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尹蓝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今(22)日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一天,位于南滨路的龙门浩老街正式开门迎客。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虽然今天下着雨,但丝毫不影响市民们的热情,开街第一天还是聚集了不少游客。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走进龙门浩老街,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幅壁画与铜人打造的复古景象,栩栩如生。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后,外国轮船只能停靠南岸,龙门浩码头便成为各国商船的必经之地。老街的“新生”便还原了这一景象。

沿着步道走上去,青石板、砖瓦房、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古街历史的厚重感迎面扑来。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据记者了解,龙门浩老街首开区枣子湾范围内,包含27栋建筑,其中有6栋区级历史文保单位建筑、1栋优秀历史建筑、20栋风貌建筑。

为了更好保护利用重庆传统风貌街区,龙门浩老街修缮用了160余万块老青砖、40余万片老瓦、3万余吨砂岩条石。这些老材料,一分一毫均从老建筑、拆迁地淘回。部分来自湖北、河北,部分从重庆丰都、忠县、垫江等区县搜罗。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大隐于市的龙门浩老街,用一砖一瓦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原有的山城文化和老城记忆,随着老街的“复活”,也有了“新生”。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龙门浩老街内设有两处望远镜观景台。置身此处,可将渝中半岛的美景一览无余。不仅如此,老街还设有最佳观看轻轨地,在这里,能够近距离的看到轻轨穿桥而过。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走在老街的藤蔓廊道中,雨也停了下来。一股被雨水冲刷后的清香扑面而来,也仿佛意味着老街的“新生”。廊道内还挂有“萤火虫”效果般的灯饰,到了夜晚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一条古老的灯海之中。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修得好,太漂亮了。”一路走来,记者耳边不断听到市民的感叹。“以前这里破破旧旧的,现在简直焕然一新。今天来看看,实在是给了眼睛一个惊喜。”正在老街参观的张先生对记者说到。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老街内还开放了名家作品展览馆,供市民参观,陶冶情操。

“老地”新生 龙门浩老街首开迎客

除了美景,老街必不可少的还有美食。目前已有多家商铺入驻龙门浩老街,今日也一一开门迎客。记者还看到了属于80、90后小时候的记忆——“糖画”。

随着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站成为重庆的“网红”地标,不知道“新生”的龙门浩老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重庆的“打卡地”。正值中秋佳节,不妨来龙门浩老街感受一下这一砖一瓦得历史文化,不妨来龙门浩老街眺望今年中秋最圆最美的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