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国际金奖”获得者Taylor教授发表获奖感言并立志“2020消除沙眼”

“中华眼科国际金奖”获得者Taylor教授发表获奖感言并立志“2020消除沙眼”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18)已进入大会第三天,而参会者们的热情愈发高涨,正如这“秋老虎”热度不减反增。

“中华眼科国际金奖”获得者Taylor教授发表获奖感言并立志“2020消除沙眼”

国际眼科理事会(ICO)前任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Hugh Taylor教授是中国眼科学术会议的老朋友了,多次参加CCOS大会。鉴于Taylor教授对中国眼科事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突出贡献,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授予Taylor教授“中华眼科国际金奖”。《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Taylor教授发表其获奖感言,并就中澳两国乃至世界范围的防盲治盲工作等问题进行专访。

“中华眼科国际金奖”获奖感言

在年度CCOS颁奖大典上,“中华眼科国际金奖”已颁发了几届,以感谢国际眼科界专家学者们对中国眼科事业发展和国际化交流的贡献。其中,2014年度获奖者为日本Shiga医科大学眼科主任MASAHITO OHJI 教授、2015年度获奖者为美国辛辛那提的Carl Golnik、2016年度的获奖者为Genetech公司的Napoleone Ferrara 和美国加州大学Shiley眼科研究所的Robert N. Weinreb、2017年度的获奖者为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的黄天荫教授。

Taylor教授谦虚道,“当我看到既往的获奖名单时,我感到自己在这样一群杰出的专家里显得很渺小。感谢中华眼科学会颁发这么重要的奖项给我,真是太荣幸了”。Taylor表示,他是198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这些年来,多次中国的眼科学术会议,见证了中国眼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如此快速的发展令他印象深刻。“这些年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中国进展迅速,成绩显著,具有真正的国际领导力”。

“中华眼科国际金奖”获得者Taylor教授发表获奖感言并立志“2020消除沙眼”

“2020消除沙眼”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共同目标

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致盲性眼部感染性疾病。沙眼衣原体是一种类似于衣原体的生物,也可致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感染与其他慢性传染病不同。与肝炎、疟疾或结核病等单一病原体所致持续时间较长的感染不同,沙眼衣原体需要反复感染150~200次,才会导致瘢痕形成引起失明。这种情况常见于儿童,每周被感染或重复感染一次到两次,这样反复的感染导致眼睛发生炎症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越强,最终致疤痕形成,形成倒睫,摩擦角膜,严重时可致盲。

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在努力消除致盲性沙眼,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即将宣布消除沙眼。Taylor认为,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因为在五六十年前,沙眼是中国的一个主要致盲性眼病。当时约10人中有9人患有沙眼。因此,消除沙眼对中国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世界上目前约有十个国家也宣布消除沙眼。

Taylor教授介绍道,目前澳大利亚在减少原住民的沙眼患病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当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开始消灭沙眼的工作时,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约有21%的儿童患有沙眼。而2017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其患病率已降至3.9%”。因此,澳大利亚在消灭沙眼的防盲治盲工作中已经取得一些非常好的进展,Taylor教授表示,“我们正在努力确保在2020年底之前消除沙眼”。

UVB的杀伤力不容忽视

UVB具有氧化作用。Taylor教授研究团队三十年前所做的工作表明,UVB暴露与皮质型白内障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UVB暴露可使晶状体蛋白变性形成混浊,这是白内障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风险因素。因此,Taylor教授建议人们保护眼睛免受不必要的UVB暴露,如在夏季戴帽子和/或太阳镜。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