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人作品:四十年後再重逢!我的恩師我的姨!

我的恩師我的姨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無數的老師,教會我們知識和技能的人被稱之為老師;其實平時與人相處中,能發現到別人的長處來補己之短,那麼對方也便是我們的良師。人到中年的我受益於無數恩師的賜教,才得以成長。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感恩一路上給予我幫助和指導的諸多老師們,深深感謝。


永清人作品:四十年後再重逢!我的恩師我的姨!


(老師當年的照片)


我所有的老師們當中給我印象最深,也是讓我永遠念念不忘,就是像母親一樣關愛疼惜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姚老師。

四十多年前,在我的家鄉,永清縣曹家務鄉的大蘆莊村,提起姚老師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誇。她和我的母親是堂叔伯姐妹,所以我稱呼她為姨。小學的幾年裡,是姨陪我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姨家距離我們村有五里路程,是坑窪不平的土路,她是靠騎一輛26自行車每天往返四次,穿梭在那條顛簸的土路上來完成她的教學工作的。

姨的個頭不高,整潔的衣服上總是一塵不染,沒有一絲褶皺的蛋清色襯衫配藍色緯棉闊腿褲在學生們眼裡,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姨的體質很弱,經常看到她面容憔悴倦怠的樣子,但是無論天氣多麼惡劣,姨一直風雨無阻騎行在那條泥濘的路上。

學生們都愛上她的課,哪怕是最後排的調皮搗蛋學生也不會在她的課堂上整事情;姨教課很認真,又相當有耐心;她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寫字一筆一劃,講課時總是面帶微笑,有時為了照顧差等生,個別字詞會不厭其煩地反反覆覆的讀,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無論課上課下,對學生的態度都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姨判作業也是特別的用心,從來不會有一點疏漏和錯判;同寫一篇作文,每位學生的評語都是有針對性的點評;班裡六十多人的作業都靠她放學回家後再批改,要知道,她那時還要三個幼兒要照顧,可以想象要有多麼繁重的家務等著她去做;而我們每一位學生批改好的作業都是在早自習時間發下來,那是姨在前一晚夜半更深時點燈熬油批改出來的呀,那上面紅筆勾勾畫畫的不僅僅是正確的答案,更是浸透了姨對我們每位學生的心血和汗水!每一篇作文的背後都有姨對我們的殷殷教誨,都有她給我們指明的正確方向……

我的姨對待學生們好是出了名的,所以每到天氣不好時,中午放學前教室外會擠著好多家長,她們不是來接孩子的(我們那時都是自己上下學,不用家長接送),這些家長是來挽留我姨去她們家裡吃飯的,每位家長都是盛情相邀,面對家長們懇切真誠的目光,姨真的不忍拒絕而又左右為難,如果跟著去倒是省得挨風吹雨淋,可家裡還有三個小孩子眼巴巴的等著媽媽回家做飯吃,不回去真的不放心,一出來就半天把小孩扔家裡哪能不惦記?


永清人作品:四十年後再重逢!我的恩師我的姨!


(老師當年的照片)


那時候最小的表弟只有兩週歲,聽姨講每次推車子出家門,小表弟都要追出來拉住車子哭,可是為了摯愛的工作,為了她關心的學生們不得不撇下無人照管的自家孩子,日復一日的奔忙在教育別人孩子的路上。我那時也是小,不懂事,想不到大人們還有那麼多的家務事要料理,就想著讓姨中午去我家裡吃飯,省得來回跑那麼累,可姨總是拒絕我。記得有一次為了挽留她我站在雨裡淋了很久,她實在拗不過我,只好和我一起回家了。現在想想,姨的那頓飯吃的該是多麼的不安穩不踏實呀,因為把孩子放家裡捱餓了無人管啊……

雖說姨對所有學生都關愛有加,但是我這個學習成績還算可以又是個沾親帶故的外甥女,理所當然的要受到姨的特殊袒護和偏愛,所以說我小學時的作文一直能當做課堂教學範文來講的,也是得益於姨的偏愛,加了小灶的吧。

