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台风“山竹”还造成5省(区)的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此次“山竹”之所以有这样的威力,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强度强、范围大、风雨影响大等特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统计数据表明:“山竹”是历史上登陆广东的台风中造成陆面大风影响范围最广、大风影响持续时间最长、阵风风速最大的台风,是真正的“风王”。

“山竹”强大的风力吹折广州乃至珠三角各座城市的树木无数,9月17日,“山竹”离开广东后的首日,各地复工上班的人们还上演了一出“丛林穿越”。街上满地狼藉的残枝断桠,正是“山竹”肆虐后留下的伤疤。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2018年9月17日,“山竹”过后的二沙岛,《树殇》。陈靖文 摄

以上这组图片是广州摄影师陈靖文在9月17日用无人机航拍的《树殇》。二沙岛是广州珠江上的一个江心岛,以环境绿化好、观景视野佳著称,在平时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许多市民会来此环岛游玩、草坪野餐。二沙岛能够成为“都市绿岛”和著名景点,岛上枝叶繁茂的树木可谓居功至伟,而如今,它们被“山竹”撕裂,躺在草坪上。在无人机垂直俯瞰的角度下,这些被台风吹倒的树木,四仰八叉地展示着自己倒下的姿态,照片传达出一种无助而落寞的情绪。随后的9月18日,陈靖文继续拍摄了这些躺着的树木“遗体”,并与前一天的照片合在一起做了对比。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2018年9月18日,昨天今日,《树殇》。陈靖文 摄

隔了一天,狼藉渐消、阳光重现。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园林工人迅速地将倒地树木分解,搬离了现场,以求早日恢复道路畅通和岛景美观。

在这场台风中,有许多需要被铭记的逆风英雄,比如警察、医护人员、记者⋯⋯园林工人也在其列。正是他们夜以继日的砍树清道、搬枝除障,城市道路才能及时恢复正常通行,危险树木的砍除,也减少了台风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他们是风雨中最勇敢的英雄,也是风雨后最可爱的清道夫。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9月16日下午,越秀区惠福东路,市政抢险人员在清理因台风而倒伏的树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燕 通讯员 胡瀛斌 摄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2018年9月18日上午,广州市政园林工作人员在清理被台风“山竹”吹倒而横卧在北京路步行街的大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旭阳 摄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2018年9月17日,受台风“山竹”影响,广州城区不少绿化树被台风刮倒,南华东路就有树砸在小车上,造成道路堵塞,经园林绿化工人努力抢险后,当天下午3点左右道路恢复通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 摄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通过《树殇》照片和园林工人的敬业努力,我们可以对城市树木的种植、护理工作展开更多的思考。陈靖文对于自己所拍摄的《树殇》的感想: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一开始只是看到二沙岛的树在台风中倒了,觉得应该为它们拍个照片,为它们留下一棵树的姿态。隔天再去,正好看到园林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倒下的树,突然觉得这是一种无奈:一朝一夕,生死之间。霎时间颇有点感慨,于是我就找回前一天的照片,组合一起做了个对比,寓意是生命轮回的写照吧。

by 陈靖文

在台风过后,朋友圈里关于树木倒伏的讨论主要有两种声音。不少人觉得一草一木,亦是生命,他们为那些风中倒下的百年老树惋惜,感慨“起高楼易,植高树难”,建议是否可以不要清除那些还有望存活的树木,而是选择重新原地栽种。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倒下的树木大多根系太浅而枝叶太茂,树大招风,台风天气里过于脆弱,并不适合在南方沿海城市生存,显然是移植、栽种之时并没有考虑足够,而且很多树都是病干虫枝,外强中干,台风吹倒它们正是一种自然选择。两种说法都各有可取之处,可以当作是给我们的城市生态绿化研究人员所提供的参考意见,而这些倒下的树,也都是珍贵的研究样本。

这次“山竹”摧毁了许多老树,这些树或许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种植的,当时种植的方法可能不太科学。而我们日后肯定还得重新栽种许多树木,来填充那些空空的树坑,那么在接下来的栽种之时,是不是可以在树种选择、种植方式、养护管理等方面思考更多呢?比如选择抗风能力更强的树种;研究树底土壤,考虑深根种植;定期检查、护理老弱病残的树木⋯⋯

广州是著名的花城,正是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给它带来了这样的赞誉。虽然这次“山竹”对于广州的树木绿化是个严重的打击,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能精心栽种、细心培育,日后,那些在风雨中坚挺过来或是成长起来的花草树木,必定会比往日更加的葳蕤繁茂。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2018年3月20日,美丽的二沙岛,春日的阳光从树木的间隙投入花坛,一派春日盎然的景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旭阳 摄

台风“山竹”过后,地上的树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2018年5月2日,阳光灿烂,二沙岛的绿树上鲜花盛开。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 摄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GZphotos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