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半月在村委放一次电影,耗资300元却无人观看,为什么?

小伙伴们一定有过这样的记忆,那就是在农村放电影,每家每户早早的吃完饭,搬上自家的小板凳,然后呼朋唤友的去抢占前排位置,等待看电影。对当时的农村而言,那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也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农村隔半月在村委放一次电影,耗资300元却无人观看,为什么?

当银幕上的那些画面出现时,乡情们的那种兴奋劲别提多高昂啦。随着电影里的出现的画面欣喜若狂,妇女们或与主人公一起抹眼泪,当看到镜头里出现那些谈恋爱的画面时,家长们就忙把孩子的眼睛档上。可他们却深怕错过每个细节。而孩子可不管这些,非要看个究竟,还不时地瞎议论,让大人们好不尴尬。

农村隔半月在村委放一次电影,耗资300元却无人观看,为什么?

放电影在农村也是件大事。有的农村的支书会专门请县里面的电影院去专门放映电影,所以,村里会早早地传出这个信息,人们便翘首以盼,除了盼望电影,还有一个想法是想看看人家县里或城里人的穿衣打扮,到时都纷纷议论着,羡慕着。

而对于县里或城里的放映队而言,是实行文化下乡活动,属于公益性活动。过去的农村文化活动贫乏,所以会组织这样的活动,为乡情们提供精神食粮。

农村隔半月在村委放一次电影,耗资300元却无人观看,为什么?

现在的农村依然有这样的活动,而且电影也越来越好看。不过,在有些农村这样的活动却不如过去受欢迎。如今农村的发展与时俱进,不再封闭落后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的接触也比过去丰富。而且富裕了的农村不仅有了新房子,更是有了新车子,他们隔三差五地会去城里与子女团聚,自然少不了在城里消费、观光,也自然见识就多了。而农村的老人对如今的那些现代化电影也并不感兴趣,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农村隔半月在村委放一次电影,耗资300元却无人观看,为什么?

其实,每半月放一次电影是件好事,一定要从多方面满足乡情的需求,让他们不仅丰富文化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更要让他们找到曾经的那份记忆,这样的文化宴请才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