有關童年的那些片段,記憶猶新的還是那次摔碎玻璃的事——我的小學校課桌是用磚壘的,上面抹一層水泥,冬天用手摸下去冰涼,板凳也是少腿缺面的,沒有腿的用磚架上,沒有面的乾脆就把磚排到板凳那麼高,直接當座位,板凳腿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男生們打鬧遊戲的工具了。

有了這樣的工具在教室裡折騰,難免會讓本來就殘破不全的玻璃窗子一次次的遭劫,使得我們簡陋的教室再難抵禦狂風暴雨的侵襲,最難熬的還是冬季寒風料峭時節,呼呼的北風夾雜著塵沙穿過殘破的窗子直逼進來,寒流充斥著整個教室,直鑽我們的骨頭,凍得同學們一個勁的打寒顫,冰涼的水泥桌子和磚板凳也更增添寒意,所以在自習課上有的同學會不自覺地跺起腳來,聽到有跺腳的聲音,大家也不約而同地跺起來,一時間教室裡整齊劃一的發出了有節奏感的跺腳交響曲,也不時的傳來嘎學生的怪笑聲,每到這時我們都忘記了寒冷,心裡美美的。

可是這些行為只限於自習課和課間,有老師上課是萬萬不能的……這樣的冬季我們在教室裡過了三年,第四年的夏天,學校老師在假期裡組織全體學生給生產隊釧樹,姨也不例外地每天跟著我們去勞動,在我們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用釧樹換來的收入使我們破舊的學校舊貌換新顏。那些被損壞的玻璃都被換掉了,桌椅板凳也整修了一遍,同學們齊刷刷地背上了學校統一購買的新書包,要多神氣有多神氣。

開學第一天,師生們齊聚校園,招開了別開生面的一次大會,校長首先講話,號召同學們互相監督,愛護公共財物,共同維護好我們來之不易的美好校園,最後三令五申強調同學們要自覺遵守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誰若違紀損壞公物照價賠償,另罰掃校園一週,重則直接開除;後又有各班的班幹部發言,個個像是立軍令狀一樣的表了決心……會後同學們各回各屋,等待著老師來上課。

剛剛在校園開會坐了很久不敢出大氣的男生們,這下像脫韁的野馬立刻活躍了起來,在教室裡掄開了板凳打鬧起來,弄的整個屋子人聲鼎沸,塵土飛揚(都是土地,稍微一動就起灰塵),坐在最前排的我雙手緊緊捂住耳朵,依然還能聽到嘈雜的吵鬧聲,這時心裡猛然閃過一個念頭,然後趁人沒注意,從桌子底下鑽出去,蹲著到了敞著的教室門跟前,用力把門一關,砰的一下,門關上了,屋裡的騷亂嘎然而止,頓時鴉雀無聲,可緊接著嘩啦啦的再一連串的響聲要把我嚇死了,門上的玻璃就在我身後碎了一地,很顯然是我關門用力太猛給震下來了,同學們正驚愕不止時,我怯怯地站起了身,這下屋裡可炸了鍋,同學們都明白了是我搞的鬼,頓時鬨堂大笑。

上課鐘聲響了,我的姨推開了教室的門,腳下是一片的玻璃渣子,平時和藹可親的那張臉變得如水般冷峻可怕,她一字一頓的發問,聲音也格外的嚇人,怎麼回事?誰幹的?站起來!同學們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喊出了我的名字,我這心裡打著鼓暗罵:兔崽子們,等著吧,以後誰也別想抄我作業,讓你們天天挨留挨罰叫家長。我咋這麼倒黴呢?這下徹底完蛋了,心裡這麼想著,腿哆嗦著站起身,雖自知闖了禍,也還想要自我辯解幾句道:報告老師,他們後邊同學在教室裡打架,亂糟糟的,我想裝作老師來了,嚇一嚇他們,維護一下課堂秩序,結果就這樣了。說完埋下頭,用眼睛的餘光偷瞄了一下我的姨。您猜咋的?姨竟然噗嗤笑出了聲,繼而又嚴肅的繃緊了臉說道:下課等候處理。就這一句足夠讓我心驚膽戰了整堂課,再無心學習了。下課同學們都出去玩兒,我趴在課桌上等著老師傳喚,結果等了半天也不見來傳,一直到放學,哪一位老師也沒有提玻璃的事。

