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測繪,對中國的野心從未消亡

日本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測繪,對中國的野心從未消亡

日本共同社20日報道稱,在中國山東省為溫泉開發進行地質調查時,被拘留並逮捕的七旬日本男子5月被起訴。日本外務省透露了這一消息,起訴罪名可能是間諜罪。

根據公開的報道顯示,過去十年,已經有超過十名的日本籍間諜在中國大陸被捕,同時被揭發罪行。最新的情報分析說,從甲午戰爭到二戰日本侵略中國,每次日本要向中國發動戰爭之前,日本都要對中國展開密集的軍事偵察。而且有情報顯示,目前日本有超過一千名間諜可能在華進行活動。再結合日本通過新安保法,以及中日兩國的釣魚島爭端,不難看出,日本間諜頻繁落網的背後,或許隱藏著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日本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測繪,對中國的野心從未消亡

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細則》,明確了“敵對組織”、“間諜行為”等一系列涉及境外勢力組織竊取中國國家機密行為的標準化表述,彰顯了中國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打擊間諜活動的決心!回望與展望》文件,聲稱日本人2018年去中國旅行稍有可疑就會被逮捕,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中國曆來公正嚴明,也許,這報道的真正潛臺詞是:2018年,在中國做間諜有風險,活動需謹慎!

清末民初,日本曾派遣大批人員到中國進行地理測繪,國人並不在意。至抗戰爆發,我們才驚奇地發現,日軍使用的地圖竟然比我們自己的地圖精確何止數倍。山川河流、道路礦山甚至一樹一屋,皆清清楚楚,明確標註。二戰期間日軍能夠迅速攻陷大半個中國,並利用中國的資源“以戰養戰”,與準確掌握中國的地理信息有著莫大的關係。

日本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測繪,對中國的野心從未消亡

2015年年底,在中國對建造航母的造船廠戒嚴死守之時,日本共同社通過間諜活動拿到了中國航母建造的最新進展,並且還在官方新聞中公開披露了中國航母建造細節高清大圖。專家可以從中輕而易舉地解讀出中國關於航母的船體設計及製造能力、作戰能力等等重要信息,從而研究掣肘中國的辦法以在之後的國家紛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雖然現代偵察衛星技術已經可以做到了對地面目標大部分細節的基本研判。但這些即便是達到軍密級別的零點幾米的定位精度、分辨精度,也都是“相對精度”。有鑑於此,是可用來確定兩個或多個座建築物、目標之間的相互位置。但若通過巡航導彈對這其中某一座建築進行精確打擊,所需要的並非這種“相對精度”,而是這座目標建築在在座標體系中的具體位置,也就是“絕對精度”。

日本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測繪,對中國的野心從未消亡

日本人對於我們中國垂涎三尺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唐朝,直到二戰結束,甚至至今日本也沒有放棄對中國的野心。隨著近幾年日本的右翼的崛起,日本在中國釣魚島問題和臺灣問題上不斷的背後動作就可以看出日本對中國的仍然不死心。

而這些日本間諜活動也是冰山一角。他們可以通過間諜活動對中國進行監視和窺探,找到中國軍事基地雷達盲區,測繪巡航導彈路徑,掌握最先進的軍事武器力量……無一不顯示出日本對中國始終不變的垂涎以及對中國日漸強大的忌憚。

日本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測繪,對中國的野心從未消亡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當前,我國面臨著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加強反間諜工作、反制一些國家和反華勢力猖狂的竊密與顛覆活動刻不容緩。從一起非法測繪案,提醒我們,國家安全還需警鐘長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