这些年来,我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一直以来,除非碰上突发事件,几乎没有发生过特别的加班行为,然而,回过头来去看看那些工作,虽说不上做的很好,但至少没有发生过大的意外。由此看来,任何事情,只要提前规划好,快快乐乐的干,是完全不需要熬夜加班的。而如今,我突然间又陷入了加班熬夜的漩涡,而且感觉到这次是跨入了死穴,好像不加班就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任务,这让我一度很苦恼。人一旦被打破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生物钟被重新设置,那肯定是不舒服的,至少是要影响身体健康的。所以于如今的状况,我实在有点不太习惯,于是,下定决心提高效率,不再熬夜加班的想法应运而生。

熬夜的习惯,我一定要戒掉!

前些天,在和客户开会时,由于我事先做了一些提前量的准备,会上所罗列的问题点客户确认的很快,不一会儿的功夫,会议就结束了。这场会议按计划是要开到下班的时间,然而这次由于结束的比较早,于是,客户就趁着这段空闲机会和我们聊了起来,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才聚到一起来的。所以闲聊谈及的话题都与工作相关。在东拉西扯谈到工作效率时,客户的经验很足,他直截了当的对我说:“真正的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就那些事儿,做完了就完事了,一点儿也不麻烦。但为什么我们工作中会遇到那么多的烦心事呢?究其原因,就是内耗惹的祸,在团队里遇到一点儿事,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把太极拳打的天花乱坠,殊不知,这样一来,简单的事情就复杂起来,像这样的工作方式,别说是凡人来做,就是交给神仙他也做不完。”

客户还说:“实际上,搞内耗的工作习惯实在是没有意思,一个团队,要想有高的效率,关键就在领导,首先领导要有大局观,他必须对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才能把团队里的关系理顺,这样再把责任分配到每一个人,确定好完成任务的截止时间,大家目标明确了,信心自然十足,有事说事,比照着计划按时提交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家谁也不搞推诿,谁也不再拖沓,工作起来顺心顺水,这样的工作完成后,质量不高,那才奇怪!这个时候,你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那么多烦心的事?”

看!人家客户多有经验。听他这么一说,我不觉眼前一亮,原来,还真是天外有天,这位客户的见识和管理理念,事实上早已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那个日本社长,他不但看到了高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而且还对工作有一针见血的剖析能力,像他这样的工作方式,具体任务还未开始,他就已经预测到会决胜于千里之外了,真够牛的!

我还听说,这位客户在日常工作中过的也非常潇洒,他工作起来如行云流水,领导的团队工作效率也高于其他部门,更特别的是,他部门里每次开会,几乎都是上半场说事,下半场谈心,谈的都是那些过往的案例,每一次会议都好比一堂生机勃勃的MBA 授课,这样的会议,谁不愿意参加?那个不希望会议开得快一点儿?毕竟早结束就可以多听一些管理方面的课程。团队里潜藏着这样的工作激情,大家忙活起来怎么可能没有高的工作效率?所以,他们部门的日常会议,从没有发生过推诿扯淡的现象,相反,遇到问题,大家都是积极发言,那踊跃的程度,就好比交易火爆的股票市场!

这样的团队,就不可能有内耗发生,他们的工作节奏除了快,更多的时候还是惹人羡慕!

看来,想要提高效率不再加班加点作业,身边一定需要有像客户那样的老师、大咖为伴,人生路上,如果你遇到了,相信就不用太费气力,轻轻松松的就能把工作搞定,这样一来,工作显得轻松而又愉悦,那戒掉熬夜的习惯,还算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