沒想到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啦,接下來的日子還該咋過咋過。究竟當時姨是怎麼在校長和老師們面前把這件事壓下的到如今我也不得而知,也許姨早已忘了這件事,可我還深深記得,我不會忘記是姨的一個偏護,成就改寫了我以後的人生之路。因為當時如果按規章照價賠償,我家肯定賠不起,家裡還糊著窗戶紙,哪來錢賠學校?賠不起被學校開除了,今後的日子可就慘了,如果只有小學沒畢業的學歷今後何以在社會立足可想而知。

所以從那次摔玻璃事件至今,四十幾年過去了,我一直在心裡感激著我的恩師我的姨,正是因為有了疼我愛我的姨,有了劉老師睜隻眼閉隻眼的偏袒行為,才有了今天的我……

小學的五年中最讓我引以為傲的還有姨和劉伯江老師教我們的二四合班,當時我是四年級,班裡期末統考總成績在全鄉(那時叫公社)三十來所學校中排名第一,大大的獎狀貼在了教室裡最醒目的牆上,驕人的成績當然離不開姨和劉老師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那一年是我們師生的豐收年,學生勤奮上進,老師加班加點,學習熱情空前的高漲,為順利升入下一年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在學習上姨給予我幫助,生活上也時刻的關心著,比如在六一前要問我家裡給做沒做新衣服,還時不時來我家給買一包餅乾或是糖果,那動物餅乾的味道如今還記得,因為在姨買來之前從沒吃過,那簡直是人間美味,是裝滿姨的愛心味道!還有平生第一次吃橘子也是姨給買的,以前從來沒見過,更不知道那水果叫啥名字,也是姨讓我認識了還有橘子這種水果。

五年的小學生活在姨的悉心關照和陪伴下很快結束了,我不情願地踏上了姨每天必走的那條土路,也是通往我初中校園的泥濘路。以前只有兒童節時和同學們一起走過,不覺得有什麼特別。而輪到自己每天走感覺太難行太遠了,特別是下雨天,溝溝坎坎的,走窪處是泥漿拔不出腳,走高處滑的打出溜摔跟頭,騎車子要走的小路窄的直碰樹,一個穩不住把就摔泥漿裡,我在那條路上摔過多少跟頭,數也數不清。想一想我的姨,在這難行的路上整整往返了八年,每天四次啊,要承受多少的艱辛,要有多麼強的意志力才能堅持下來呀。每每想到這些,就在心底升騰起對姨的無限敬仰之情,也不會為摔幾個跟頭而哭泣,是姨的精神激勵著我爬起來繼續走。

訊期到了,每天都是暴雨連連,一眼望去,遍地成河,同學們結伴而行,手拉手走在通往學校的路上,齊腰深的水流在我們身旁打著漩渦湍急的流過,到中間路段一道深深的排水溝攔住了前行的路,我們試探著一點點的邁步,緊緊的攥住同伴的手不敢松,行到溝中央時水面已經與我脖頸平行,個子高的也已到了前胸,我們不敢後退,還是膽戰心驚地用腳尖試著往前挪,一步一步一步,終於躺過了那條驚心動魄的溝渠,一整天緊提的心也沒放下來,就擔心放學回家那條溝渠再漲水該怎麼過。放學的鐘聲響了,我最後一個走出教室,發現我的小表弟在門口等我,他拉住我的手說:媽媽讓我帶你去我家住,怕你回去趟水淹著。我頓時心裡暖暖的,高興的蹦起來,拉著弟弟一溜小跑回了姨的家……

在姨家居住的那些日子裡,我更切身體會到了姨的不容易,每天早起做飯,八點之前就要趕到五里之外的我們村給學生上課;中午放學那有限的時間裡還要回來給我們做飯;家裡還喂著豬;晚上要批改學生作業到深夜;姨又愛乾淨,家務活都要擠時間幹,想一想她有多大的工作量吧。難怪那時她的身體狀況那麼的差,都是累的呀。

我和表姐表弟也算懂事,有時姨夜裡喊胃疼時,我們就不讓她早起做飯,表姐就點著柴油爐子,蒸一鍋奇形怪狀的小窩頭,雖然不好吃,但也能填飽肚子,表姐啥時候起床我就跟著起,她做飯我掃地,這樣姨會輕鬆一點。等到天放晴了,我和表姐表弟就到村北大柳樹行子撿幹樹枝,撿到滿滿一大筐揹回家,姨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的誇我們棒,還告訴我下次少背點,太沉了壓的不長大個子,得到了姨的誇獎,我的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初中一年級在姨的疼愛關懷下很快過去,接下來學校搬遷了,我到了陌生的一個環境,自此便與姨分開了,這一分再見面很難很難,每年也就見上一兩面。再後來我長大成人成家,一些變故讓我們再無緣相見。


四十年後再重逢


直到今年的春天,一個家鄉的微友轉.發我的文章,另一個姨發現了文末作者近照,驚喜的認出了我,趕緊按照文章下方電話聯繫,然後又把我的近況告訴了我日思夜想的姨;我也迫不及待地要到了姨的聯繫方式,激動地顫抖著手撥通了姨的電話,耳畔裡傳來的是那熟悉的長達四十來年不曾聽到的久違的聲音,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好半天才說出姨,您在哪兒?姨略帶哭音的回答讓我心頭一怔,啊?原來我心心念唸的姨就近在咫尺,我們卻無緣見面,這個消息讓我興奮不已,差點又蹦起來……


永清人作品:四十年後再重逢!我的恩師我的姨!


(老師近照)


我不敢再耽擱,幾乎是小跑著來到姨的家裡,打開房門的那一刻,姨老淚縱橫,緊握住了我的手,第一句話就說金榮啊,你怎麼變成這樣了?我也哭著回答,姨咱們都回不到從前了……

我和姨的話匣子從四十多年前,一直拉呀拉呀,怎麼也拉不完,過去的一幕幕彷彿就在昨天,回憶起來是那樣的清晰和溫暖。

自那年和姨分開,以後的日子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奔波在教書育人的工作崗位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熱情貢獻給了偉大而崇高的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別人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嚴謹態度,忘我的工作精神培養了不計其數的莘莘學子們,為各行各業做著他們的貢獻。


永清人作品:四十年後再重逢!我的恩師我的姨!


(作者(右)與老師合影)


如今的姨,正以一顆平和的心態,安享著無憂的晚年生活。回憶一生的艱辛付出,她老人家只是淡然一笑道: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把我的能力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就無怨無悔了。一輩子沒有做過對不住別人的事,現在過很安心。姨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為了教育事業傾注一生心血,育得桃李滿天下,自己卻無慾無求,默默無聞地過著知足的與世無爭的普通人生活……

寸草當報三春暉


自從與姨相見,我只要工作不忙就去陪她嘮嘮家常,回憶過去,唱了新歌就給姨聽聽,每發表新文章了就第一時間讓姨讀,有時還教教她用智能手機的小功能,我和姨的生活就這麼愜意地過著。四十年前姨是我崇拜的偶像,如今的我是姨的驕傲;四十年前姨教我努力認真學文化,如今的我教姨如何運用新工具;四十年前姨教我與人為善多行好事,如今的我做人堂正坦蕩沒給姨丟臉。四十年前姨怕我吃苦留我住,如今的我時刻不忘伴恩師……

當年求學路正艱

姨扶一程萬般暖

彈指一揮駒過隙

四十載後重又見

恩師已至耄耋年

曾經少年兩鬢斑

餘生謹遵姨親訓

嚴於律己待人寬

朝夕晨暮不虛度

與時俱進莫等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